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承乾被流放黔州
张士贵见尤俊达等人将李承乾和李元昌到洛阳,急忙叫人将他们收监,等返回长安后交给李世民亲自审问。
取得胜利后,张士贵又上疏说明情况,李世民得到奏章,由于担心薛仁贵等人心怀不轨,于是叫张士贵将他们遣散回原籍,奖赏一律照发。
张士贵接到圣旨后不敢松懈,安排好一事务后,便将薛仁贵等人找来,说:“由于事出有因,所以圣上颁下圣旨,将在座的各位将军暂时送回原地,如果将来用得着的时候,本帅必定亲自前去将各位招请回来,还请各位理解本帅的苦衷。”
薛仁贵说:“人生一世,就是希望能报效朝廷,既然太子已经平定,我们就暂时回去吧!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家,早已经错过了和未婚妻的约定,而且高堂还有母亲健在,也应该回去看看了。”
姜兴霸说:“这皇帝老儿也太不讲信用了,为他出生入死,到头来却返回原地,真让人感到痛心。”
姜兴霸的话就是大家的心声,但由于是李世民的决定,所以不敢违抗。
张士贵设宴为各位大将饯别,吃过这顿饭,大家便收拾行李,各自返回家乡。
送走各位将领后,张士贵将事情安排妥当,便将李承乾、李元昌、李安俨、杜荷四人关进囚车押往长安,交由李世民亲自审问。
虽然平定了太子叛乱,但李世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心情显得十分沉重,但又不得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早朝的时候,张士贵说:“太子已经押回洛阳,这是圣上的洪福,也是天下人的福祉,请圣上亲自审问。另外,薛仁贵等人武艺精湛,都是难得的栋梁,希望朝廷能酌情加以任用,以便将来报答朝廷。”
“至于薛仁贵等人,现在叛乱已经平定,能用得着武将的地方不多,所以暂时将他们遣返,等将来有机会了一定会将他们请来,对于物质方面的奖励,一分都不会少。另外,早朝后将李承乾等人押到大殿,朕要亲自审问。”
“臣遵旨!”
早朝结束后,张士贵叫人给李承乾等人带到行宫,李承乾看到周围熟悉的一切,不免心生感慨,如果当初他能听进去李世民的劝告,不要疑神疑鬼,也不会走到这天。
张士贵走进大殿,对李世民说:“圣上,李承乾等人已经押来。”
“带到大殿来吧!”
李承乾走进大殿,随即跪在地上,也不叫父亲也不问好,只是一味低着头。
李世民说:“你是朕的亲儿子,朕对你宠爱有加,你却不思进取,常怀叛逆之心,致天下苍生生命于不顾,当张卿率领大军前来时,你不但不下马受降,反而调取兵马攻城略地,你以为你有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帮助,就能从此得志,夺取朕的皇位吗?要是朕不愿意,你就休想。这已经不是朕的家事,而是国事了,如此滔天大罪,朕要是饶了你天底下的百姓可不会同意,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如此昏君,你虽然将我绑来,那是因为我误听了臣子的计谋,所以才中了张士贵的诡计。你时时刻刻都想着废立太子,这怎么能让我安心呢?你不要逞强,我看你已经没了多少时日,我死了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但到你死的时候,又有谁会像我这样有本事,替你收拾残局呢?”
“事到如今,你依然不理解朕的一番苦心,朕时时刻刻都在培养你,希望你将来能掌控大唐,并且朕多次向你表明,朕不会因为你的腿脚有病就会废太子,你偏不听,非得要犯上作乱。”
“如果你早点把皇位传给我来,我怎么可能起兵呢?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我有责任你同样有责任,我一个人起兵又算了,那为什么齐王李佑为什么也要起兵呢?”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他紧闭双眼,想着不争气的儿子,他的心里在滴血,但又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将它默默地咽下肚子。
过了好一会,李世民才慢悠悠地说:“把他们押往大理寺严加看管,择日再宣布结果。”
“是!”
李承乾等人被押下去后,李世民心想:“李承乾逼宫谋反这本来就是罪不可赦的大罪,自己始终深爱着这个儿子,不忍心将他处死,但又不能带头违反相关规定。”
于是说:“众卿都说说吧!对于李承乾谋逆一事,该怎么进行处置才妥当呢?”
大家面面相觑额,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李世民需要什么答案,大家沉默了许久。
“你们都说话啊!怎么到了关键时刻都变哑巴了?”
李绩说:“圣上,按照大唐律法,李承乾等人谋反那是罪不可恕的死罪,应该斩首以证典刑。”
“终于有人开口了,其他人的意见呢?都说说吧!”
来济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于是说:“圣上,太子起兵作乱这当然是死罪,但做为父亲应该给与应有的关爱,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晚年,这才是人间最大的善。”
李世民见来济这么一说,随即眼前一亮,说:“朕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作为父亲我又怎么不心痛呢?只是这逆子做事情太过决绝,不给人留后路。”
来济说:“圣上,我就明说吧!对于其他几个从犯必须按照大唐律法严格执行,让天下人知道犯上作乱都会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太子李承乾,臣建议将他废为庶人,然后再流放到外地。”
“传旨,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到西南黔州,李元昌、李安俨、杜荷、侯君集四人,三天后拉到午门外斩首示众。”
张士贵说:“圣上,侯君集是凌烟阁功臣之一,既然处决了他,还有必要保留他的图像吗?”
“侯君集对大唐有功,图像就不要拆了,还是保留下来吧!另外李安俨也是有功之臣,他九十多岁的父亲,就由奴婢进行赡养送终,所有银两由朝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