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南宋,如果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 第34章 报纸的提出

第34章 报纸的提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改革吗?”刘禅脸色微变,似乎想到什么,低头沉思。

    “官家可还记得昔日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这是当然。”刘禅也是有涉猎到一点的,虽然那些改革基本上算是失败了。

    “无论是庆历新政还是熙宁变法都失败了,官家可知为什么失败”张浚捋了捋胡须淡然的说道。

    嗯这还能有啥,不就是步子迈太大了嘛。刘禅可是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的。

    宋代中央政府构架在设计上就非常讲究各方制衡,好处是稳定,决策不容易犯大错。

    但是,这种各方制衡,稳定的体系,要去从内部改变打破是很难的。

    大宋的监察体系又过于强大了,御史台和谏院始终是北宋非常强大的力量。

    制置三司条例司虽然有中,书门下省,三司的建立,但是没有重视台谏官这个群体,台谏控制着朝堂舆论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谏官在宋朝的作用一点不比今天西方的媒体小。

    要政治方向正确~~~

    扯远了,话题回到宋朝,重点说一下熙宁变法吧,它的更为要命的一点来了,就是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士大夫利益,最终导致他被弹劾罢相。

    王安石若生活在一个皇权较为强势的时代,或许他能够成功,而在宋朝这样的环境下,大改肯定是很难的。

    “朕不甚了解,但张卿有身兼文武之全才,心传圣贤之绝学,朕愿洗耳恭听!”刘禅继续装傻道。

    “官家!”被宋高宗流放在福州已久的张浚,听到刘禅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顿感这辈子值了!官家还是很看重他的。

    瞬间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刘禅,想着就冲官家这句话,他今天就豁出去说了。

    而且就算说的话要传了出去,哼!他难道害怕那些小人不成,况且这个还是事实。

    刘禅看到一个快五十岁的,差不多和相父一样大的人好像要感动的哭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说的哪句话戳伤了他的心,觉得自己还是得让张浚冷静下,

    “张卿,淡定淡定,您继续哈。”

    “是,官家。”张浚抹了一把眼泪,继续解释道:“无论是哪个变法,其实都旨在改变宋朝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但是改革变法其实根本上是权利的合理分配,结果不好,原因也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是危害到了那些人的利益。”

    “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官家若想真的改革变法,还需深谋远虑。”

    刘禅:嗯张浚这是在点他吗?让他现在不要操之过急。

    毕竟,变法涉及到的原因有多种,皇权与士大夫之争是起因还是结果,其实都不好说

    没有统一意识思想和作风,没有规范程序,高估了王权下乡的推进力,低估了庶民愚笨和惰性,错估了士大夫们正义程度。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说,强国不要掣肘,虽然一心为国,难免独裁,而加强了皇权是必然,问题是后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是“一心为公”的,利不见得多,而害绝对是巨大的

    而对于王安石来说,觉着强国而无掣肘,首先和皇帝合作,再者整治士大夫集团,增加相权。

    但是这是个双刃剑,一旦与皇权不能很好的合作,必然是孤家寡人一个,受到千夫所指,既要与皇权又要与士大夫合作,可谓千难万难啊!

    另一方面,士大夫当然不想因为强国去损失自己的利益,因为自己集团上位一样可以强国啊!

    从南宋增加相权,置左右相和汲取靖康之耻来看,他们完全是意识到朝廷权利分配的不合理问题,但是做的不够彻底,依然是武官及其军队管理上的保守(也有南宋初苗刘兵变的影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安石就是这么被攻击倒台的。

    反正就是各种原因积在,无法变法成功……

    从古至今,就没有几个人可以变法成功的。

    咳!越扯越远了,刘禅赶紧把自己的思绪给拉回来,说道:“张卿的意思是让朕徐徐图之”

    “官家,变法一事,确实急不来,如果在变法途中,被小人利用,恐会造成朝纲不振,百姓不安。”

    唉,刘禅叹了口气,这个确实是个问题。

    “近来,湖南郴州(今郴县)宜章县山区又发生了起暴乱,有人禀报,那些农民在骆科、文遂领导下举行武装暴乱。那些还自称是义军,然后去攻打桂阳、郴、道、连、贺等州县城。我军虽然及时集兵镇压,骆科投降,义军溃散,但是那些后余部坚持战斗。官家,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啊!”

    “朕知道了,张卿,你说难道朕现在不算是个好皇帝了吗?”刘禅再次忍不住叹气。

    “朕前段时间得到的高产农作物,马上就发下来给那些百姓耕作了,大疫、旱灾朕也开仓放粮,赋税朕也减免了,那些大臣说的主张我能听的也听了,我也同意去北伐了,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反朕呢?”刘禅委屈啊,所以想趁着今天把自己的烦恼一骨碌的说出来了。

    诚然,刘禅不懂怎么做一个皇帝,所以他正在努力的学,但是事情好像总是不尽人意。

    他也实在是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宋朝不是蜀汉,如果是在蜀汉,他还能撂挑子不干了,因为他有相父。

    可是,现在相父不在啊!刘禅只能独立努力中。

    刘禅一想到系统面板上复活相父那一串零,感觉自己也想哭了。

    卑微刘禅在线求帮助ing。

    张浚安慰道:“官家,您如今做的事确实可以称作一位好皇帝了!”

    对于张浚来说,看到官家不似之前的惧战,能让岳飞北伐,已经是觉得他是个正常的好皇帝了。

    “那为什么还有人要反”刘禅委屈巴巴道。

    嘤嘤嘤,他总是做不好皇帝这个职位,他想相父了,如果相父在的话,事情肯定会迎刃而解的。

    “恕臣斗胆直言,上传天意 ,下达民情,说的简单,可是承之不易。”

    是了,百姓都是好百姓,就是有些官员尽干混事,把老百姓逼得苦哈哈的,不得不反。

    要是能有一口吃的,那百姓还反啥

    只怕那些朝廷下放的粮食,被不少人给中饱私囊了。

    原来如此,刘禅懂了,要做到上行下效才行,如果上面的命令传不到下面,那些老百姓总认为朝廷是坏的,压迫他们,得想办法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政策是为了他们好才行。

    总不能为了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把粥给倒了吧!

    “张卿,如果朕能让百姓也能知道并了解朝廷的政策呢”刘禅正色问道。

    刘禅死后,可是一直有意识的飘荡在世上,从古代经历到了后世的2023年,知道有一物可以让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且不受时空限制。

    如果此物可以顺利开办,百姓就可以及时知道了解朝廷的政策了。

    对于那些官员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欺负忽悠百姓了。

    “嗯官家,不知道是何物,如此神奇”张浚也是挺好奇的。

    “朕打算开设大宋日报,而媒介就是报纸。并且朕想让张卿来负责此物的传播。”刘禅回答道。

    张浚:啥玩意什么东西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如果此物真的能完全发挥它的功能,那么张卿不说流芳百世,也可以名流千古!”

    张浚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官家有如此高的评价。

    但是听到可以让他在史书上也被浓厚的记下一笔,眼前一亮。

    人都是有欲望的,谁不想名垂青史呢?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做到了,勋在王室,恩在生民。忠震四夷,功垂万世。”刘禅继续画饼道。

    张浚听后惊讶的瞪大了双眼,颤颤巍巍站起来,激动的靠近刘禅,说:“那何为报纸臣,愿闻其详!”

    “欲知此物如何,且听下回分晓!”刘禅忍不住卖了个关子。

    张浚满脸懵逼:肿了么,官家这转变也太快了,太搞人心态了!

    “咳!开玩笑的,且听我细细道来……”刘禅赶忙认真说。

    嗯,应该是跟1142混多了,自己都变得不正经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