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旁门扎纸匠 > 第93章 太子观宁县1

第93章 太子观宁县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子端坐象辂之上,庄严而又沉稳,可惜他的眼睛正四处乱转,不断的观察着沿途百姓的状况。

    这宁县不愧是两年就能蹿升成蜀府第一的县,百姓们面色红润,衣着干净整洁,一看就是生活过得不错的样子。

    沿途边军持枪而立,威武雄壮,颇有些精兵悍卒的味道。

    看来传言属实,何须生已经把宁县边军之患解决了,就是不知会不会成为边患。

    象辂入城,一路直往城隍庙而去,哪怕贵为太子,到一地后,也当拜会当地地祇。

    这除了是礼仪外,更多是表明身份,受到地祇一系的保护。

    这宁县确实太窄了,有些配不上蜀府第一县的名声啊!

    难怪宁县士绅宁愿自费也要扩建宁县,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城内百姓的状态倒是参差不齐,有衣着精美的,有衣着朴素的,有衣着陈旧的;有胖乎乎的,有精壮的,有面带菜色的,看来城内的流民不少啊!

    何须生还是不错的,并没有粉饰太平,让一个真实的宁县出现在孤的面前,还算有一分忠谨之心。

    虽然流民面上还有菜色,但毕竟是少数,也算瑕不掩瑜了。

    一路的观察让太子对何须生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是一个可用的人。

    城隍庙前,象辂停顿,太子入城隍庙正殿敬香。

    太子敬香完毕,并没有直接前往行宫,而是转道去了宁县衙门。

    按照惯例,衙门里应该有当地士绅学子等待拜会。

    宁县衙门真够陈旧的,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造物,虽然谈不上破败吧,但也算不上舒服。

    这何须生倒是个知道勤俭,专注实事的人,若能放在正确的位置,也不啻是个好官。

    “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刚下象辂站定,衙门门前数十号人就齐齐拜倒叩头。

    “诸位,请起。”

    太子流露出温和的笑容,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谢太子殿下。”

    士绅们起身后,都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太子真是谦谦君子,待人接物温婉柔和。

    “何卿,你为宁县地主,就由你来引路吧。”

    太子开了个小玩笑,让在场士绅也跟着笑了起来。

    只有何须生心中凛然,这是太子在敲打他,看来有环节让太子不满了。

    “遵命,请殿下入内,此处为……”

    何须生一路上表现得非常平稳,偶尔会流露出激动之意。

    他的这些表现全都落在太子眼中,这是太子真正想了解的,这何须生是否可用。

    “都安排坐下吧,不用拘谨,孤想多听听宁县的情况。”

    主厅正位,太子温和的招呼众人坐下。

    在场众人纷纷激动谢恩,能和太子同坐一堂,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太子果有人主之象。

    “哪位是郭夫子?”

    太子环视着一众士绅,率先开口询问。

    “参见殿下,草民郭思给。”

    郭思给也没想到太子会第一个点名,连忙起身行礼。

    郭思给此人倒真有一番学问人的风采,不过其气质严谨,眼神深邃,到是和普通儒生有着偌大的区别,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位老年大儒般。

    “郭夫子,孤拜读《天衍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说,孤深以为然,我华夏数千年文华,有多少典籍被弃之不用,这正是适者生存之说。”

    太子含笑说出自己的观点,等待郭思给的回答。

    “回禀殿下,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三层含义,其一,自然选择,我朝曾在多处挖掘出巨兽之骨,此类巨兽为何消失?其二,人为选择,若这天下黎庶,日子有好有坏,是否能繁衍均在此列。其三,社会选择,若耒耜之属,被牛耕曲辕所替,亦是如此。”

    郭思给并未奉承太子,他要借此将天衍论的核心讲解出来。

    “自然选择、人为选择、社会选择,原来如此,社会选择就会出现王朝交替吧。”

    太子不是蠢人,反倒非常聪明,他从耒耜被代替听出了其中的深意,使用耒耜的炎帝,不就是被使用畜力的黄帝所打败吗?这天衍论里藏着很深的学问啊。

    “殿下英明!”

    “郭夫子请坐,过些时日,孤必前往请教。”

    “谢殿下。”

    太子含笑点头,书上得来终觉浅啊!

    与在场的士绅畅聊了一番,太子也对这些士绅的富庶有了基本的概念,不过太子对这些士绅却没有太多恶感。

    其一,他们并不兼并土地,或者他们并不兼并粮田,而是将手中粮田尽数兑换成了山地用于药材养殖。只要不断绝百姓活路,这群士绅就可以留下。

    其二,这些士绅已经形成了一套运行顺畅的反哺机制,士绅得利后并非一毛不拔,而是会拿出一个固定比例,用于教育、水利、农技等等方面。

    如此看来,这宁县士绅要比天下九成九的士绅,更有益于国家。

    有了这层认知,太子不吝于表达亲切,午间大宴宾客,让在场士绅感动不已。

    “何卿,去成药坊看看吧!宁县成药坊,孤也是闻名遐迩了。”

    午宴结束后,打发了一众激动的士绅,太子终于要去看看心心念念的成药坊了。

    皇室有两支商队在经营宁县成药,两支商队为内库带来的收入,竟然为内库总收入增加了三成有余,这是何等可怕的利益!

    “遵命!”

    对于太子的要求,何须生早有了准备,师长来信时就反复提及此事,让他一定要将成药坊的方方面面,一丝不漏的讲解清楚。

    对于师长的提点,何须生专门咨询过闫无生。

    闫无生说,当一个行业开始野蛮生长后,总会让一小撮人迅速的完成资本累积,而这一小撮人总会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若不及时纠偏,总要酿成大祸。

    “这成药工坊可真够壮观啊!几乎占据了五分之一个城南!”

    在何须生的陪同下,太子见识到了成药工坊的全貌。

    “回殿下,药材坊和成药坊占据了城南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在这两个工坊中讨生活的百姓不下万人,其中女子就有千人有余。”

    “竟然有如此多女子在工坊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