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良性循环
小店员看着五位买了同一本书的顾客先后离开了书店,然后匆匆的走回仓库去补货。
文华老板已经猜到篮球题材的书的结局,看到小店员上来就随口说道,“把《灌篮高手》的书拿到体育书架上去吧,放本广通文学的新书。”
文华老板说完看到小店员手里拿着的《灌篮高手》疑惑的问道,“拿这干嘛,五本还不够啊。”
“没了。”店员说道。
“什么没了?”
“书没了。”
“怎么没的?”
“卖了。”
“刚刚我从前台回来,没有顾客买《灌篮高手》啊。”
“是啊,他们都在看,看了好久,然后就买了。”
小店员至今不知道为啥那几个人蹲墙角看那么久,然后就把书买了。
文华老板是个生意人,对细节非常敏感。
“先不要把《灌篮高手》拿到后面去了,再放一天试试。”
小店员领了命令,将刚从仓库拿出来的书又重新放到了中央展区。
文华老板也跟着去了一楼。
他想看看《灌篮高手》一口气卖出去五本是不是偶然事件。
小店员将五本书按照刚刚的造型又摆放一遍。
同样在中央展区的另一本书《凶人院2》,也已经进行了一次补放,现在放在上面的五本是之前小店员从库房里拿出来的。
《凶人院2》的销售,文华老板不意外,因为第一部卖的就不错,老牌作家,无论作品写的能不能达到巅峰,都有一批死忠粉,看不看另说,肯定是一出书就先买回家的,所以根本不愁销量。
中央展区一般只放书店里觉得一定会大卖的书,热门小说啊,知名作家啊,或者是未售先火的大热题材。
像这种体育加校园的小众题猜,能够被放在中央展区,完全是因为作者是爱芒,因为之前他有过火书。算是对新晋知名作家的一种肯定,所以才尝试将他放在中央展区。
虽然放了,但是文华老板心里并没有报有太高的期望。
正在他观察的时候,三个年轻人走进书店。
“我在悦读网页上看到这两本书了,两本书同时上的置顶大图。”其中一个年轻人指着中央展区的两本书说道。
另一个年轻人随手拿起一本《凶人院2》说道,“第一部我看了,还不错,再买本第二部回去看看,你们呢?”
“我随便逛逛,好久没来书店了,反正打球还有一会呢,就在书店里坐一会算了。”第三个年轻人视线在书店扫了一圈。
书店可以试读,所以准备了一些看书的位置,位置并不多,人流量大的时候肯定是抢不到的,所以刚刚的五个人是蹲着看的。
现在刚好店里人不多,靠窗户的长桌上还有三个座位。
“那我看看第二部《凶人院》。”
“我也看看,虽然没看过第一部,但是听说还不错。”
第三个年轻人看了眼中央展区上的两部书,犹豫了一下,“我看《灌篮高手》吧。”
三个人一人拿了一本书走到了床边的桌子。
店里人来人往的,时间过的很快。
过了大概半小时,其中一人看了眼时间,“差不多到时间了,咱们去球场吧。”
另一个年轻人也合上了《凶人院2》,“走吧,这本我差不多看完了,不想买了。”
“看的这么快?”第一个年轻人刚刚也拿着《凶人院2》,自己才看了三分之一。
“就一目十行的翻了翻,然后就看了眼大结局。你买吗?”
“我也不买了,书虽然也算精彩,但是大概都能猜到结局。”
俩人聊了一会才发现同伴竟然还在看书,而且一点都没有听到他们说话,本来是最无目的顺手拿书的一个人,现在却是看书最认真的一个。
“老三看什么书呢?”
“好像也是拿的中央展区的书,但跟咱们的不一样。”
“是那本讲篮球的?”
“好像是的,《灌篮高手》?”
俩人这样议论他,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老三,你看啥呢,入迷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故意拍了一下同伴的书,刚好遮住了书上的文字。
这时候看入迷的年轻人才抬起头,“干嘛啊,把手拿开。”
“到点了,该去球场了,三点半打球。”其中一人说道。
“啊?时间过这么快。我还没看完呢,再让我看一会吧。”
“不行不行,来不及了,不能让别人等咱们,喜欢就买回去看呗。”
“对对,我买回去看,太好看了。”
“有那么好看吗?说的这么夸张,体育类的小说最不好看了,还是青春校园的。”
“这本不一样,特别好看。”
“是么,等你看完借我看看。”
三个年轻人一边说,一边走。
两个拿《凶人院2》的年轻人将书又放回了原处,只有拿《灌篮高手》的年轻人最终付款买了书。
这一切都被文华老板看在眼里,他好奇的拿起一本《灌篮高手》,读了起来
“还没看过《灌篮高手》的建议赶紧去看看,绝对不会后悔。”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体育竞技类小说。”
“超级有画面感,超级燃。”
“没想到篮球小说可以写这么好。”
“看了就停不下来,非要一口气读完。”
“不愧是爱芒的作品,《灌篮高手》太好看了。”
已经有一批读者一口气看完《灌篮高手》开始在网上进行第一批反馈。
之前多数网友都是对《灌篮高手》的质疑,大家对题材都有些偏见,只是爱芒的书粉在支持他,成为了第一批读者。
书粉和娱乐圈粉丝不同,喜欢娱乐圈明星的粉丝,可能是他演的影视剧作品都会支持,都会去看,属于是非常感想的一个群体。
但是书粉相对就更加理性,他们喜欢一个作家不仅仅是他这个人,更多的是他的作品,如果题材不好看,他们也不会买,不喜欢看的书买回去连废止都不如。
但是第一批读者看完书后,马上在网上开始了反馈,还有很多读者写了长篇大论来评论《灌篮高手》。
因为避免巨头,只能很隐晦的表达书里的内容,反尔更加激发了其他网友的兴趣。
大家就更像去买了。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渐渐的网上对于《灌篮高手》的评价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