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方案
在姑妈家吃完晚饭,王松涛坐末班公交车回到公寓里。
王松涛躺在床上,在wechat里叫上肖萌,一起跟eva讨论技术方案。
eva对几种常用的脑机接口方式进行了对比。
1脑电图:使用电极阵列从头皮上记录脑电活动。
2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测量脑血氧水平变化,从而获取大脑活动的空间分布。
3脑皮层电刺激: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皮层或神经束来记录脑电信号。
其中前两种方式属于非侵入式,而第三种需要通过手术在大脑中植入电极。
王松涛选择的是第三种,因为精度高,速度快。
通过高度集成化减小体积可以做到隐藏式植入,而不需要携带额外的信号采集和处理设备。
考虑到以后的硬件更新和技术升级,要把植入体设计成体外可更换的形式。
至于供电方式,eva建议使用生物电供电技术:
生物电供电技术主要利用人体内的生物电活动,如心电信号、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等,作为能量来源。
这些信号可以被采集、放大和整形,然后通过相应的电路转换为设备所需的电能。
目前,有几种生物电供电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开发,包括:
1心电供电:利用心脏的起搏信号和生物电活动,通过心脏起搏器或可植入设备来提供电能。
2脑电供电:利用脑电信号作为能量来源,为植入式脑部电刺激设备、脑机接口或其他脑神经植入物供电。
3肌电供电:利用肌肉活动产生的电信号,通过肌电传感器捕获和转换为电能。
这些被动的供电方式都存在着电量小,电流弱,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但8月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科技成果——石墨烯能量采集器(geh)技术,能够利用二极管和微电容从石墨烯表面的分子热运动中连续不断地获取能量,并且可以集成出密度极高的阵列。
因此王松涛提出利石墨烯超级电容配合geh阵列、无线感应等方式对生物发电进行补充,以满足高强度应用时的供电需求。
植入体采用先开孔预埋固定基座,再向基座内安装接口单元的方式。
但是开孔位置和尺寸需要通过实验来优化调整。
为了提高信号质量和完整性,甚至必须通过活体实验对活人开颅,并且反复调整电极的植入深度和位置。
此时肖萌和eva从d国胖老头那里得到的实验数据和影像资料发挥了巨大作用。
地下实验室的一间独立房间里,王松涛正摆弄着一台新采购的金属3d打印机。
这是一台小型的桌面型金属粉末激光成型打印机,采用了最新的软硬件和机械结构。
虽然打印范围只有50毫米见方,但精度达到30微米,还有高精度的钻孔和铣削功能。
这里是他特意空出来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地方。在它隔壁,还有一个小而全的精密电子加工实验室。
宽大的实验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设备。示波器,扫频仪,信号源,矢量网络分析仪,……,精密基准源,辐射计量仪,……
还有smt自动贴装和各种焊接设备,搞得活像科学怪人的秘密基地。
王松涛已经让eva设计了基座的形状、结构,并采购了部分材料,正在尝试加工。
肖萌则在一间实验室的解剖台前,专注地对着一具仿生人的头骨和大脑进行着模拟操作。
这具仿生人的脑袋明显是经过改造的。
王松涛把自己头部的三维扫描资料和核磁共振数据交给eva,让她重建了三维模型。
然后用各种3d成型设备和材料,1比1还原出等比例模型,连皮肤的质感和颜色都和他有七八分相似。
eva还用不同颜色和材料区分出血管、神经和不同的脑部组织,给肖萌的学习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胖老头的实验数据,结合影像资料,eva已经基本分析出了大体的电极数量和分布区域。
但每个人的大脑开发程度并不相同,要确定每种思维活动所对应的区域及特殊能力所对应的信号并不容易。
而且胖老头的实验目的与王松涛并不一致。
他们更多是为了获取人的思想活动和强化运动机能,主要用于间谍和军事活动,用于窃取情报和操纵武器。
而王松涛则是为了人与ai实现思想甚至感观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