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航海时代前奏
“何谓贸易?”
弘治帝的兴趣完全被这个新名词给吊起来了,完全忘记了当初杨诚没有告诉他这个策略弊端的事情。
杨诚来到弘治帝的书案前面,说道。
“陛下可否借纸笔一用?”
弘治帝点点头。
杨诚取过一支笔,然后抽出一张纸,在上面便开始画起了世界地图。
当然只是画了一个大概,毕竟很多地方他也记不清楚。
然后指着地图给弘治皇帝解释道。
“陛下是否还记得当年成祖皇帝派遣郑和出海的事情。”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可以说是成祖皇帝年间最著名的事情,郑和不仅把大明的国威宣扬到了海外各国,还带回来了许多国家的使臣。
这些使臣也表示臣服和进贡,所以一时之间就造就了万国来朝的场面。
在那段时间,大明朝一时风头无两,成祖皇帝也越发的支持这项远航活动。
但是后面随着舰队庞大的开支,朝廷已经无法再继续维持这种既耗费钱粮又于民无益的远航,才停止了这项活动。
而今日杨诚又提出了这件事,弘治帝不免看了他一眼。
难道他的意思是要重开远航?
于是问道。
“你的意思是要船队重新出海?”
杨诚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弘治帝的提问,而是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缓缓说道。
“陛下,此地名叫南美洲。”
“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有一种植物,其叶形状为扁圆形,颜色为绿色,上面有细小的绒毛。”
“开白色黄蕊的小花。”
“其根茎是扁圆的球状,呈深黄色,我叫它土豆,也叫马铃薯。”
“这种东西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它的亩产可以达到3000石,甚至更高。”
“而且这种作物在我大明可以广泛种植,每年的三月或者九月便可播种。”
“只需要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成熟。”
“陛下试想,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航海把它引入我们大明朝。”
“那灾荒之年,百姓还会缺少粮食吗?”
“而这土豆还只是海外诸多宝贝的其中之一。”
“在大海外的许多地方还有着很多我们大明朝没有的宝贝。”
“这些宝贝不是金银珠宝,但是它们却比金银珠宝更有用,陛下!”
杨诚说到后面语气越发的激昂,弘治则听的热血澎湃。
仿佛他已经看到了那土豆在大明朝遍地生长的场面,黎民百姓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手里捧着那圆滚滚的土豆一脸的笑容,不过这种感觉没持续多久,他便冷静了下来。
毕竟这些都是杨诚一人所说,如果仅凭着他一个人的话,就启动远航船队。
就算他这里能通过,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也是通过不了的。
杨诚似乎看出了弘治帝的顾虑,继续说道。
“陛下,刚才我所说的只是海外的一些东西是我们大明朝所需要的。”
“而接下来我要说的才是真正所谓的贸易。”
“贸易的本意其实就是商业的意思,以物换取钱财。”
“我们大明朝有让世界上都羡慕的精美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商品采购进来,再由远航船队运送到海外,以高价换取金银。”
“如此反复,大明朝就可以赚取这巨大的差价。”
“而这便是我所谓的贸易。”
“这也是银行真正的作用。”
随着杨诚的话音一落,弘治帝眼前已经出现一幅宏大的海上贸易的场景。
这场面简直堪比汉代的丝绸之路,不!是比丝绸之路还要繁盛的一条海上之路。
如果沿着这条海上贸易之路行进,那么国库还发愁什么银钱啊。
简直不要太美好,这画面。
想着想着他就有些沉醉了。
他决定了!
远航船队一定要重启!
他要去贸易,去跟海外诸国做生意!
为了大明的百姓,为了大明的国运!
他一定要重启远航船队!
一想到这里,弘治帝眼中就满是兴奋的神色。
然而还没等弘治帝高兴多久,杨诚接下来的话便让他刚刚燃起的雄心壮志又凉了下来。
“陛下,其实刚才臣为陛下描绘的蓝图还缺少一些基础条件。”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迪厅正蹦的嗨的时候,忽然音乐就停了,人们还都下班了。
简直不要太恶心。
于是一脸不悦的问道。
“什么基础条件?”
杨诚见弘治帝的脸色有些不悦,知道自己这话有些忠言逆耳了,不过他还是要说完。
毕竟上次就是因为话没说完,导致徐溥直接把那半成品的策略献给了弘治帝。
这次他可不能再保留了,于是说道。
“这大海之上最多的就是海盗。”
“我大明的船队想要在大海上畅通无阻,那么海盗就是船队的威胁。”
“如果想要解决这些威胁,那么武力一定是第一位的。”
“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震慑那些海盗。”
“所以当务之急,我们需要的便是提高海上的战斗力。”
“这其中就包括船只和武器。”
弘治帝闻言点点头,确实如同杨诚所说,船队带着这么多的货物在大海上航行。
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保护,才能一路平安的到达海外诸国。
细细一想之后,心道,自己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两人在武英殿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天黑,当内侍进来掌灯的时候。
弘治帝才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此刻终于明白徐溥为什么如此推崇这个年轻人了。
而且每次都与他聊不尽兴。
弘治帝此刻是深有同感,从杨诚这里,他听到了许多以前他不知道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对于大明朝的百姓来说则是大有裨益。
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问道。
“对于武器和船只的改良你可了解?”
杨诚点点头,说道。
“臣略懂一些。”
“如此甚好,今日天色已晚,你就先回去吧。”
弘治帝说完这话以后,又唤来一个内侍,嘱咐道。
“送承安伯回府。”
内侍遵命之后,才引着告退的杨诚出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