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这还是朕的天下吗? > 第62章 争辩

第62章 争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阿翁能否告诉孙儿?为何春秋战国时期会有那么多学说?会有那么多国家巨匠?”

    面对李承乾的话,李渊认真的想了想,他清楚,不说服自己这个孙儿的话,如何维持天下秩序?不就是因为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才能帮助统治者吗?

    “阿翁以为,主要是列国存在,大家之间虎视眈眈,逼着各个国家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11年,春秋时代是鲁国史官把各个国家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进行记录,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部编年史叫《春秋》。

    经过春秋时期争霸,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开始,拉开了战国的序幕,这也是战国开始,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灭齐国,统一六国,战国结束。

    李承乾笑了笑,“是啊,虽然百姓日子依然困苦,但是各种学说思潮纷纷出现,各个国家也依照自己情况选择治国道路。

    秦孝公嬴渠梁用卫鞅变革,改变了整个华夏进程。”

    李渊脸色一喜,“高明既然知道商鞅法家有助于国家,那么为何不愿意遵守呢?”

    李承乾缓缓说道,“商鞅的法家提倡法、术、式,商鞅之法是帝王之法,他的核心就是愚民、疲民、贫民、辱民、弱民,他的核心是从根本上让人变成统治者的工具。”

    李承乾的话李渊并没有反对,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只是表象,核依然是商鞅的驭民五术,也就是商鞅的法家,儒是用道德绑架天下臣民忠于天子。

    “高明,我们是大唐皇室,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你应该知道,历代统治者都知道这一套,为何没人反对?”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因为只有百姓变成不会思考的动物,那时只要不饿死,所有的人都会顺从。

    在统治者看来,给你一口吃的,你能活着,就应该对我感恩戴德。

    这个时候,就算一个好心人去叫醒他,恐怕他最恨的不是让他变成这样的人,而是真正叫醒他的人。”

    李渊脸色越来越沉,“高明,天下一统以后,百姓才能过上平静的日子,总比春秋战国天天打仗强。”

    “阿翁,孙儿读历史,秦一统天下之前,有记录的历史,只是从三家分晋开始战争多达500次左右,一共直接造成大约200多万人战死,其中白起一个人带领秦军大约杀了100多万人,初步估计,秦统一之前的500多年直接间接造成大约500万人死亡”。

    李渊点了点头,这些数字其实他也不知道,不过,想来差不了太多。

    李承乾继续说道,“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一统天下时,人口大约3000万到3500万人,而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整个大汉人口1300万,也就是说秦末造成了1700万到2200万人口的损失。

    这或许也是为何一个被白起打残了的赵国,李牧都能带着步骑混合部队围歼十多万匈奴铁骑,而汉初则被匈奴压制得抬不起头的原因之一。”

    李渊重重的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李承乾不会无缘无故编数字哄骗他,何况,这些数字他也能查到。

    李承乾接着说道,“这些人并非全部战死,战争一开,饿死、瘟疫就会接踵而至。

    前汉巅峰人口5959万,而经历王莽改制到刘秀建立后汉,人口仅剩2100万,前汉末年的几十年时间,人口减少了3800万。

    东汉在黄巾起义之前,人口超过5600万,历经几十年混战,到晋初时,天下人口1600万,人口锐减4000万。

    我们更不要说五胡乱华的历史。

    就说眼前,隋文帝杨坚时期,天下人口大约4500万左右,到皇爷爷建立大唐一统天下时,人口锐减到现在的1300多万”。

    李渊一脸沉重,“高明,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又是为何?”

    “原因重大,但是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是饥饿和瘟疫,战场上战死的人数和这相比微不足道。”李承乾情绪有些低落,想起改朝换代,想起百姓就像韭菜一样,被一茬一茬的割,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那为何秦一统天下之前的数百年没有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李渊问道

    李承乾给李渊面前的茶杯倒上了茶。

    “原因很简单:各国因为竞争,更加重视人才,也会重视普通人性命,因为统治者知道,只有人才能帮他争霸天下,只有足够多的人他们才有争霸的根基。

    而大一统后,各阶层开始对人命出现漠视,尤其是遇到天下大乱之时更为明显。

    阿翁,天下大乱,有几个世家豪族站出来救助流民?有几个天天阿弥陀佛的寺院打开寺庙收留流民?”

    李承乾看着李渊一脸沉重,他继续说道,“恐怕阿翁和阿爷一样,也只是想让庶民百姓为自己所用。”

    李渊没法反对李承乾的话,因为他心里清楚,李承乾说的是对的,起兵时的口号只是为了让人追随以壮大自己实力。

    李渊眼睛微闭,李承乾前后的话看上去没有多少逻辑关系,可是李渊敏锐的发现,李承乾在明里、暗里表达对当今朝廷制度的不满。

    不知过了多久,李渊睁开了眼睛,他看向李承乾时,李承乾依然一脸平静。

    “高明,你知道这样代表着什么吗?”李渊担忧的问道。

    作为一个大一统皇城的开创者,没有强大的政治头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

    “知道,皇爷爷和父皇都有可能抛弃我。”李承乾的话很平淡,他很早就想过一些问题,尤其看到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他总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些什么?

    “高明,你的想法我不能说错,只是眼下大唐并不合适,你可知道?”李渊知道自己这个孙子脾气很犟,可以说是一根筋也不为过。

    李承乾站起来,看着院子墙角的杂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