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裹胸布
平空征求陈平安的意见。
这种小事情,只要方丈吩咐,他自然会办理。
“我刚好要过去一趟,正好问问了。”
陈平安出了大雄宝殿,一路往后院走去,经过后院,再拐过两个大庭院,就到了栊翠庵正门。
今天是早上,没必要变成蜜蜂飞过去,昨天已经大饱眼福,今日收敛一些,走路过去便可。
老远就听到声音从诵经堂传出。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年得三业清静。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
这是在念诵《金刚经》之忏悔品。
久而久之,陈平安对于金刚经有进一步的认识。
像是执着某些佛理,却最终又要放弃所有的执着,达到不拘泥于任何事物。
无咎,无挂碍,不住往。
陈平安步入诵经堂,抬头望去。
只见觉羞站在最前端,左手持经书,右手握住木鱼棒槌。
念一句,敲三下。
座下十一名女尼姑跟着诵经。
灰色的蒲团铺就在地上。
不仔细看,她们像是席地而坐。
觉琛看到影子,发现是陈平安来了,歪过头,对他眨眼。
陈平安点头露出微笑。
这小妮子,不用心念佛开小差。
再想到之前她从背后搂住他,希望得到自由,阐发心中所想,行心中之事。
这份胆大妄为颇有点后代女人的豪放气概。
认真来看待这件事情,觉琛当得起咸丰年间的豪放女,摈弃程朱理学之第一人。
穿新式女人衣服,思想自由,想入女军,每一件事都足以震撼当代人。
要是把她带回现代,估摸着她能够过得很开心!
觉梅跟着注意到陈平安,她没有打招呼,只是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心思。
十九岁的她,比最小的觉棠大一岁多点,见识各方面都差不多。
对于感情的认知,是一片空白,没有太多的牵扯。
陈平安在诵经堂里待了一刻钟,一直等到早课完毕。
“师祖,你这么早就来看我们,太关心我们了!”觉琛第一个跑过来昂头道。
她非常调皮,双手拉扯着陈平安衣袖,不停地摇晃。
“睡不着,干脆来看看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众女尼尽皆围拢上来。
“我们庵堂一共十二人,其中六人去参军,余下六人留在庵堂。”
觉羞告知协商结果。
“嗯,可以,去参军自由,留下也是自由,只要你们过得开心就好。啥时在军营里过得不顺畅了,回来庵堂继续念经,在庵堂厌烦了再去参军,都没有问题。”
陈平安比他们高一个头,看着他们戴着圆形帽,盖住了秀发。
觉琛笑道:“师祖,几时可以出发?我们行李都已经准备好,有点等不及了!”
“是呀,师祖送我们的衣服全部带上,另外带了两本经书,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华严经》。”觉春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
觉秋戏谑道:“带着经书上战场?战场是要打架杀人,难道一边拿着大砍刀,一边念着阿弥陀佛?”
“哈哈”!
众人皆笑。
陈平安也跟着笑了。
“快了,再等两天,等我手头事情办妥,再带你们出发。”
得先找到谭小梅,无牵挂了,再去衡山。
“手头什么事?据我们观察,和尚庙里的事情一切都有平空安排和负责,师祖你不吃饭不喝水不念经做早课,也不干活习武,你一天到晚忙什么呢?”
觉冬发出疑问。
这也是困扰所有人心中的困惑。
尼姑,和尚,尽皆知道有这么个师祖方丈,可是神出鬼没,不期然之间就出现相遇了。
但,没人见到他忙碌具体的事情。
不是外出游玩,就是寺庙里面随处逛,根本看不到他到饭堂吃饭,也不见他回宿舍。
“是呀,师祖,你忙什么呢,需要我们帮忙呢?”
“别看我们是女人,干力气活不比和尚弱!”
“看我的肱二头肌!”
……
陈平安摇头道:“一些杂事,我自己能处理好。对了,觉羞,你这里还有没有这款布料?”
他拿出一片包裹茶叶的布料出来。
“有,师祖要吗?”
“要,我要给一个女子做条裙子,正好需要这款布料。”
“这是我们的裹胸布料,你确定要来做裙子?”
觉羞笑道。
众人捂嘴笑着。
女人裹胸的布条,拿来给其他女子做裙子,听起来很有意思。
“对呀,确定要做裙子。布料拿出来给我,我打包带走!”陈平安听到是裹胸布料,立马感到脸上一阵烫热。
跟谭小梅结婚以来,对这些东西知道的很清楚。
突然其他女子提起这些,他感到害羞,毕竟这是隐私。
而他是已婚之人,用老婆了,跟未婚的女尼姑谈论此事,多少有些别扭,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打包带走,传到现实中,再去裁缝店里做出裙子。
不得不说,萧雅这个人喜欢给人出难题,没事找事儿。
“都拿出来给师祖吧!”
觉羞吩咐道。
嗯?
都拿出来?
陈平安疑惑不解。
哗啦啦!
十二名女尼伸手往后,在背上一扯,每人手上都有一条花色布。
布条向下垂,都是清一色的长度和颜色,工整有序。
她们递到陈平安手上。
陈平安过,感受到布条上残留着余温。
“十二条够做裙子么?”觉羞问道。
“不知是否够,用了不够再问你要吧!”陈平安只好这般回答,他没有做过衣服,不知道用料几何。
“要不这样,我们给你做裙子,你做成什么款式,可以直接告诉我们!”
“对呀,我们的尼姑袍子不错!县令老大爷的九姨太服装款式也行。”
“上次去洛阳牡丹勾栏,清竹的光溜裙估计也可以做。”
“翼王大夫人的长袍更加雅致!”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陈平安只好回答:“好吧,你们做,三围数据是:93、63、92,女子连衣裙。”
“三围是啥?”
“93?”
“这是什么度量衡,没听说过。”
众皆哑然。
陈平安这才意识到,古代跟现代的度量衡不一样。
清代用丈、尺、寸、分,来衡量长度。
采用的是十进位制。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换算成大夏国现代单位,1丈=355厘米=3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