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士子入京
周、齐使团走后。陈国的科举考试也要开始了,建邺城又热闹起来了。嫣然没有要打仗的意思,举子们逛吃逛吃,享受这世外桃源。建邺城的酒肆几乎住满了。
春闱科考,又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得名有人知的时刻。科举成功,就意味着你管人,而不是人管你,所谓“受制人与受制于人”截然不同而已。然而有的人天生要科考,有的人天生要科考走过场。不因为别的,因为你父辈没有努力!建邺城,宾舍住的满满当当,什么得胜楼,如意堂,明升阁,只要吉祥的都是满满当当的。
今朝科考,不同往日,荆州围城,寿春有急。国家大典,必然与时政相连。
陈帝李晔早已定惠王广茂、晋王广德、礼部尚书莫佑得主持此次科考。
科考试题由皇帝亲笔手书,只一道:今日国事之急。
中书令府上,
莫佑得问道:中书令大人,国家科举选士,难免有疏漏之人。望大人指点?
赵明镜讲道:自古科考如战场,有冲锋上阵的,也有坐镇指挥的。前阵子国家征蜀,粮草匮乏,少不得向世家大族开口。这江南四大家族,陆顾朱张早把名帖放在我这了,我从心底瞧不起这些世族,只会空谈,没有什么实干的本事,仗着父辈的恩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了。当然啦,也有一些苦读的人才。这位陆机(字文亨)陆文亨早就名动京华,八岁成诗,一首“陌陌花上路,身后有余香”引的王公贵族爱羡不已。旧蜀有李之栋,大陈有陆文亨,并称风流。齐王多次招揽,都以侍孝拒绝,现在齐王去了荆州,他也来参加科考。莫大人,为国家取士,功劳匪浅啊。
莫佑得说道:中书令大人栽培,这陆机与大人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啊。大人五岁成文,六岁成诗,十五中科举,二十为编修,历任梁王府长史、户部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居宰辅位三十载。多少文人墨客,不能及。
赵明镜讲道:莫大人过誉了,你我也是要给后来人让路了。这陆文亨是你侄子吧?
莫佑得说道:卑职随母姓,但论起来,他确是我侄子。
赵明镜讲道:不忘本是好事,尚书也是寒门中来,你我经历过此种酸楚,勿要忘记来时之路。
莫佑得说道:下官谨记中书令大人教诲。
荣威堂客栈门口,
小二将行李扔出来,旁边一人急忙道:小哥,这房钱马上差人送来,何必如此?逐客的名声传出去,对你家店铺也不好。
说话这人正是举子广陵人士卢兆升。
小哥不屑的说道:住店给钱,天经地义。已然宽限你很多天了。没有钱,你去庙里住吧!
谁说没有钱?兄台,这是你在小号存的二百两银子。
说话这人正是晋王广德。
原来晋王广德每年科举都要来各客栈看这些举子,有无贫寒之人,施以援手。免得国家痛失人才。
卢兆升先是惊愕,转而接过,说道:差点忘了此事!
那小二急忙将铺盖行李收拾好,拿回。说道:就知道客官有钱的,这太阳好,正好晒晒行李。客官不要与我等小人计较,方能高中!
卢兆升没理这小二,任他收拾,邀请晋王广德入店一叙。
晋王广德点了点头。
看热闹的人群即将散去,有一人帮呛道:没想到,堂堂天子脚下,竟有人赖着房钱不给。这人正是沂州顾氏,顾道诚。
兄台此话差矣,孔子遭厄而著春秋,不韦迁蜀而传吕览。怎不知卢兄能高中?这人正是兴州朱氏,朱玉成。
顾道诚说道:原来是朱兄,朱兄高论。何时来下榻小酌?
朱玉成讲道:顾兄不必客气,今晚还要温习功课,明日还要科考。
顾道诚拿着扇子摇了摇,仿佛要扇去“科考”二字,参加科考仿佛要了他的命似的。
顾道诚说道:朱兄世家大族,恩荫就是了,何必费那个事呢?说着看了看卢兆升。
朱玉成谦虚的讲道:顾兄博学雅望,海内闻名,我辈还需努力。
哈哈,朱兄谬赞。待科考后一聚。顾道诚转身而走。
朱玉成讲道:世家大族,不识人间疾苦,兄台不要介意。
卢兆升讲道:岂敢岂敢?
晋王广德、卢兆升、朱玉成三人以茶论道,以诗会友。
朱玉成说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曾仗马登燕然。
奈何人间世俗跘,慧极浮生不假年。
两人感朱玉成诗颇有凄凉之意,但只道:好文采好诗。
卢兆升感到帮自己解围的人不是个普通人,意欲通过诗一首显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说道:
皓月普照朱红墙,清风不识广陵郎。
今朝祝酒宴曹王,明日登临谢冯唐。
晋王广德指着眼前的菜,写道:
锦鲤升龙阁,白玉浮青泽。
小鲜烹三刻,神龟入水乐。
三人大笑,而大论天下形势。
朱玉成讲道:当今天下患不在强敌,而在人心。人心失者三:一世族富户垄地利而不纳税,二豪强结交权贵形成士绅,一地之民务不决于州宰而归于士绅,三法不上大夫,权贵交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凌驾于律例之上。
卢兆升讲道:朱兄高见,当今天下多事,三足而立。周虏收夷汉权贵为所用,齐胡独尊六镇之人,齐帝知不可,妄图改革,则被弑。故齐虽强,若不早日举动,当被周所吞。我大陈自先帝时,已渐选寒人掌急要,尊世家,拔宗室贤良之人辅社稷,当今齐王攸、晋王广德俱辅社稷,是为天下幸事。
三人点头,两人看向晋王广德。
广德笑道:两位举子,所论颇高,自愧不如。
朱玉成讲道:兄台自谦,莫非瞧不起我俩粗鄙之语。
卢兆升附和道:倾听兄台高论!
晋王广德讲道:我大陈名为三国,然力最弱,方今定蜀,内乱渐平,当循序渐进,先整顿吏治,收军权于上,实施可行税法,最后打破世族。开科举正是为了为国家选拔贤良之人,我辈士人,当为人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
二人闻听此言,大饮一杯。
正饮间,忽见几个礼部差役上楼来作揖,说:举子高中。然后伸出双手,意思就是要钱,朱玉成拿出几个散碎银两,转念一想,又掏出两份。说道:官差辛苦。
官差笑道:公子如此通情达理,肯定是要高中的,到时还要讨杯喜酒喝。叨扰叨扰。
朱玉成笑道:一定一定,借官差吉言。
卢兆升狠道:以权谋私,上下一同,可悲可叹!
三人相谈甚晚,朱玉成大醉而归。
一老仆说道:公子,药已经熬好了,公子几时吃了?
朱玉成道:今日吃了些酒,药就不吃了。
那老仆说道:公子这药不按时吃
朱玉成已装睡在床,并不答话。
老仆无奈,只能将药倒掉。
这两官差忙乎了一天,将钱上缴到了太常寺。
两官差缴了钱,人却不走,太常寺的官员见状,抓了一把散碎银两给了这两人,说道有劳。那两人欢天喜地的告辞了。
太常寺两官员正说,国家靠此增加收入,正是可耻啊!
另一个道:这有什么?大不了杀了这两个跑腿的,百姓还要高呼万岁呢。
说的也是啊,成例一个考生二十两纹银,富裕的还可以要到一百两纹银。仅此一项,每年春闱,国家可增收入十万两。
这点钱还要拿大头给内库。再加上住宿、吃食、考中后的宴席、挚敬。
那人笑笑,你我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么?
两人哈哈大笑。
你们讲什么呢?
两官员定睛一看,正是太常寺卿戴春明和司礼监太监胡庆,二人止住了笑声,起身站立。
戴春明讲道:还不拜见胡公公!
两人急忙要拜,
胡庆说道:罢了罢了。
戴春明说道:今日账目如何?
那官员说道:已大致完毕,赖大人督促,比去年增加了一成,总共有十二万两八钱三分!
胡庆说道:戴大人,这零头就入太常寺的帐吧。
戴春明讲道:好,胡公公。给胡公公开收据。
那官员说道:十万两白银!
胡公公咳嗽道。
戴春明讲道:怎么交待你们的,十二万两白银!
胡庆没有吱声。
两官员默默做好了交接手续。胡庆走后,两官员对戴春明讲道:大人,这八钱三分?
戴春明说道:入账,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万安宫中,胡庆对李晔说道:共去了十二万两银子。
李晔点点头,说道:将这银子拿一半送到懿德殿,马上“马球赛”就要开始了,太后难得高兴一次,多备些赏物。
胡庆说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