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阅兵
自接到两个月后阅兵的指示,内阁首辅黄体仁、辅臣孙承宗、兵部尚书袁可立便每隔七天便聚在一起商量阅兵事宜。
黄体仁是一个坚定的投机者,处处站在崇祯的角度考虑。
孙承宗和袁可立是有些看不起黄体仁的做派的,内阁首辅协调阴阳,黄体仁显然在两位眼中不合格。
孙承宗和袁可立都是久经官场之人,自然明白崇祯的意思,也为崇祯走的这一步棋拍案叫绝。
但是袁可立也担心,大明的官场,很有可能让这批国债变成敛财工具自此不还,那么大明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重病用猛药,袁可立知道改革需要金钱投入的,此时也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了。
孙承宗和袁可立详细安排阅兵的步骤,每个方队情况,孙承宗年龄小一些经得起折腾,经常去军营查看训练情况。
卢象升是丝毫不敢懈怠,可以说这二十万兵就是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三人捉回来的,在这些兵心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出于对崇祯的忠心,训练也都非常努力。
为了让这次阅兵更具有威慑力,火器火药研究院是将压箱底的东西都给搬出来了,被崇祯给阻止了,还不到时候。
除了方阵演练之外,最终敲定了四个实弹演练,上真家伙演练。
演练放在北京城外的空地上,百姓可以在圈定的区域内观看,不得出划定的区域。
城墙上是崇祯带着一众藩王代表、勋贵、官员以及一些有关系的士绅,其中还有不少商人,这是崇祯特意安排的,为了表示对商贾的重视。
崇祯五年三月,一个宏大的阅兵场面在京师城外的旷野上展开。这次阅兵,不仅是为了展示大明朝的军事实力,更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崇祯的实力,震慑内部的宵小。
当然了这也是崇祯的新军第一次展现在众人面前,以前从没有人知道新军到底什么样子。
广袤的阅兵场上负责护卫和划分百姓区域的士兵都已经站好岗位。许多百姓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匆匆地往城外去观看大明的阅兵。
这可是说书先生吹了一个多月的阅兵,吊足了百姓的胃口。
崇祯带着一众藩王代表、勋贵、大臣、商贾等人站在了城门楼,拿着望远镜看着从城门前一直排到两里外的方队,方队前方站满了百姓。
崇祯带着内阁大臣、六部尚书、藩王代表、勋贵一共近五十人,乘坐二十辆马车,崇祯乘坐的是蒸汽马车远远地走在前。
车尾冒着白烟,为了减少烟尘遮挡视线,特意搞了无烟的木炭作为燃料,这也是蒸汽部搞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蒸汽马车。
值得一说的是,虽说蒸汽机功率有限,但是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并且蒸汽抽水机崇祯已经安排上了。
崇祯站在蒸汽小马车上,心潮澎湃、面色潮红,不争气的嘴里发干心里紧张,看着站列整齐的士兵,举起手行军礼,喊将士们辛苦了。
这些被收编的叛军此时哪里还有要推翻皇帝老子的心思,面容坚毅而激动的看着在自己面前逐渐走过去的崇祯座驾,崇祯也是身着军装。
每经过一个方阵,立刻便对崇祯回以军礼,这种仪式感让每个士兵的内心产生了当兵的认同感。
百姓没有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军装与军队,只觉得有这样的士兵,内心很安全,但是不少人嘴里还是骂骂咧咧的说着什么丘八之类的话。
只是嘟嘟囔囔不敢真的说出来,怕被周围的百姓打,百姓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对当兵的认同。
不少孩子看着这些将士,都很激动,说着娘亲我长大了也去当兵。
跟在崇祯身后不远处的官僚勋贵商贾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吓得两股颤颤。
袁可立看着这些士兵,仿佛建国之初的那个大明军队又回来了,不比那时候的还强,这是他亲手建立的,自己要给他们制定最好听的军衔。
袁可立流下两行清泪,若是早几年有如此之兵,又哪里会有后金的嚣张。
跟着的大臣各怀心思,只是再也生不起联合起来与崇祯掰掰腕子的勇气。
商贾就不一样了,怕归怕,如此威武之师更加坚定了自己买国债之心。
待马车行完一圈回到城门楼后,一队队的方阵从百姓面前整齐划一的迈着步伐来到城门楼前敬礼之后返回自己方阵的位置。
步伐整齐,军姿威武,百姓欢喜,崇祯欢喜,大臣们不吭声,藩王代表们在想回去怎么说。
待所有的军阵走完,接下来就是实弹表演。
摆好穿着钢板的草人后,第一队是燧发枪三段式实弹射击,距离草人一百步外,待三队射完,钢板都已经充满孔洞凌乱不堪。
接着第二队是步枪射击,步枪的有效射程更远,在两百步外一队士兵在命令下开始射击,草人再也没有站立的。
第三个表演的实弹是手榴弹抛掷,重新摆好草人后,一个方队一起投掷手榴弹,近百颗手榴弹一起在稀稀拉拉的草人中间爆炸,硝烟散去没有一个完整的草人。
不少孩子被这场面吓哭,百姓哪里见过这种威力,胆战心惊几欲逃走。
第四轮是大炮齐射,一百门大炮,一起轰向远处的树林,瞬间摧毁一大片树林。
这还是实心弹,没有将开花弹拿出来,威力已经如此犀利。
第五轮是骑兵,骑着快马拿着左轮抵近射击,此次阅兵表演了新军攻防兼备的武器。
待所有演出完毕后,已经到了下午,在西洋斜拉长的城门楼影子里,崇祯带着大臣们步行回去。
一路上大臣们都很沉默,如此武力,给他们站队的机会可不多,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反对改革的声音日渐小了许多。
头铁的坚信着自己的政治原则的大臣也是有不少的,他们不是奸臣,反而很正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政治主张,这样的人有他们存在的价值与必要。
而真正要防的是政治投机者,这一类人往往悄无声息的将改革的果子给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