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章 新旧两人
次日,车队并没有早早启程,而是略做休整,采买一些物资。
怀瑾也无事可做,便想着去王家看看。同赵若华说了一声后,便独自前去了,而赵若华则是被萧知笙拉着到处去逛了。
怀瑾顺着熟悉的路,走到熟悉的王府前,发觉竟还是上次说话那小厮,便上前询问,那小厮也记得怀瑾,迎上前道:“公子可是来找三爷的?”
怀瑾悠然道:“正是。”
小厮笑言道:“三爷并不在,往镇北关去谈事情了,还没回来。”
怀瑾想到之前交给王彪的漠北马匪之事,应当是去处理此事了。
小厮又道:“公子稍作等候,我去通传一声大爷。”
怀瑾叫住他,道:“不必了,也无要事,只是来叙旧罢了,待你家三爷回来后,告诉他我来过就好。”
“好嘞,公子慢走。”
怀瑾并不想见王家的他人,起码,不是现在。
兜兜转转,来到魏府门前,看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
几位小乞儿在魏府门口叫骂,往门前扔着小石头子儿,言语举止,都同王彪有些相像。怀瑾好似猜到了,大概是王彪走之前,怕便宜了魏家,找来些小乞丐,给了些银子,教了些骂人言语和骂人功夫,每日代替他来魏家骂街。
魏家的家丁拿着木棍子赶人,几个小乞儿便跑,待家丁回去了,又上前叫骂,倒也敬业。
又是无事可做,怀瑾心下无奈,只得回了驿站。
但走在返还驿站街道上,前方走来一人,身着宽大道袍,身背一剑,颇有气势。就连怀瑾都发觉此人不一般。
谁知两人相向并肩时,那人忽然抽剑,便横斩向怀瑾,怀瑾似乎早有预料,不过一息,远远拉开几十个身位。
那人单手将剑持于身后,不过怀瑾还是看出了此剑——太虚。
四师兄的书中,十大剑皆入其中,虽只是匆匆一眼,但怀瑾心中有数。
道袍,名剑,青年,面前这人,便是前青甲第一:沈知一。
怀瑾眼神凌厉,淡淡道:“想打架?”
沈知一针锋相对,道:“试试?”
怀瑾环顾四周道:“此地人多,若要比试,出城可否。”
沈知一淡淡道:“自然。”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快如飞马,奔出城外。
这一幕,被楼上的崔景晏看到,连忙喊来吕惠牧,道:“吕叔,你的嘴,可真灵呐,还真是沈知一。”
吕惠牧白眼道:“我哪里知道,你说怀瑾小子与那沈知一,胜负如何。”
崔景晏道:“难说”,随后连忙起身,“走,这好戏,可得看看。”
城中也有许多人看见,结合先前传言,没成想却是真的,凑热闹成性者赶忙跟上,于是乎,便出现了,两人一行一追,身后乌泱泱一片人影。
城中,本来闲逛的赵若华,萧知笙两人,看见许多人向城外一路小跑,萧知笙抓住一人,问道:“哎,老伯,出了何事?”
那老伯着急忙慌,道:“这新旧青甲第一,马上就要在城外比武了,别妨碍我,去晚了,就被挤到后头去了,看不见喽。”
赵若华同萧知笙对视一眼,萧知笙瞪大眼睛道:“新旧青甲第一?怀瑾?”
赵若华点点头,道:“听这话语,应当不作假。”
萧知笙拽着赵若华道:“走,若华姐,我们也去看看。”
怀瑾到了一宽阔的地方,才停步转身,沈知一同时到了,不差太多,怀瑾知道,像沈知一这般,身法定然不俗。
由于领先太多,许多人还未赶过来,怀瑾提剑而起,气势升腾,步伐婆娑,令沈之一捉摸不透,不过沈知一竖剑于身前,眼神澄澈,一剑接一剑的接招,怀瑾率先用的便是剑十五,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过由于此剑本应是后发制人,所以沈知一应对自如,不紧不慢,步伐如站桩般沉稳踏实。
两剑处处相碰,霹雳乓啷,火光尽现。
林非同扬子江最先便注意到了,也是最快赶到,两人一人坐在树上,另一人背靠着树。
林非不解道:“这怀瑾跟你打的时候,怎么以守待攻,打这沈知一,倒是主动了。”
杨子江依旧笑着道:“他是在限制这沈知一,别看这沈知一步步为营,实际,也是无奈之举。”
的确,怀瑾不知这剑三杀伤力如何,不过大概不逊色于他的太平时令。所以,以攻为守,不留空子。直至破绽,再一剑制敌。
沈知一打的尤为难受,无法施展拳脚,每抓到一些空间,这小子下一剑就是哪里。
沈知一知晓面对之人的太平调,不可久战,怀瑾剑锋斜斩,沈知一挥剑卸力,但还是被划破宽大道袍,怀瑾一怔,忽然反应过来,连忙乘胜追击,但时机已过,沈知一已退出几步外。一手伸掌,一手持剑,摆出架势,好似道中高人持剑。
剑三:云起太虚,道生万物。
林非紧皱眉头,这沈知一,心术也如此高明。故意卸力,令自己受伤,使怀瑾判断失误,从而抓取一瞬间的时机脱离剑十五的剑法范围。
扬子江同样看出,难得郑重道:“怀瑾刚刚有一瞬间失神。”
林非接过话,道:“是啊,本以为沈知一能接住,注意力在下一招,谁料沈知一却没接。”
怀瑾看着眼前正意气风发的人,就如同在同自己对弈,好不畅快。
闪开便闪开了,太平调已差不多了,顿时调动气力,眼神凌厉。狂风好似存于两人之间,衣袍猎猎作响。
沈知一率先而动,挨打了这么久,还还回来了。
不出两步,便到了怀瑾之前,左右开弓,怀瑾奋力接招,不过每接一剑,便后退几步,沉,太过沉重,每一剑,都如五岳压顶,力大无穷。
太虚剑,剑身本就宽厚,而太虚剑法,本是以厚剑做到极致防御,不过被齐修远将剑法修缮之后,又有了以厚剑进攻之利。
林非淡淡道:“沈知一,深得齐修远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