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辩经二
不知道是沈廷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是高估了圣人对于皇家理工学子的威慑力,还是低估了皇家理工学子的叛逆,拿出圣人的话根本就堵不住皇家理工的嘴。
朱聿锷敢私下说孔子的话不对,但是这种场合他不敢,另外若是接了沈廷扬的话从否定孔子说的话对不对这个观点切入,那就是落入了沈廷扬的节奏里,输也是早晚的事情了。
看台上的顾继坤说道:“沈兄太过于谨慎了,还有就是沈兄恐怕自己内心也不太相信自己的观点,表现的有点虚浮不落地的感觉,没有踏实感。”
朱聿锷的立足点是朱华廛的那篇文章,可以说朱华廛的那篇文章奠定了皇家理工的思想基调,那就是变通,任何事都是在不断地演变的,包括皇权的建立与消失。
而这篇文章能够发出来也代表崇祯的态度,朱聿锷这个年龄不一定有多么高的政治敏感度,但是对于许多朝臣和大儒以及聪明的学子来说,崇祯想要变革的想法都已经写在脸上了。
不过崇祯一直没有从朝臣的行政体系中出发,而是不断地另立门户,不断地建立新的东西来试探大臣试探民间的态度,今日你们不强烈的反对,那我就进一步,若是反对太过于激烈那我就先停下。
变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依靠独裁就可以办成的,崇祯需要的就是在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外,还要慢慢的拉起一帮跟自己利益绑定的人来支持自己,同时利用旧制度为自己的前进铺路。
经过对徐光启的几次试探拉拢,崇祯发现,从传统文官里找一些同路人几乎不可能了,文官天然的强烈排斥改革,而因循守旧才是最省事的,因此崇祯更多地放在了培养年轻人上,将来利用新势力与旧官僚缝合在一起往改革的方向上引导。
“周公集夏商之礼作周礼,集两代之大成,似可包罗万象之变,然则自周代商乃至秦扫六合,诸侯之内变法以自强几乎人尽皆知,周天子可知否?”
“然历代周王均抱残守缺胶柱调瑟死守周礼。若有通时达变周公之制者,虽有代周者然百代行周礼源远流长未有穷也。”
“若周礼可包络天下之礼,则周礼必通天下之变,与天地同流。此天地同流之制,然则诸侯何弃之?盖因势之穷也。
“龙川先生云:天下大势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天地自有人道始,人居于天地间,自采授至牧守与农耕之变均起于人之所变也。诸侯不行周礼而求变法以自强,盖因人之需异于周初也,周礼不合时宜而求变始也。”
朱聿锷没有接孔子的话对不对这个方向,而是围绕着周礼的变与不变对未来的影响,提出了若是周礼因时因势而变,是不是哪怕周灭了,但是其继任者仍旧会实施周礼,不是一切推翻重铸。
人定胜天这种豪迈的道理朱聿锷说不出来,但是朱聿锷抓住一点就是人的需求变了,那么旧有的制度之势也就慢慢的穷尽了,那么求变也就开始了,一味地法祖,待势穷则只可能迎来天崩地裂之巨变。
“荀子有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 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沈廷扬再次以荀子的学说来回应朱聿锷,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因人的需求改变而顺应其变,那么人的欲望就会无止境,欲壑难填,没有约束的欲望就会让天下大乱。
而以礼义划分出长幼尊卑等级,固定住此等结构,则可以控制住人的欲望,让人各司其职,这才是人之道。
这里崇祯也是认为儒家对于现代社会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发展忽略人性的约束,则必将因贪婪而不顾苍生,慢慢的走向一个可怕的方向。
因此,崇祯希望的是儒家能够自我改革,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也许时变儒家也会跟着变,儒家并不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学说,而是在不断地依据社会而演化,早已与先秦之儒家不同。
“自周始,历代无不尊祖制,虽有微变之增益,于祖制之基无损,然则未见百世之绵长者,何也?”
朱聿锷看了一眼崇祯的方向继续说道:“我朝自始建近三百年,无不尊祖制而为,然则我朝之土地日损,我朝之百姓愈苦,我朝之外侮愈盛,乃至于倭国之撮尔小国亦愈发猖狂而无奈,何也?”
“盖因有合数十载之制,无百年普适之制。国朝之人愈变祖制之枷锁愈紧,削足适履终至血尽而亡也。”
朱聿锷丝毫不顾忌,举例历朝历代都遵守祖制,可是就没有见到绵绵百世皇帝的朝代。
朱聿锷甚至拿大明举例子,明朝建立快三百年了,国土越来越小了,百姓也越来越苦了,受到的外侮越来越多,都是削足适履的结果。
自从朱聿锷进入皇家理工后,不断地在辩论中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三观,对于当下的大明也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读书的世子了。
沈廷扬此时开始着急起来,这个朱聿锷总是能够以最刁钻的方式来应对他。
五月的天,阳光最盛,天气最热之时,沈廷扬此时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急的,满脸的汗水。
在看台上的国子监监生们也在绞尽脑汁自己该如何应对,国子监内虽有倾轧,但是此刻国子监的监生们由衷的佩服沈廷扬。纷纷议论沈廷扬该如何应对,不少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但是始终都觉得自己的回应软弱无力。
许多人都忘记了此刻的炎热,场内一片寂静,生怕错过听不到沈廷扬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