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110章 不知道名字的1章

第110章 不知道名字的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孟广文跟苏老师聊了几句,随着要下课了,也就尴尬的离开了。

    不过,看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孟广文也算心满意足了。

    尤其是何冰。

    简直跟“何雨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都是猪腰子脸,哈哈。

    (何冰老师,对不起。)

    晚上回家,孟广文跟李保说了年后搬家的事。

    “行啊,搬家就搬家呗,在哪住不是住。”

    李保听见说要搬家的事,也没说什么。

    “一晃,时间过的真快啊,从我们结婚,就在住了,二十多年了,小双都那么大了。”

    “是啊,想当初,这地方还是一块平地呢。这房子,还是我买下来盖的呢。”

    孟广文也接了一句。

    “没事啊,媳妇,这房子也不放卖。反正我也配车了,以后,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呗,反正也不远。”

    孟广文说着,还耸了耸肩。

    “也是哈。”

    李保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也跟着耸了耸肩,就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重。

    今年,孟广文可没像去年过年说的那样,去春晚的后台晃悠。

    今年的他,太忙了。

    单位里的事,他都得安排。

    不过,年前的忙也挺好。

    至少,过年期间,孟广文就不用忙了。

    而李保也是,年前的时候,特别忙。

    不过,忙着,都是上春晚的事。

    不是李保又登台了。

    而是,李保单位有个节目被春晚选上了。

    而李保,作为指导老师,跟着排练几次而已。

    今年的春晚,是在新大楼里直播的。

    呃,不是孟广文后世熟知的那个“大裤衩”。

    可是在这个时候的新大楼——彩电中心。

    这也是周先生的遗愿。

    早在72年的时候,灯塔国的那个谁访华的时候,

    随着灯塔国访华的随行人员里,

    就有电视转播车和地面卫星信号。

    方便灯塔国的记者,随时做现场直播。

    当时周先生就下令了。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彩电中心。

    于是,在去年,也就是87年,

    我们自己的,堪称世界一流的,彩电中心,终于落成。

    而央视,也正式的启用了彩电中心。

    就像这届的春晚。

    就是在那,直播的。

    说起这届春晚。

    孟广文看了。

    但是感觉,有没看。

    节目吧,相对来说,挺平淡的,没有什么记忆点。

    可是演出的人员上来说,

    还是挺不错的。

    尤其是,今年头一次的上春晚的赵老师。

    一口特色的唐山话,让孟广文倍感亲切。

    多少年了,都没在春晚上看过赵老师了。

    这下,可算是又见到了。

    还有年仅6岁的梦特娇。。。。。

    不是,是年仅六岁的常远。

    也跟着他爷爷,上了春晚舞台。

    还有也是头一次上春晚,在敲响零点钟声之前的最后一个节目,舞蹈连跳中登场的,杨丽萍,也让孟广文见识到了,什么叫惊艳的孔雀舞。

    算上唱歌的、讲相声的那些老熟人,

    其实,这届春晚不错的。

    不过,零点钟声一过。

    邓先生上台,致新年贺词。

    孟广文这下,真忍不住了。

    唉~~~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随着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

    《我们是朋友》的结束。

    新的一年,戊辰龙年,也就从2月17号的大年初一,开始了。

    孟广文跟李保,也算是过了个消停年。

    这几天放年假。

    孟广文和李保,除了该去拜年的那些家之外。

    剩下的,哪也没去。

    就连往常,习惯性的逛吃,也没有。

    主要是,马上要搬家了。

    俩人虽然嘴上都说没啥事。

    平常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

    可是,真到了收拾东西的时候。

    俩人,谁都舍不得。

    今天推明天的,明天推后天的。

    谁也没动手。

    就这样,一直拖到孟广文年假结束,回去上班。

    俩人的东西,还没收拾完呢。

    刚回单位的孟广文,还没消停两天的摸鱼呢。

    就被团长带出去了。

    一脚油门,就干到了昌平。

    也就是张天明他们单位。

    说起来,孟广文都好久没过来了。

    自从上次张天明的领导想挖人,孟广文就没过来过。

    不过,跟张天明,还有这次也过来的吴国栋,在学校里,还是见过几回的。

    这次过来,是因为孟广文去年提交的关于“室内近距离作战”的报告。

    上面审核通过了。

    现在,正式立项了。

    不过,是在张天明他们的“特种学院”里立项的。

    作为创始人的孟广文还有吴国栋,作为嘉宾出席的。

    孟广文原本以为,就这么的完事了。

    毕竟,这只是一个立项活动而已。

    作为一个“作战系统”,

    根本没有完善。

    还没有完善的话,孟广文根本没想到能受奖。

    谁曾想,有惊喜。

    这根本不是个立项仪式。

    而是颁奖仪式。

    孟广文、张天明还有吴国栋三人,荣获个人二等功。

    而张天明带领的这支队伍,荣获了集体二等功。

    当然,这是属于不对外公开的。

    孟广文也习惯了。

    那几年。

    孟广文获得的不公开的功绩,多了去了。

    虽然大部分都是集体二等功,或者个人三等功这类的。

    可是,不也叫荣誉么?

    可是这次,

    是个人二等功唉。

    没上过战场,就轻轻松松的获得二等功,还要什么是多啊。

    孟广文也乐的不行。

    而张明天他们领导,又一次的挖人了。

    还是当着孙团长的面,挖的。

    按张天明领导的话说。

    孟广文在他原先的单位,算屈才了。

    要是到了现在的单位,张天明领导敢保证,等过一段授衔的时候,实权金星不说百分百吧,但是,实权大校或者文职金星,是敢肯定的了。

    这给孙团长气的啊,脸都气白了。

    虽然孟广文这回是动心了。

    不过,孟广文还是客气的拒绝了。

    这才让孙团长松了一口气。

    孟广文这回会动心,

    完全是因为张天明的领导说了。

    他只要过来,不用管别的,只要带队训练就行。

    这才是让本身就很懒,但是现在,却忙于单位内务的孟广文,动心的原因。

    等孟广文跟着孙团长回了自己的单位之后。

    孙团长也发狠了。

    给孟广文配上了警卫员。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又给孟广文配了两个文书。

    加一起,孟广文现在有三个文书了。

    基本上,现在的孟广文,只要来上班,就行。

    剩下的,签名批文件,就行了。

    平时的时候,动动嘴,就有人给办了。

    这给孟广文爽的哟,不要不要的。

    不过,好日子孟广文还没爽几天。

    3月14号,刚过没几天,

    孟广文就被单位派去了广州军区,去交流学习去了。

    一同去的,还有张天明和他的小队里的3名小队队员。

    外加,被前一阵过来给授奖的,从沈阳军区某部的司令,骂的狗血淋头的,现在只能乖乖的在学校上课的吴国栋。

    一行6个人,坐着军机,颠颠的去了广州。

    等到了广州军区某部。

    好家伙。

    一大群人在等着他们。

    孟广文这一伙人,先是被这一大群人灌的哟,是连北都找不到了好几天。

    最后,才被人拉着,去了城外的某处基地。

    按陪着过来的主管话说。

    这地方,是他们根据在猴子战场上得来的教训,总结而来的,形成的特种作战部队的基地。

    而这支队伍,因为刚成立没几天,好多东西,都要系统的整理,重新规划。

    所以,这次请他们过来,希望能系统的跟他们学习室内作战。

    当然没问题了。

    别人不知道。

    孟广文还能不知道么?

    广州军区,1988年,特种作战。

    这三个关键词一连起来,

    孟广文敢肯定,

    现在这支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队伍,

    以后,可是大名鼎鼎的“南国利剑”啊。

    作为我国名义上的,首支特种部队。

    虽然现在还是草创阶段。

    可是基地设在沿海城市。

    改开的先头兵。

    基地里的设施,很多都是现代化的。

    而武器装备什么的,也都是新配发的。

    关键是,后勤保障做的特别好。

    单单就说吃的。

    那真是从天上飞的,到水里游的。

    什么好吃,什么有营养,吃什么的。

    而且,沿海嘛。

    海鲜,孟广文和张天明还有吴国栋这仨是没少吃。

    甚至,张天明这个完蛋玩意,都吃出了痛风。

    呃,现在好像还没有痛风这个词。

    被军医诊治为“无名肿痛”。

    得,这下,哥仨收敛了。

    没办法,这哥仨,上了年纪嘛。

    平时的时候,主要是跟着过来的,张天明小队的三位队员,在管理训练的事。

    而这哥仨,基本都是属于动动嘴,比划比划,那伙的。

    要让孟广文说的话的。

    实际上。

    这支刚组建的队伍,没什么可以训练的了。

    都是从广州军区下属的各个地方,选拔出来的精兵强将。

    而且,都是从猴子那下来的。

    能从战场下来的。

    不是运气好,就是真的有一套。

    而真的有一套的,是占绝大多数的。

    而这批人,就是。

    属于各自都有各自的一套。

    都是猛人。

    而在孟广文看来。

    他们带过来的东西,纯属小儿科了。

    毕竟这些猛人,该会的,都会了。

    只是各成体系而已。

    而孟广文他们来的人,只要把这些猛人,归纳成一个体系就行。

    这就简单了啊。

    练呗。

    孟广文他们六个人,一待,就是3个月。

    等回北京的时候,都六月中下旬了。

    荷兰都2:0,击败苏联,获得欧洲杯冠军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