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只是一厘米,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没想到一号选手实力不俗,刚到一半就追上众人然后似箭疾驰……
夏木安拼尽全力向他靠齐,风声呼啸,光影迷离,他只看得到前方的终点和胜利。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人人都没有挣扎的余地。
一号选手以明显优势夺得第一,夏木安第二。
下午的200米决赛上,夏木安总成绩第三,那位一号神人果然夺得总冠军,并打破往届纪录,成功达到一级运动员的成绩标准。
亲眼见证一级成绩的诞生,夏木安激动不已,圆梦与否就在明天,他开始紧张又期待。
第二日暖阳和煦,跟高一那年的校运会差不多的天气,不晒人的日光照得遍地亮堂堂,照亮运动员的梦想,照散夏木安的紧张。
“夏木安同学,比赛加油”这是他赛前热身时一直反复默念的话。
他记得爸妈的祝福,记得教练的嘱托和自己的执着,可临近上场心里却只有南禾这一句……
平平淡淡的话语好像很有力量,跟那个看似脆弱却很有生机的女孩子一样,面对不公、面对赛场、面对苛刻的条件,遇强则强,向上生长。
示意比赛开始的哨声正式响起,夏木安心里那些期待、紧张和执念都尽数散去。
他紧紧地盯着前面的人,不管表现如何,都跟他没关系,他今天是要挑战成为最好的自己。
除起跳高度外,低于180m的夏木安原本都不考虑,但保险起见,还是在175m试了一次,毫无悬念,第一跳就通过。
横杆高度升到180m,从之前的5㎝一个梯度变成3㎝,180m已经淘汰掉绝大部分选手,夏木安又跳了一次186m,依旧毫无压力。
一路过关斩将跳到195m,还剩最后一个选手跟他角逐。
几番酣战下来也让两人逐渐眼熟,对方率先认出夏木安就是一年前在市运会上轻松打败他的冠军,一时间志气更甚,扬言要翻身做主、改天换地。
可惜实力没能匹配他的口气,男生在198m高度时三跳均未过,成绩就此止步。
没了对手,夏木安更是势如破竹,刷新成绩的速度越来快,成就感麻痹了他的疲累神经,他顾不上额头的汗水,一往无前,勇敢无畏。
在越来越热闹的欢呼声中,他依次跳过了201m、204m。
最终在精疲力竭的最后一次机会时,他咬着牙纵身一跃,躺进了海绵垫里,久久未能起身。
他很累很累,不止是身体。
裁判还未宣布最后成绩,夏木安脚步虚浮地走回裁判组旁边,杨教练兴奋地边拥抱他边大喊“夏木安!!!破纪录了!!!”
他撩起衣服下摆擦掉脸上的汗水,静静地听着最终的宣判:
“9号夏木安,207m,成绩有效,破省记录,达到一级运动员成绩标准!”
杨教练和队员猛烈地拉着他摇晃,夏木安亲耳听到后放下了心里悬着的巨石,他淡定地笑着跟周围人抱在一起。
可眼里的酸涩、紧抿的嘴唇和不停抖动的双脚暴露了他的激动与狂喜,原来,真的有人会喜极而泣。
只是一厘米,只靠这一厘米,他真的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拿到了梦想中的一级。
直到中午吃完饭回去休息,夏木安的眼前还不断浮现着横杆的影子。
教练让他好好睡会儿觉,嶙川中学的三级跳远他也是主力。
或许是三级跳远的比赛场地离跳高很近,他从入体队训练以来就耳濡目染,最后更是直接参与训练。
这么多年过去,不说达到顶尖水平,在县市级比赛里拿个名次还是没有问题。
这两年体队里男生三级跳远的成绩并不好,夏木安也算是扛起了一片天。
冤家路窄,他下午在候赛时又看见了上午那个第二名,男生从靠近后就一直盯着他看,夏木安猜不出他到底有什么意图。
“怎么,怕我恨你嫉妒你啊?”男生主动搭话,语气却不和善。
夏木安摇头,“没有,只是觉得太巧了。”
“我承认你上午确实很厉害,破省记录让我甘拜下风,等会儿咱们沙坑上见雌雄,请各位对手见证,咋样?”
“别,谁跟你辨雌雄,算你厉害就行。”
男生觉得没意思,妄图使用激将法,“嘁!没胆量。”
夏木安不再回他,对于三级跳远来说,自己顶多算个非专业者里的佼佼者,人外有人,这还不至于让他膨胀到跟人赌上性别。
一个小时后,夏木安无比庆幸自己当时头脑清醒,那位男生倒真的有些实力,他第三,夏木安第四,五厘米之差足以让他扬眉吐气。
夏木安尽力了,他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从预赛到决赛,五十来个人里面他第四,何况其中有很多三级跳专项运动员。
看他云淡风轻的样子,无形中又让那个男生更是生气。
傍晚结束所有的比赛后,一行人吃完晚饭回到酒店。
夏木安洗漱后躺下休息,时间还早,他拿出手机准备放松一会儿。
刚打开聊天软件,一连串信息狂轰滥炸而来,夏木安点开最显眼的班群,两百多条未读信息。
一键回到最上面,是班级体育老师中午十一点发的文字,内容是夏木安跳高夺冠又破纪录的事。
后面跟着几位同学的“恭喜”,还有万老师集“恭喜、骄傲、夸赞”于一体的小作文,还不忘号召同学们都出来道喜。
然后是语文老师说他们工作组有先见之明,一定要把他写进校史。
再后面就是同学们刷屏的祝贺,南禾的消息也在其中,中午十二点四十,大致是她吃完饭的时候。
夏木安心满意足,她知道了就行,他真的做到了那句“加油,夺冠!”
继续往下翻,他突然看到万殊阴恻恻地晒出来一张住校生的名单,成功揪住这周没交手机的住校生。
钓鱼执法!!!
一群人阴阳怪气地说她“高明”。
见她并未真的生气,其余人开始“幸灾乐祸”地看热闹,时不时发几句言,一会儿帮他们求情,一会儿又嫌篓子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