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核心价值
祝阿胜听闻武大要找寻武松,左右环视一下,见四周无人,便压低声音说道:
“武大兄弟,当时我让武松去沧州府横海郡投奔柴进柴大官人,这一晃也有月余,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已到达,情况如何?”
陆少然听闻,心想,这武松投奔柴进,难道又是按《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发展了么?
“希望兄弟平安无事才好。”武大回应道。
“武二虽然不曾见过什么世面,但胆大心细,应该不会有事儿的。武大兄弟,放心好了。”祝阿胜说道。
“那只能这样喽,回头看看谁去那边,给捎个口信过去。”武大建议道。
“兄弟说的是,我这几天也寻思着,这官司已经了了,武二也可以正常回家来了。武大,稍等一下啊。”祝阿胜说着,去向了里屋。
祝阿胜从里屋出来时,手上拿了一叠的纸钞,递给武大说道,
“武大兄弟,这是在县衙,您给我垫的五十贯罚金,还给您。”
武大坚决推辞,没有接祝阿胜递过来的钱钞,说道。
“祝大哥,您客气了,这事儿虽然是单锋那小子挑起的,但二弟沉不住气,连累到了您。钱财嘛,乃身外之物,花了就花了,人平安无事就好。”武大说道。
祝阿胜看了看武大,之前偶尔见,印象中武大话语不多,说话唯唯诺诺,但这两次交流,感觉武大变化挺大的,难道真的是脑袋受伤了,导致性情大变?
“武大兄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祝阿胜问道。
“看看做些造福清河人民的事情。”武大回应道。
“那敢情好呀。这是善事。怎么做呢?”祝阿胜问道。
武大就把自己的计划给祝阿胜描述了一番,祝阿胜沉思半晌,说道。
“武大兄弟,你这想法听起来挺好,就是去做,不知道会是啥样?他们几家人怎么就能听你的呢?”祝阿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其实也是武大的担忧。
虽然陆少然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话术,但是否能够成功说服四大家族的人参与或者投资,这是个未知。
不过,祝阿胜虽然不是很看好武大的计划能够完全落地,但还是表态。
“武大兄弟,有需要用的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用人,咱随时上,用钱,多了没有,两百贯还是有的。”
武大没想到祝阿胜把家底都露了出来,有些感动地说道。
“谢谢祝大哥。人活一世,当奋力拼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看看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子来。”
“武大兄弟说的对。”祝阿胜赞叹道,不禁回想着在清河这么多年的平淡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一丝的波澜。
或许,人生最大的变故在自己前二十五年都经历完了。祝阿胜时常回想起年少时在茫茫草原放牧的情景,有慈爱的奶奶,威严的阿爸,亲切的阿妈,勇敢的哥哥,还有温柔可人的慕言姑娘,而这一切的美好,随着大辽契丹人的入侵,化作了以后日子里漫漫长夜里的可怕梦魇,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与大辽国契丹人的血海深仇。而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空有一番武艺不也是蹉跎岁月到现在?做为女真人的后代,只能苟延残喘于这宋朝默默无闻的市井之中。
“而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抓住杀害全家的仇人,报仇雪恨。可是,何其难啊?我连是谁杀了全家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契丹人的士兵。”
祝阿胜不禁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武大显然也觉察到了祝阿胜的异样,他默默地看着祝阿胜,待他缓了一下情绪,说道:
“祝大哥,是有什么心事么?”
“没,没什么,想起来一些往事。都过去了。”祝阿胜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武大见祝阿胜也不愿意过多谈起,便不再追问。
两个人又闲聊寒暄了几句,武大与祝阿胜告别,“祝大哥,明天中午给您送些卤味过来,您给拿拿味儿。”
祝阿胜点头微笑说:“好的”,武大便离开了铁匠铺。
武大又折返回老丁酱肉铺,老丁正在出锅傍晚售卖的卤肉,武大帮忙忙活着,已经有中午来购买的食客来复购猪尾巴和黄金双肠了,老丁头和武大很是高兴,新品有人这么快接受,是件好事儿。
武大忙询问来复购的食客对新品味道的感受。
“第一口咬下去,有股异香。”
“爆汁,有嚼劲。”
“软糯可口,好吃。”
“趁热吃,凉了糊嘴。”
食客的好评是对老丁头厨艺的赞赏,老丁头顿时又多了几分信心。
其实,吃法多样呢,只是目前老丁头这边的情况决定了只能走卤煮这个方式。如果后续能够开饭店,兴许还能有葱烧大肠、糯米肥肠之类的菜出来。
武大心想道。
武大在老丁头家吃过晚饭,老丁头告诉他,丁婶下午已经回了趟娘家,招人去了,丁婶娘家就在清河县城旁的陈官镇上,离县城不远,一个时辰就跑了个来回,明天一早会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大姐过来,做生料清洗的工作。
武大听闻,看着丁婶,交待道:“婶子,这两个大姐过来,要给她们教会,这以后卤煮出锅全靠她俩了,丁叔跟我还得去多跑跑客户,拓展门店呢。”
“武大,有个问题,我不理解。”丁婶快言快语地说道。
“丁婶,您讲,有什么问题,只管问。”武大说道。
“这俩人虽说都是村里的街坊,乡里乡亲的,但是毕竟不是家人,这她们俩把技术学会了,万一自己开个店,把我们的生意顶了怎么办?”丁婶忧心忡忡,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婶子,您说您家这个酱肉铺的竞争力,或者说核心价值,直白讲,就是最值钱的是什么?”武大看着老丁头和丁婶的表情变化,循序渐进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