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两月之后,扬州城外。
透过车厢的纱帘,远远望见扬州城城墙熟悉又陌生的轮廓,林慧垂下眼帘,心内五味陈杂。
她,一个21世纪的普通女大学生林慧,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之后来到红楼世界,成为了林家的庶长女。
这次投胎的姿势不算太差——林家并没有某江古言小说里那种“嫡女穿金戴银,庶女吃糠咽菜”的设定。
林如海其人,是个典型的传统士大夫——忠君爱国,勤于政务,有点愚孝,也有点惧内,但都在正常人的范围之内——他会因为母亲的愿望而纳妾生女,也会在妻子去世后终身不娶;会因为同情庄家毅然许嫁长女,也会因为怕女儿吃苦而慷慨赠与大笔嫁妆。
贾敏则是一个高傲、敏感、知书达理的贵族妇人。她跟林海一世恩爱,不喜欢被婆婆强行按头生下一个庶女,但是也没有变态到刻意虐待孩子的地步。她只是遵从这个年代对待庶女的常规作法——给一笔钱,把这个女儿远远地打发掉。
这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从来不在钱财上计较。给他们做女儿,林慧从小享受到了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物质条件。
但是精神上呢?
林慧看着扬州城里熟悉的街道,眼中浮现出茫然的情绪。
多少次,她看着林海和贾敏夫妇在高楼上相坐对饮,在杏花树下对弈品茶;在春天的时候泛舟西湖,在大雪的天气里围炉作诗。
而她,是这个三口之家当中的局外人,是父母诗意生活中的不和谐因子。
长久以来,林慧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童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马车轱辘轱辘地走着,离林府越近,这种茫然就越深重。
林慧微微掀起帘子,望着林家官邸的白墙,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正在难过之时,忽然车窗外一骑白马如惊鸿一般飞快掠过,马背上传来孩童欢快的笑声:“爹爹,爹爹,再快一点!”
马蹄踏地,扬起的灰尘扑了林慧一脸,瞬间浇灭了她心里那点微妙的伤感。
去tm的童年往事!她这里自伤自怜,这父子俩倒玩得happy
林慧瞬间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她忍不住掀起帘子喊:“庄继之!你又带着孩子骑马!”
被妻子抓了现行,庄闲哈哈一笑。他在前方勒马驻足,静等着林慧的马车上前,把儿子庄哲从怀里扒下来,往马车窗户里一递:“诺诺诺,还你还你。”
四岁的庄哲扎着攒心小辫,脖子上缀着白玉长命锁,像个法兰西国进口的洋娃娃一般玉雪可爱。他被老爹当小狗一样从窗子里塞进来,趴在林慧膝上讨好地喊:“妈,妈,就玩一会儿。”
林慧忍不住捏了一把儿子的胖脸,哭笑不得地抱怨:“跟你说了不要把儿子从窗户里递来递去,这是孩子,不是东西!去吧,跑慢点。”
“得嘞!”庄闲伸手一捞,就把儿子拎回怀里,往小脸上亲了一口。他单手扬鞭,笑道:“走,我们去前面给妈妈开路!”
伴随着庄哲兴奋的一声“呵哟”,白马拔足狂奔。望着父子俩开心的背影,林慧忍不住眼眶一红——只有在选择庄闲做女婿这件事上,她才丝毫不怀疑林如海对她这个女儿的爱。
车马进入繁华的扬州城,一行人才减慢速度,信马由缰而行。路过瘦西湖时,忽然见湖边草木丛中隐没着一座半颓的二层小楼。黄叶铺地,青苔盈阶,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在野草当中蜿蜒,显得十分荒凉。
林慧吃了一惊,问道:“这里以前是八仙楼吧?怎么破败成了这个样子?”
庄闲也是唏嘘不已,特意下令停车,策马绕着那空楼转了两圈,回忆起一件往事来。
从古到今读书科举都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路。尤其是秀才考举人这一场乡试,乃是科场中录取率最低、考试时间最长、最折磨人的一道坎。以至于江南考场上流传着一句老秀才们自嘲的顺口溜——前世杀过人,今生考举人;前世当强盗,今生坐臭号。
十四岁的庄三少文采风流恃才傲物,趾高气扬地进了考场,才发现自己就是那个上辈子既杀人又当强盗的人——他分到了正对茅厕的臭号。
这是足以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九天,这是足以让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九天。具体困难之处,因为当事人至今不愿回想,所以我们暂且不得而知。
总之三场考试之后,林家的管事亲自驾车到湖州贡院接人,便接到一只像在坛子里泡了几十年的老咸菜一般脸带菜色、浑身绵软还散发着奇怪味道的小庄爷。
庄闲大病一场,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连中举之后的报喜和鹿鸣宴都错过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师母贾夫人十分怜惜,嘘寒问暖,请医送药不提,偶尔还会带着林家的大妹妹来看他,倒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庄闲趴在床上,双手支着下巴,正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忽然听门口小厮报道:“三爷,林老爷过来看你了。”
庄闲忙把铺在枕头上的纸往被子里藏:“我睡了,请老师改日再来。”
“可是林老爷已经进来了。”
“啊?”庄闲回头就迎上林海的黑脸,一惊之下赶紧滚下床行礼,“这么热的天儿,您怎么亲自过来,这让徒儿如何当得起?”说着赶忙让座让茶,十分殷勤。
可惜林海并不上当,伸手一拈,便将他藏在枕头底下的纸抽了出来,定睛一看,却是贾敏从娘家带过来的一张清热健脾的食补方子,倒也无甚稀奇。可是那一纸飞白体,字迹流畅圆融,分明是自家女儿抄录的!
林海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看向某人的目光透着种种危险复杂的情绪。他扬了扬手上的纸,残忍地吐出五个字:“为师没收了。”
庄闲讪笑两声,摸了摸鼻子,不敢辩解。
林海慢慢地饮尽了一盏茶,方才问道:“你中了举,怎么不给祖父兄长写信报喜?”
庄闲哼了一声,垂下头去:“区区第三,何喜之有?”说着又咬牙切齿:“都是那该死的臭号,竟让我位列季韫之下——以前在学里的时候,他常抄我功课呢!实乃奇耻大辱,我倒宁可落榜重考!”
“放肆!”林海瞪了弟子一眼,“科举考试为的是朝廷选材用人,岂容你逞强斗狠!区区乡试,不过是万里征途中一道小小的坎罢了。你家从前朝至今百余年,出了十几个进士,拜相封疆、著作等身之时,谁还会计较他们乡试考了第几名?”
庄闲耸肩:“也是。金銮殿上当庭对策之时,总不能再叫我分到臭号了吧?”
“正是这理。”林海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男子二十而冠,你虽然还未满二十,但此番中举,也算是半只脚踏入仕途了,你祖父给你起了一个字。有了字就是大人了,日后主一县一州之政,便犹如当地百姓之父母,万不可再做此等小儿状了。”
“我早就是大人了!分明是您还把我当小儿看。”庄闲挺起单薄的胸膛,从林海手里接过祖父的书信,拆开来看。
出乎意料的,里面却是一张很简单的白纸,上面用工整的行楷写着“继之”二字。字迹圆融遒劲,力透纸背。正是庄士诚手书,底下还錾着一枚“内廷行走文渊阁大学士兼詹士府太傅”的官印。
林海解释道:“世人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你庄家一门,恰好已经经历五代书香,先人的成就固然辉煌,但将来能否守业,就要看你们兄弟二人了。庄老这是希望你继承父祖的品格,克己复礼,为国尽忠。”
话说得很动情,然而庄三少并不买帐,严肃地整理衣冠,接过信函,朝京城方向叩首谢恩之后便开启了吐槽模式。
“道理我都懂,可这形式也太敷衍了吧?!纸是翰林院的公文笺,印是官印。他是在衙门里当差的时候,忽然想起这回事,随手提笔一写,结果忘带私印了吧?”
“胡说!”林海嘴上训斥着,脸上却露出尴尬的神色,难得词穷了一回。
毕竟正常人给孙子赐字,哪有盖个官印的?而且长辈赐的字是要跟随孩子一辈子的东西,您好歹找个大红洒金笺什么的写一写啊。一张白纸就打发了,看着也不吉利啊!
庄闲已经到了不好糊弄的年纪,想明白后立时黑云压顶、青霜满面,冷笑道:“也是,人家桃李满天下,教出过多少状元榜眼。一个乡试第三,有什么可稀罕的?”
“又在胡说。”林海笑话弟子,“刚才还说自己长大了,转眼又开始做小儿状。这算什么,嗯?”
庄闲扭过头去面床而坐,从喉咙里挤出一个高贵冷艳的“哼”,表示爷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
林海摸了摸孩子瘦小的肩膀,觉得世事无常,一边是自己和妻子日思夜想却生不出儿子,一边是这么好的孙儿却舍得寄养在别人家里,真应了民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那句俗话。
林海想着一拍大腿:“走,我们去扬州八仙楼里吃清炖蟹粉狮子头!”话音刚落,他好像看见庄闲垂在脑袋后面的耳朵,刷地一下立了起来。
“我才不想吃什么蟹粉狮子头呢!就是陪您出门走走散心罢了。”庄闲哼道,手脚麻利地自己穿好了衣裳。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世祖太和四十七年七月初三。距离太子被废、庄士诚血溅金銮殿,只有不到二十天了。
庄闲站在八仙楼的废墟边,默默回想着,却被一声清脆的童音打乱了思绪。
“爹爹!”庄哲被妈妈抱在怀里,手上捧着一朵不知哪儿寻来的大红喇叭花,倾斜着身子向他献宝,“花花,给妈戴!”
林慧嫌弃儿子的审美,决定祸水东引:“妈有很多花花了,给你爹戴。”
所以,那些不愉快的往事终究是过去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哲哥快活的笑容,就像这废墟上开出来的花一样,充满无穷的希望。
庄闲微微一笑,接过儿子,任由他把那花插在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