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草药册年 > 第29回 瑞香科122-仙人掌科123—堇菜科127

第29回 瑞香科122-仙人掌科123—堇菜科12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22

    南岭荛花

    地方名:山埔银(惠安、晋江、莆田、仙游、安溪、德化、南安),蒲棉(仙游、莆田)。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一至三尺。枝红褐色,无毛。叶

    对生,纸质,长椭圆形,长五分至一寸五分,宽二分至五4,两端均钝或短尖,全缘。花数朵丛生于枝端,近无柄,无苞片;花被绿黄色,管状,裂片四,花盘鳞片四,柱头近球形。枝果卵形,熟时鲜红色。

    生长环境:生于山野。

    采集加工:药用根、皮、叶。根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毒(久煎可减低毒性)。 破结散察,清热解毒,通经逐水。

    禁

    忌:体质虚弱、无瘀积及孕妇忌服。主治用法:

    1痢疬:鲜根四钱、猪瘦肉二两,洒水炖,饭后服。

    2·深部脓肿;鲜根二重皮二寸长,插入青皮鸭蛋一卷,水炖后去根服;另取鲜叶捣烂外数。

    3跌打损伤:鲜根二重皮五钱、猪肉适量,水炖加酒聚。

    4瘘管:鲜根三钱至一两、鸡蛋二至三粒,水炖服;另取鲜根二重皮穿塞楼管。

    123

    仙人掌

    地方名:佛手刺(莆田),麻疯刺(晋江)。

    形态特征:耐早肉质有刺植物,常丛生呈灌木状,高一尺五寸至七尺。茎下部稍木质,叶状枝近圆柱形,分节,每芦扁平肉质,刺常密集簇生,刺下有刺毛。叶退化成鳞片状,生于刺束之下。花黄色,单生或数朵聚生于顶节的边缘。浆果肉质,卵形,直径一寸五分至二寸,熟时紫红色,有刺毛。

    生长环境:生于村边、路旁等坡地,以海滨沙滩地为常

    见。

    采集加工:药用根茎。四季可采,去刺切片,多为鲜用。

    性味功能:苦凉。消肿解毒。

    禁 忌:虚寒者不宜内服。

    主治用法:

    1 透掌疗:鲜茎适量、青黛粉少许,同捣外敷。

    2梅毒性腹股沟淋巴腺炎:鲜茎二两、黄酒四两,炖热后加红糖五钱共捣烂外敷。

    3·委中毒(胸部脓肿)、狗咬伤:鲜茎一块,用火煨热,纵切二片,将切开面外敷患处。

    4痈肿、汤火烫伤:鲜茎一块,捣烂外敷。

    5足底深部脓肿:鲜茎一块,刮去表皮,尿浸二小时,取出以炭火烘热外敷。

    124

    紫花 地 丁

    地方名:犁头草(泉州、莆田、惠安、安溪、晋江、南德化),喜鹊花(泉州),耳钩草(安溪)。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三四寸,全株密生白色细t。主根粗而长,白色。叶形多变,三角状卵形、长椭圆形或线状广披针形,长一至二寸,宽五分至一寸,先端钝,基都找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淡紫色,有长片,花柄中部有二片线形的苞叶。蒴果卵状椭圆形。

    生长环境:田埂、路边、水沟畔、墙下等潮湿地。

    用。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功能:寒微苦。清热、消肿、解毒。

    主治用法:

    1痈疽、瘰疬、恶疮:鲜品、芙蓉花(鲜)等量,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2,眼结膜炎、咽炎: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

    3毒蛇咬伤:鲜品捣烂绞汁,取汁一杯内服;渣加雄黄少许调敷伤处。

    4黄疸型肝炎:鲜品二至三两、冬蜜一两,水煎服,走圆数次。

    125

    葵堇

    地方名:金芍药(莆田),白蚶壳草(南安、晋江),白花孝杓草(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五寸,全身密被细柔毛。地下有根茎,上生多数须根。叶着地丛生,有长柄,内质,叶片卵圆形,绿色,先端钝尖,细锯齿缘,基部心脏形,网脉。早春叶丛中抽花梗,花单生,柄长而细柔,梗上有披针形小苞叶二片,萼绿色,钝头,全缘,花瓣淡紫色,五片离生。花后结蒴果,状似核桃。

    生长环境:水沟边等阴湿处草丛中。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性味功能:辛苦平。清热镇痛,消肿解毒。

    主治用法:

    1肝炎: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

    2喉炎、口腔炎: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品适量,捣烂取汁调醋含漱。

    3疔疮肿毒: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品一握灿烂,外敷患处。

    126

    匍 伏 堇

    地方名:天芥菜、银茶匙(安溪、南安、莆田、泉州),疗草(南安),白菜仔(仙游)。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通常具白色柔毛。匍匐茎由基部叶丛抽出,随处生根,并长出新叶丛。叶片卵圆形或卵状着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先端圆钝,基部狭楔形,叶柄扁平,两侧具狭翅和白毛。花淡紫色或白色。蒴果长椭园形。

    生长环境:路边及林下、山沟阴湿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微苦性寒。清肺化痰,消肿排脓。

    主治用法:

    1痈疖(已成脓者):鲜品一把,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2小儿久咳音嘶:鲜品五钱,酌加冰糖炖服。

    3急性肾炎:鲜品一至二两,捣烂煎蛋,半吃半敷脐,日一次,连治三次。

    4毒蛇咬伤:鲜品、山梗菜、石胡荽、黄花场签草备耄量,捣烂外敷;另取山梗菜、黄花豨签草各一两,水煎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