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郭太后:雨露均沾
司马师病倒!
彼时,司马昭留守洛阳,魏军群龙无首,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最后,还是资历最深,官职最高的司空王昶站了出来,提议魏军逐步东撤, 先守住河东郡魏国疆土再说。
王昶的这一决策,从当前汉盛魏衰的大势出发,甚是明白清晰,但却并不被所有的魏军将校所理解。
尤其的那些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中低级将领,本来就对战事迟迟没有进展感到沮丧,在听到要无功而返回撤时,顿时心中不满起来。
魏正始十年(249年), 十二月九日。
正当王昶、王浑父子抓紧撤军之时, 临晋城外的魏军大营发生哗变。
一直担当先锋攻坚拔寨的偏将军许仪突然起兵,率部曲二千余人向王昶的中军大营杀去。
许仪这么做,主要是不想担当断后任务,若是王昶等魏军主力都撤得差不多了,那临晋城中的魏延军必定尾追,到时候前有黄渡天险,后有蜀军追兵,许仪必死无疑。
这倒不是许仪胆怯贪生怕死,许仪之父许褚,人称虎痴,是曹操身边的亲将,当年在潼关,许褚曾经赤膊坦胸与马超大战。
有这等显赫的资历,按理说许仪应该是坐镇一方的大将才是, 但事有反复,曹叡驾崩之后, 魏国大权旁落,许仪这等曹氏亲信嫡将, 也被排挤不得重用。
在军中被司马氏打压,只能在两军阵前充当斗将搏命,许仪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这一次起兵逆推王昶,许仪的目的,是想控制这一支魏军精锐,然后从黄河渡口直趋洛阳,重新扶立曹芳亲政。
唯有曹家人当皇帝,他许仪才有出头之日。
临晋城外,两部魏军撕杀的声音传到临晋城内,让作壁上观多日、正好找不到破敌之法的魏延喜不自禁。
“仲权,我们的机会来了。”魏延向副将夏侯霸拍了拍手,兴奋叫喝道。
“文长,霸愿为先锋。”
夏侯霸对击破当面的魏军,同样心中激动,司马懿父子在高平陵之变中,连杀夏侯家族多名子弟,要不是他早就投了蜀汉,也会被司马懿的人杀死。
在几番查探魏军内哄消息无误后, 魏军留下一部将卒守城,魏延自与夏侯霸领汉军一万将兵杀出城外。
人的名,树的影。
魏延的年纪虽大,但名气也大。
当汉大将军“魏”的旗帜在魏营前方出现时,出城的汉军士气鼓胀到了极点,而同时,魏军上下的士气却是急速的跌落下来。
魏昌为先锋冲阵于前,有老父亲在后督战,魏昌也是全力以赴,使出了这些年积存的全部本领。
与魏昌当面的魏军将校,瞧见蜀军的魏字大旗,再远远的见到酷似魏延的魏昌,心慌意乱根本兴不起什么斗志。
内有许仪作乱,外有魏延猛攻,王昶又不是什么能征善战的勇将,只靠谋略实在难以应付魏延的三板斧。
一场混战之后,王昶军损失二万余人,残部不足七千人在王浑的接应下退回河东。
许仪痛痛快快的撕杀了一阵,等他只剩下几百残兵冲杀出魏营,才发现自己陷入了蜀军更大的包围圈中。
“子韶,夏侯仲权在此,还不下马受降?”就在许仪惊惶之时,迎面一彪汉军迫近,为首一人,正是老上级夏侯霸。
曹家在曹仁、曹洪、曹纯之后,已经没有了优秀的将领涌现。
夏侯家在夏侯渊、夏侯惇之后,又有夏侯尚、夏侯霸脱颖而出。其中,夏侯霸也是两家在军中的最后一个知名将领。
“夏侯将军,仪仪,唉,兄弟们,降了,降了!”许仪见到夏侯霸熟悉的身影,长叹息一声之后,呛啷一声将火云刀弃于地上。
许仪部下,虽然只剩下数百人,但皆是许家坞堡的乡党,这些将士的父一辈,曾经跟随许褚征战沙场,立下过无数战功。
今日今时,许家部曲已经走投无路,只能跟着许仪归附蜀汉。
夏侯霸见许仪愿意投降,心中大为高兴,急忙下马来迎:“子韶,你能弃暗投明,真是太好了,你我两人,又能继续并肩而战了。”
见到许仪神情还有些不情不愿,夏侯霸拍了拍许仪的肩膀,安慰道:“甄太后、郭太后,都在长安,南乡、金乡两位公主,也在长安,子韶,你再看看洛阳,还有几个是武皇帝、文皇帝当年留下的臣子,那里早就是司马家的天下了。”
司马篡魏。
这個大趋势不用夏侯霸细说,许仪也是看得真切。
——
长安。
刘封在抚慰了一番甄宓之后,又避开众人的关注,与郭芙作了一次深入交流。
女人一多,雨露均沾才是正道。
糜贞得了宠幸,甄宓得了欢愉,郭芙也不能落下,西平郭氏这一支,也是稳定西北边陲的重要力量。
不过,甄宓和郭芙两人关系特殊,单从曹丕、曹叡这一层来看,是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关系,也就是寻常说的婆母与儿媳之间的关系。
婆与媳,自古以来就是死对头。
刘封可不想甄宓与郭芙来一个面对面,到时候为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这个好色之徒。
郭芙其实对刘封周旋于几个女人之间的情况,早已有所猜测,只不过,比起糜贞、甄宓来,她的受宠程度不及,所以只能排在后面。
“殿下,郭建前不久送信回来,他已经联系上了东海王曹霖,如今在东海王府任佐吏,据他传回的消息,东海王有两子,嫡子曹启,庶子高贵乡公曹髦。”
“曹启其人能力平平,并无出众之处,唯有曹髦擅长诗文,颇有文才武略,喜儒学,精绘面,有建安风骨,东海郡人传言,其相貌性情,与邓哀王神似。”
郭芙细细向刘封说着高乡贵公曹髦之事,打探这位宁可战死,也不肯屈膝投降的曹魏皇帝,是刘封的要求。
邓哀王,是曹冲的谥号。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并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夸耀于他,并有继嗣之意。
可惜的是,曹冲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病逝,曹操为此悲痛不已。
现在东海郡传出曹髦与曹冲相像,这分明是别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