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阿成和三舅 > 第16章 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亲情破裂

第16章 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亲情破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阿成的姥姥和姥爷回家之后,就让王金燕回了家,回家之前给王金燕说了去她家跟她爹妈商量提亲的事情,金燕听说爸妈松口了,自己可以嫁给昕枋哥哥了,也就放心多了。

    阿成的姥姥和姥爷让赵昕枋送王金燕回家去,这一路上王金燕拉着赵昕枋的手,相顾无言,那种期待又不舍尽在这不言中,赵昕枋一直把王金燕送到徐王庄的村口才赶夜路自己回家去。

    没过几天时间,阿成的姥姥和姥爷托的媒人就敲响了罗云秀家的门,来人是王树生同村同堂的人,这人没事儿的时候也负责给各家说说媒,这人名字叫王砖头,可能是当年他爹妈给他起这名字觉得这样好生养,就是这么的通俗易懂。

    王砖头这人为人处事比较活到,在任何时候,这人啊,要是死板,在哪儿都不会太好混。这王砖头每年给人说媒,也不指望能说成,就是觉着自己能显示出来点价值就行,要是两家能成了一对儿,他就吃一条谢媒人的鲤鱼。要是这不能成,他也能抽两根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识个大字的王砖头却把生活过的有模有样。

    这王砖头跟王树生是平辈,还在五服之内的爷们,阿成的姥姥和姥爷找这个王砖头,最主要的也是看中他跟王树生家没有瓜葛。农村社会嘛,你家地头犁地的时候多占我家一分地了,盖房子时候你家多占我家一块砖的地基啦,这都是矛盾点纠纷点,这个矛盾点还有可能是你跟他是兄弟,我连着你家的人也一起恨着。

    阿成在小时候理解“国仇家恨”这个词,也不过如此,比如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这属于国仇,那么你家多占我家地头和宅基地,另外还打了我家里的人,这就属于家恨了。

    这王砖头头脑灵活,跟村里各家都相处的不错,再加上跟王树生又是五服之内的同堂,跟阿成的姥姥的娘家自然也在五服之内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爷就是看中这个关系,才找到了王砖头这个媒人。

    王砖头来罗云秀家之前,阿成的姥爷就把自家孩子跟这个王金燕交往啊,谈恋爱的事情讲了一点,又把那天去罗云秀家提亲,两家商量的按照农村娶亲的老规矩给王砖头说道说道。

    这王砖头一听就懂了,就是想让自己当个牵线的媒人嘛,有没有这媒人都一样的,既然阿成的姥姥和姥爷来找自己了,这王砖头也是很乐意当这个媒人,这样的活是最好接的,自己不用出力,就出个名头就行了呗,这谁不愿意啊,还能看着一对新人以自己的名义喜结连理的,当仁不让的愿意啊。直接就跟阿成的姥姥和姥爷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明天我就去,到时候等我消息就行了。阿成的姥姥和姥爷也是一再的感谢。

    这王砖头转头第二天就来到罗云秀家里来了,这一来,跟王树生和罗云秀说明来意,王树生和罗云秀立马就知道咋回事儿了,规矩还是要有的嘛,王砖头就把按照阿成的姥姥和姥爷说的,这结婚的日子和结婚的嫁妆彩礼之类的,都说给王树生和罗云秀一下,王树生和罗云秀听完,也是大方的很,说就这么办吧,俺这边没有其他的要求了。

    就这样,按照农村的习俗,走完那些繁文缛节的流程,王金燕正式的嫁给了这个她心心念念的小伙子赵昕枋。

    其实在没嫁过来的时候,王金燕已经住进了阿成的姥姥家里,天天跟赵昕枋形影不离的,那时候赵庄的七邻八舍几乎都知道了这个姑娘了,只是在该走流程的时候,阿成的姥姥这边需要派人送礼物过去罗云秀那边的时候,王金燕才提前一天被赵昕枋送回徐王庄那个家里,其他时间里,她都是在阿成姥姥家住着了,每一次阿成姥姥这边送过去的礼物,也都被王金燕这姑娘变着花样的给拿回来了。都气的罗云秀大骂:“真是女大不中留。”

    阿成的姥姥也叮嘱着这个姑娘说:“燕啊,送到你家的礼物,下一次别拿回来了,这样不好。”

    “咋个不好法啊?”王金燕疑惑的问阿成的姥姥。

    “俺家昕枋要娶你呢,送到你家的礼物,代表恁爹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相当于是你为你爹妈做的一份贡献。”

    “我才不让我那俩小弟吃呢,还不如我拿回来跟我昕枋哥吃了。”

    “吃就让他俩吃呗,咱家又不缺那点礼物,以后再给你买嘛。”

    “我不,小时候他俩都没让着我什么,我妈还老是凶我。”

    “孩啊,这样不好看,以后还是别拿回来了,要是外人知道了,跟俺家鼓动你再拿回来一样的,送出去的礼哪有再拿回来的道理啊。”

    “没事儿,怕啥,我不在乎这些。”

    “孩啊,你不在乎,咱得往后面想想呐,这人都嘴杂的,说闲话时候,这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放心吧,姑,反正我以后也是你儿媳妇了。”

    “嗐~,这姑娘。”

    说完,阿成的姥姥直摇头。

    阿成的姥姥担心有外人知道自己还没过门的儿媳妇这样从她娘家拿东西回来,让别人看扁了。

    阿成的姥姥家虽然孩子多,但是也不能坏了名声不是。

    再说了,金燕每一次都把送到她家的礼物又拿回来,搞得跟自己鼓动这孩子拿回来的一样,让让云秀咋想啊,即使云秀不会想到自己这样,也会想着是孩子赵昕枋这个小子鼓动的,这弄得不好看。

    但是劝完这个王金燕,好像这姑娘对他爹妈还有她那俩弟弟都不在乎的样子,弄得阿成的姥姥自己也是很无奈。

    后来阿成的姥姥去过云秀家里说过这么个事儿,云秀说:“他姐,你即使不说,我还不知道你的为人嘛,我知道俺家那姑娘的脾气的。”

    “哎呦,云秀啊,我这咋解释都解释不清楚了,我劝过金燕好几次,这姑娘不听劝,你看看,弄得我这都不好意思了。”

    “你想那么多干啥,姐,咱以后就是亲家了。金燕这孩子我了解,你不用解释我都知道的。她在家的时候自己的东西都不愿意分给她那俩弟弟,你别想那么多了。”

    “云秀妹子这通情达理我都不知道该咋说了。”

    “姐,看你说嘞,咱家是缺那一口吃嘞吗,金燕拿去就让她拿好了,以后都是一家人,谁吃不是吃啊。”

    “有云秀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俺家孩子多,我就怕你这边误会。金燕以后就是俺儿媳妇了,俺这边不会亏待她的。”

    “辛苦你了,昕枋娘。”

    “哎呦,看你说嘞,秀啊,这话该我说啊,恁养大这么一个闺女才辛苦啊,俺得多谢你。”阿成的姥姥拍着云秀的手,好像是姑嫂一样跟云秀坐在一起。

    赵昕枋跟王金燕结婚这事儿,之所以按照农村的老规矩来,也是当时的形势所然。

    农村人嫁娶讲究门当户对,讲究明媒正娶,虽然王金燕和赵昕枋是自由恋爱,但也得按照老规矩聘请个媒人,那些该有的嫁娶的礼节,都要有。

    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女方庄里的人都会说着些难听的风凉话的,那时候要是没有这个娶嫁的环节,都会被人说成是“破鞋”,当然现在没有这个说法了。

    那男方要是有一个女子没娶就住在了一起,也是会被村里人传闲话,说什么赚了便宜了啊,说什么乱搞男女关系了啊,这样的说道都会有。

    再加上阿成的姥姥家跟这个云秀家还都是亲戚,从哪地方来讲,都得有这个嫁娶的流程要走,毕竟王树生那边还有俩小子今后要娶儿媳妇,阿成的姥姥家这边还有几个孩子也要娶儿媳妇不是。

    金燕嫁到昕枋家没多久,那时候村里已经开始家家户户挖砖窑盖新房子,阿成的姥姥和姥爷于是也建了一个砖窑,先紧着结了婚的孩子给盖房子,赵昕枋才结婚没多久,阿成的姥爷就跟阿成的大舅、二舅、三舅,一起帮昕枋把房子盖起来了,昕枋的房子是三间瓦间边,还给他家用青砖盖了院墙,这在当时已经是富裕里面的家庭条件了。

    王金燕嫁到赵昕枋家第二年,就给赵昕枋生了一个闺女,当时赵昕枋要闹着分家,其实当时阿成的姥姥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昕枋这样闹着分家,弄得阿成的姥爷很是难受,阿成的姥爷想着,家里的东西都紧着你了,你还要这样,这哪能惯着啊,阿成的姥爷严词拒绝了。

    昕枋的房子能够盖起来,其实已经是阿成的姥爷和姥姥尽的最大努力了,家里孩子有七个,男孩子有六个,盖新房子得一个一个的来,那时候阿成的三舅还没结婚,跳过了阿成的三舅直接给你老四盖了新房子,当时阿成的姥姥和姥爷也是心里过意不去,好在当时阿成的三舅没有在乎这些。

    这现在赵昕枋又要闹着分家,一分家,人心就散了,聚拢不起来了,当时阿成的姥爷和姥姥就是这样想的,先按大小给几个孩子一个一个盖起来房子,集中人力盖,要快很多,就是自己百年之后,孩子也有个住的地方,刮风下雨淋不着不是。

    但是赵昕枋一提分家这事儿,直接让阿成的姥爷感觉像是挑战了自己的权威,其实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分的,那些锄头镰刀要是分家,一家都分不到一把,家里的自留地要是分的话,一家也分不到一块完整的地。

    最主要的是,阿成的姥爷觉得,我还活着,你就谈分家,分啥呢?房子给你盖起来了,媳妇也给你娶过门了,你还想分啥呢?爹娘连锅碗瓢盆都给你请铁匠做了,你还要分家?这让阿成的姥爷很不高兴。

    好巧不巧的是,之后赵昕枋又提了分家的事儿,当时这时候三舅已经跟着峰军还有国振一起去了四川打工,那时候三妗子还和俩小孩一起住在阿成的姥姥和姥爷的家里,阿成的三舅那时候自己宅基地的上面一直没有建起来新房子,赵昕枋一这样说,这让阿成的姥姥和姥爷面对着阿成的三妗子以及三妗子的俩小孩很是失了面子。

    毕竟,阿成的三妗子也是明媒正娶过来的人,当初三舅没结婚的时候没有给他盖新房子,现在结了婚了,还是没有给三舅盖新房子,作为老四的赵昕枋应该顾虑一下这娘儿仨的感受一下不是,不应该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但那天赵昕枋就好像是没有在乎这些一样,还是说了要分家的话。

    怒火中烧的阿成的姥爷爆发了:“滚蛋吧,我以后没有你这个儿子,分家,分家,恁三哥还没有房子呢,你分啥?”

    “分啥,分点自留地种菜。”

    “那菜地里种的菜还不够恁家吃吗?”

    “金燕想自己种,咱那菜地里没有她想吃的菜。”

    “种种种,我看你就是从小惯的了,没有地分,那地一分还咋种,一家都分不到一整块儿?”

    “就要一小块就行。”

    “没有,只要我活着一天,以后都没有地给你分,别打块地的主意了。”

    “爹,你要是把话说这么绝,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你上天呢你,你还想咋了。”

    “以后我不来这个家了,不要地了。”

    “去去去,爱来不来。”

    “那你以后你就没有我这个儿了。”

    “中,咋不中哎,你长大了,翅膀硬了。”

    “行。”说完昕枋转身走了。

    阿成的三妗子当时原本还在堂屋里坐着,跟阿成的姥爷和昕枋一起说着话,看到阿成的姥爷和昕枋说的很不愉快,就赶紧回了房间。

    从此之后,赵昕枋再也没有来过阿成的姥爷姥姥家里过,当时阿成的大舅还去昕枋家里劝过昕枋,结果无济于事,没想到昕枋当了真。

    后来,阿成的大舅、二舅,都去过昕枋家里,想要缓和昕枋和阿成的姥爷之间的关系,但都不了了之了,这件事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没人再提起,赵昕枋和王金燕出门即使见到阿成的姥爷和姥姥也不再说话了,后来演变成了昕枋家里所有人不再和这个家族里面的所有人说话了。

    因为分家而形成的僵局,后来也一直没有得以缓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