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子崇祯 > 第28章 爱卿助我?

第28章 爱卿助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臣惶恐。”

    “爱卿以为此阶级之论可否创一门学说?希望爱卿若是看得上此学说,能够从自己的门生或者好友中选一些能够跳出阶级入眼全局的人著述研究此学说。说到西洋,爱卿可明白为何西洋引领文艺复兴的群体是商人那些人?”

    “可是商人自古有之,为何如今才……”

    “自古商人都在努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种社会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也是一个群体的无意识的努力。”

    崇祯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之所以到了如今才有了巨大的能量,因为变化,这些变化可不来自于大明内部,还来源于外部变化,爱卿应该也有所耳闻沿海的走私银钱流动量有多大。”

    崇祯看了徐光启一眼,见其表情毫无变化,心下一叹继续说道:“就变化而言,变化来自于量的累积,量变引起质变,当然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恰如东林党的诞生,他们起于东林书院,复兴那个在北宋理学诞生的年代建成的书院。那他们为何去复兴那个书院?因为理学已经到了极限,再无法突破去解释更多的现象了,这何尝不是我大明的理学大儒们看到了理学走到了尽头,而在溯源,恰如文艺复兴的溯源。如果在大明这种思潮不被打断,也许这片土地很快就会诞生新的思想出来,而他们这些人在无意识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盟友商人,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江南接触西方的人最多,也了解西方,也可能是历史的必然性。”

    徐光启是学习了西学的人又是儒学出身,一时有些想不清楚崇祯所言,也不愿意再去听崇祯之言,因为他从崇祯的话中听到了两个字“改革”。对于崇祯来说,其实崇祯也是牵强附会的说了一通就是为了拉拢徐光启,希望其能够帮助自己。崇祯知道自己这些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放大镜下不能细看,但还是可以种下一个新的社会学种子的。

    “陛下以为商人如此发展会如何?”

    “这个社会属于我们的也属于他们的,但是我们二者最终还是属于他们的。”崇祯指着自己和徐光启说道,“爱卿可知为何?”

    “请陛下赐教。”

    “其实商人本身是不具备先进性的,只是一个阶级属性,尤其是在大明。但是在西方的商人群体中诞生的一种理念却具有先进性,那就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在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中无形的推高了社会生产力,因此在西洋商人亦或者称为资本家与生产力提升绑定到了一起,那么他们这个群体相较于地主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陛下,臣不懂陛下所说的‘生产力’,臣以为陛下是认为天下的财富不是一个定数,而是可以不断地产生的。”徐光启说道。

    “是的,朕认为天下的财富是可以不断提高的,爱卿以为呢?觉得社会财富不变?那爱卿如何看从茹毛饮血到三皇五帝再到如今的大明的财富变化?”

    “臣自读书以来接触到的多数都认为天下财富是个定数。”

    崇祯摆摆手,不去争论这个话题,说道:“爱卿先以朕认为的社会财富可以增长为准,那么若是我们将生产力分出来单独来看,那么是不是可以产生这样一个社会,依靠政府站在更高的视角利用商人、利用官绅、利用黎民百姓引领调控社会生产力,同时引导社会的资源向下流动。这样是不是也可以产生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政府?当然了若是如西方那样发展,朕以为西方的资产阶级会组成一个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府,但是资产阶级天生就是嗜血的,贫苦百姓从来不是需要扶济的对象。因此朕说资产阶级本身不具备先进性,只是他们的理念让他们无意间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只是让普通民众可能不再受饥馑之苦。因此资产阶级与社会生产力绑到一起才具备先进性,若是将提高生产力绑到另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社会的共识上呢?。”

    “臣斗胆,如陛下所说,那政府的组成呢?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有食利阶层,组成这个阶层的人又如何肯分自己的利益。”徐光启接话说道。

    “那就需要一个具备提高社会生产力并愿意通过调控手段将利益分配惠及普罗大众思想的政府,这个政府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朕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朕反复思考过,朕以为这种政府只能在大明这个地界影响的范围内产生并践行,因为这是几千年来这片土地的文人思想的主线任务,那就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被文人心心念念,大同社会是包含着普罗大众的,这在大明影响力之外的地方还没有产生。只是几千年来这片土地的先贤都仅仅从社会治理上着手,未能发现并实践从提高社会生产力上着手。”

    “朕以为,大明这个地方就是产生这种政府的土壤,土壤的养分就是几千年来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在内的先贤的思想,先贤们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惠及普罗大众的社会,无形中将这种思想灌输到了这片土地所有的读书人的血液中,无论是在西洋还是其他地方,都不会诞生这种政府,甚至他们可能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诞生这样的思想,诞生了这样的思想后诞生这样的政府也会如昙花一现,因为他们的土壤太贫瘠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徐光启试探的问道。

    “爱卿可敢与朕同路?”

    “臣老迈,已经活不了几年了,臣若是突然去了,会影响到陛下大计。”徐光启拒绝道。

    “爱卿可看到江浙地区的繁荣,物品之丰盛与开国之初比如何?正因为商人在江浙深度参与社会的生产,才有如今的江浙繁荣,这些现象就是代表着生产力提高的结果。而士绅与皇权代表着腐朽的阶级,但是以朕来看,在其他的土地上商人是可以摧枯拉朽的发展,而华夏这片土地不行,因此朕才有此想法,爱卿即如此说,权且当朕没说过这些。”

    崇祯也不再勉强,本也就没有报太大希望,历来皇帝想做改革,仅仅需要因势利导人性来为自己所用即可,只是崇祯现在掌控不了这种手段。如今也没有一种有利的思想群体出现,崇祯现在着实属于麻爪了,失败的概率极大。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周边的威胁干掉,然后放开商业限制,任由其自由发展野蛮生长,来一个华夏版本的羊吃人,最终养出一个蛊,只是不知道在如此保守的士绅群体里能不能行,会不会资产阶级的小火苗刚烧起来就被保守派给掐灭了。如今的崇祯进退维谷,处于一个未来方向的迷茫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