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拂面欢
正在二人打的难舍难分之际,底下的众人纷纷议论他们到底谁会赢得这场的胜利。
正在二人交战的最为激烈之时。
台下的人也在热烈欢呼,都希望自家的主子能够赢得胜利。
当然没有人会为沐芊屿喝彩毕竟他是没有身份的。
一番缠斗之后,二人从近身搏斗变为兵刃向。
沐芊屿从腰中抽出自己的软剑,大当家的从属下手底下拿出自己的佩剑。
沐芊屿的配剑是一把银色宝剑,而大当家的配剑则是一把通体黑色剑柄上纹有桂花图案的宝剑。
随即二人便兵刃相向,沐芊屿一个回旋踢在空中360度大翻转。
大当家的瞅准时机,找到沐芊屿的漏洞,朝他刺去。
沐芊屿好似就是在引狼入室一样,故意把自己的薄弱点展露出来,可大当家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上了沐芊屿的当。
就在当大家以为自己即将成功之时,沐芊屿随机换了一个方向,脚尖点在它的剑尖上。
一个俯身沐芊屿的软剑就搭在了大当家的脖子上。
这一变故来的太突然,大当家惊愕的抬起头对上了沐芊屿那灿若星光的眸子。
她的眸子盛满了自信的光芒,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但是里面并未有轻视之意,反而有浓浓的欣赏。
这一眼让大当家手微微颤了一下。
随即立刻收回目光。
把自己的佩剑收到鞘中。
大当家的转身对自己的兄弟们说:“这位小将林,身手不凡,武艺高超。观察细致入微,品行不坏,也能够带领大家。如有愿意的可随这位小将领参军。”
听到这话的所有山匪们通通把目光齐刷刷的聚集在沐芊屿的身上。
沐芊屿也微微的向众人点头,随即提出:“大家不必害怕,我们的木将军为人和蔼,不会因为大家的出身而对大家产生任何意见,在军中都是能者得赏。”
此话一说,悬在众人心中的石头也便落地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军了,军中的前辈们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对自己有所顾忌。
此时的余君彻和上官鹤一这一边。
二人骑着马飞快的向城中奔去。他们知道,虽然沐芊屿有以一敌百的本事,但那应该都是夸大其词,任何一个将领都是在所有军人的帮助之下,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真正的以一敌百那是不存在的,只是用这个词语来彰显他武功之高超。让大家对他有信服之意。
他们二人策马来到最近的一个县城。
来到县令的地方打探最近这一伙山匪的动向,看看这一伙山匪平时的行为。
县令看到这两位平民,没摆架子,便让他二位进去诉说来意。但是余君彻拿出一个三品官的令牌之后,这个县令变得恭敬起来但是并没有阿谀奉承制的意思,余君彻的官当然是比三品要大,但是出门在外能低调一点是一点,所以他提前让人准备好这一个令牌。
看着态度立马变得恭敬起来的县令,上官鹤一微微讶然的看向余君彻,随即抬起手来恭维了一下。
余君彻打了上官鹤一一拳便立马开口问下县令:“你知不知道?最近离这里十里路之外的那一座山中的山匪,是否是穷凶极恶之徒?”
听到余君彻这番话,县令思考了一会儿便开口:“大人多虑了。那座山的山匪与其他地方的山匪都大有不同。他们虽被称为山水客往日并未做强百姓的事情,他们反而会帮助百姓们做一些事情,在百姓的眼中他们算是一个居住在山上的一个家族。”
听到县令这话的二人微微放下心来。
余君彻感到特别的惊奇,居然还有山水,有如此良知不打加劫色,还为百姓们做事这样的山水,为朝廷效力那可真是一大助力。朝廷需要的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着想,给百姓添砖加瓦的,好官而不是那些鱼肉百姓,只想着从百姓身上获取利益的官员。
想到这里已经有一个计谋在余君彻的脑海中形成。
余君彻带着县令外加两位官员一起同行。既然知道了这一群山,匪并未有恶意,余君澈也想着既然想要收他们到自己的麾下就要拿出诚意,不必带过多的官兵。
官兵带的多了会引起百姓的骚动,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去剿匪。这样也会引起山里面的不愿到时候大动干戈起来,这反而不是余君彻想看到的。
余君彻想着能够智取便就智取。
一个时辰之后,五人便来到了这座山脚下。县令给他们介绍:“这座山名叫桂花山,因为它是上面桂花树居多,所以百姓们也亲切地称它为桂花山。居住在这座山上的山匪们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桂花寨。”
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这个名字确实是令人出乎意料。一座山叫做桂花山,山水叫做桂花寨。
余君彻带着四人沿着沐芊屿留下来的记号,一路摸索着寻找桂花寨。
桂花寨地势隐蔽。如果没有慕千羽暗中留下的标记,他们五人便会很快的迷失在这座山上。不要看这个山名叫做桂花山,听起来毫无危害,但是这座山当中越往深处走,什么豺狼虎豹啊,蛇虫鼠蚁啊,都不在少数。
上官鹤一提醒大家注意脚下的东西,这些地方很多地方都有毒药,一不小心要是被割伤了或者是被虫子咬伤了就会中毒。说上官鹤一。并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驱毒散分给众人。
带上这个手伤时减缓中毒的速度,但还是要十分小心。
这个地方的县令和官员的做派倒是让余君彻刮目相看。因为余君澈在官场上见过的尔虞我诈比较多,再加上从各个地方传来的奏折。都给于军车一种,这些线粒都是吃干饭的毫无用处,遇到一点事情都要上报给皇上,根本不会想着自己解决。
他遇到的一些县令都是肥头大耳,能中饱私囊,可眼前这位县令文文弱弱的跟着他们走了这么久的路也从未喊苦。路过这个地方时,百姓们都跟这位县令打招呼,说明这位县令平时的为人也非常的正直,这让余君彻有种想提拔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