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回 唇形科73-85
73
万毒虎
地方名:白花仔(惠安、莆田、仙游、泉州),糖鸡草(莆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白绒毛。茎四方形,长达一至三尺,匍匐多分枝,节着地生根。叶对生,叶柄短,心形,叶边缘有钝锯齿。夏日开花,轮生于叶腋,花冠唇形,白色。花后结小坚果,三角形,赤黄色。
生长环境:原野、路旁、园岸。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平无毒。清热解毒、利咽喉、止咳嗽。主治用法:
1咽喉肿痛: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或取鲜草捣汁酌加米醋含漱。(治疗期间忌吃油腻食物)。
2痈痘肿毒:鲜品一两、鲜一枝黄花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品捣烂加热外敷患处。
3感冒咳嗽:鲜品一两,水煎酌加冰糖调服。
4关节炎:鲜品一至二两,稍炒黄酒淬,水煎服。
5白带:鲜品一至二两、鲜白扁豆根二两、白果(中
药)二十粒,水煎服。
6 慢性肾盂肾炎:鲜品二两、兰枣(或黑枣、红枣)十二粒,水煎服,日一剂,连服一个月。
74
山藿 香
地方名:肺形草、荔枝草(莆田、仙游、南安、永春),皱面风(永春)。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四稜形,被短柔毛,下部卧地生根,上部直立。单叶对生,纸质,卵形或矩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钝齿,上面被疏散小粗毛。淡红色的花,生在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上,花序板长毛,花唇形,萼钟状。小坚果稍有皱纹。
生长环境:旷地、墙根、湿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味苦微辛性寒。活血止血,排脓解毒。
主治用法:
1肺痈、咳血、吐血、衂血:鲜品一至二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2痈疽肿毒:鲜品一至二两,水煎酌加酒调服;另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3风湿性关节炎:鲜品一握,煎汤先薰后洗患处。
4跌打损伤:鲜品一握,捣烂加黄酒外擦伤处。
5 狂犬咬伤:鲜品一斤,加少许开水捣烂绞汁,一次炖服;如已发狂加榕树的气根同量捣烂绞汁炖服。
6冻疮:鲜品三两,红糖五钱,捣烂外敷。
7感冒发热咳嗽:鲜品一两至两半,水煎服。
75
狭 叶韩 信草
地方名:向天盏、耳挖草(泉州、晋江、莆田、德化、安溪、永春、南安),半枝莲(惠安、安溪、南安),赤内草(莆田),九层塔(仙游)。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四稜形,下部常伏地,上部直立,高约五寸至一尺,无毛。叶对生,狭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全缘或少数不明显的钝锯齿。顶生总状花序,花蓝色二唇形,上唇背上有一盾状或囊状的附属体,于果熟时脱落。脱落后现小硬果,有凹点如耳挖杓,故名“耳挖草”。生长环境:田畔、水沟边等湿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及根茎。四至七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平,无毒。散瘀止血,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治用法:
1毒蛇咬伤:鲜品一两,洗净捣汁调黄酒内服;或与鲜爵床草一两,捣汁调黄酒,交替服用。
服完。
2胃痛:干品一两、猪肚一个,酒水合炖,分二三次
3眼生赤肉(翼状胬肉):鲜品一两,水煎服。
4骨髓炎:鲜品加蜂蜜、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5肝炎:鲜品一至一两半,水煎调冰糖服。
76
印度黄 芩
地方名:虎咬黄(晋江、南安、惠安、泉州),金茶匙、金盏银台(安溪),银茶匙(晋江、永春》,大号向天盛(德化),金锁匙、金豆羹(莆田、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须根多数。茎高约七、八寸,直立少分枝,四稜形,淡紫红色。全体生短毛。叶对生,绿色,或带紫红色,卵形或心脏形,波状缘或钝锯齿缘,夏日茎上部叶腋开唇形花,排列成穗状花序,花冠紫色,唇片有白斑点,简部长,萼呈圆盘状。花后结小果,凹点向天如汤匙,故名金茶匙。
生长环境:原野、山坡。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辛平。解毒散瘀,凉血止血,利咽喉,止呕吐。
主治用法:
1咽喉部炎症:鲜品一至二两,捣汁调蜜服,数次愈。
2毒蛇咬伤:鲜品一至二两,捣汁内服,渣外敷伤处。
3痈疽、无名肿毒:取鲜品一至二两捣烂统汁,酌加酒调服,渣外敷。
可愈。
4跌打损伤:鲜品、猪肉、酒各四两,合炖服,一次
5 鱼骨骾喉:取鲜叶细嚼,缓嚥其汁,三至五次骨即下。
77
防风草
地方名:冇骨消(永春、安溪、南安、惠安),隔签草(惠安、莆田、仙游),劳君柱(莆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细毛,高一至三尺。茎方形,少分枝。叶对生,心脏形或长心脏形,叶尖长,边缘有粗锯齿,具长叶柄。夏秋茎顶端开淡紫色唇形花,排列成穗状花序。
生长环境:旷野、路旁、园边。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根。 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微温,无毒。祛风除湿,消肿解毒。
主治用法:
1急慢性肾炎: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日一剂,连服三、四天,水肿消后,改用鲜黄胆草五钱,捣烂后与鸡蛋、麻油或茶油煎服,连服一、二次。
2结核性膝关节炎(鹤膝风)、风湿性关节炎:鲜品一两半至二两,水煎服。
3中风口眼蜗斜:鲜品一两半至二两、鸭蛋一粒、红糖五钱,水煎服;另用鲜品和蓖麻子共捣烂,歪左贴右,歪右贴左。
4痈疽肿毒:鲜品一两,水煎酌加黄酒调服;另取鲜品捣烂外敷。
78
凉粉草
地方名:薪草(安溪、南安),生旦草(莆田、惠安),山草干(仙游)。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长约半尺至一尺半,被疏长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总状花序柔弱,花小,轮生;萼小,钟状,二唇形;花冠淡红色,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小坚果椭圆形。
生长环境:坡地、沟谷的小草丛中,亦有人工培植。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淡凉。清热解暑。主治:
1中暑;2感冒;3。高血压;4关节炎;5糖尿病;6急性肝炎。
用量:每用干品一至二两,水煎服。
附注:本品枝叶加水煎汁可制成凉粉,作清凉饮料。
79
连 钱 草
地方名:金钱卜荷、肺风草(惠安、泉州、南安、安溪、春),马蹄香(莆田、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茎方形,上部直立,有分支,高一至二尺。叶对生,肾形至圆心脏形,长二至七分或更大,边缘有圆齿,基部心脏形,有长柄。花红紫色,每轮有二至六朵,生于叶腋,花冠唇形。小坚果长圆形,褐色。生长环境:原野、园地、水沟边等潮湿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秋采收。洗净,阴干或样用。
性味功能:苦辛平、无毒。清热除湿,疏风行气。
主治用法:
1·尿道结石、膀胱结石:鲜品三至五两,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续服用。
2 小儿惊风:鲜品一两,捣汁加蜂重喂服;另取鲜品适量用盐炒热,包敷脐部。
3马蹄风:鲜品三两,炖羊脚服。
4跌打损伤:鲜品一至二两,水煎酌加酒服;另取鲜品捣烂,加热推擦伤处。
5,毒蛇咬伤:鲜品一至二两,水煎加酒服;另取鲜品捣烂外敷。
6 伤风感冒:鲜品一两、生姜一钱、红糖五钱,开水泡服。
80
香 茶 菜
地方名:铁菱角、四角薄荷(莆田),土川芎(南安),铁拳头(安溪、惠安、莆田),溪薄荷(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二至五尺。茎直立,四方形,表面有短细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一至三寸,叶边有粗锯齿,两面有稀疏的短毛。花淡红色或紫色,花序对生在叶腋。小坚果倒广卵形。
生长环境:山坡、溪谷阴湿草丛中。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或根。夏秋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无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痛止痛。
主治用法:
1中暑腹痛:鲜品七钱至一两,水煎服。
2、尿路感染:鲜品七钱至一两,水煎服。
3乳腺炎:鲜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叶捣烂外敷。
4跌打伤、痨伤、筋骨酸痛:干根五至六钱,水煎酌加酒服。
5蕲蛇咬伤:鲜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叶捣烂外敷。
81茺蔚
地方名:益母草(本区俗称)。
形态特征:一年或二年生粗壮草本,高约三尺。茎四方形,有节,被倒生细毛。叶对生,有长柄,初生叶阔卵形。以后渐分裂成掌状三深裂,茎顶的叶片线形,二分裂,花淡紫色或淡红色,二唇形,轮状腋生,排成宝塔式花序。果小,三稜状,熟时褐色,即荒蔚子。
生长环境:荒地、田边、林旁等潮湿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及种子。 种子夏秋成熟时采收;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苦微寒。 活血调经,去瘀生新。种子辛甘微温,益精明目,平肝降压。
主治用法:
1妇女闭经、经痛、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干品半两至一两,水煎服。
2产后瘀血作痛:取干品五至七钱、乌豆、酒各适量炖服。
3高血压、肾炎水肿:干品半两至一两,水煎服。
4 胎动不安:鲜品一两、陈艾叶三钱,水煎去渣,煮鸡蛋(去壳)一粒加糖服。
82
血盆草
地方名:反背红(莆田、南安)、叶下红(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一尺五寸。茎四方形,上部略有分枝,被细柔毛。单叶对生或成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三片,长卵圆形,上面暗紫色,下面紫红色,先端渐尖或纯形。基部珞成心形,边缘圃齿形,花序呈轮状总状花序,每轮着生花三至八朵;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暗紫色;花冠紫红色,唇形。
生长环境:山上阴湿处。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微苦平。清热止血,消痈解毒。禁
忌:服药期间忌燥辣食物与烟酒。主治用法:
1结核性脓疡、痈疽肿毒:鲜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2吐血:鲜品五钱、珠砂根一钱,水煎分三次服。
3咳血:鲜品一两,水煎服。
4 血崩:鲜品一两、水煎服。
5东痢:鲜品一两,用白糖炒后水的服。
83
筋骨 草
地方名:四季春(莆田、仙游、惠安、泉州、南安、安泛、德化),白花苦草(晋江),石鳖草(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一株丛生数茎。茎方形,全株生白毛。叶对生,卵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波状粗齿。花白色,或略带紫色、唇形,数朵排成一轮,组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花轮的下方有卵形的苞片。小坚果灰黄色。
生长环境:原野、路旁、厝边。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以开花期为佳。
性味功能:苦寒无毒。清肝火,解热毒,消肿止痛。主治用法:
1,白喉、喉炎:鲜品一至二两,洗净捣汁,加四分之米醋擦洗喉患部并服下。
2肝炎:鲜品一两,水煎服;或加鲜莱菔四两,水煎服。
3乳痈、牙痛、疔疮热毒:鲜品捣烂外敷;另用鲜品一两,水煎服。
4扭伤血肿:鲜品一至二两,捣烂绞汁酌加酒冲服;壶加热酒浮外数出处。
84
石荠苧
地方名:上荆芥(莆田、惠安、南安、泉州),野香薷(仙游)。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五寸至一尺半。茎方形,多分枝,揉碎后有香味。叶对生,卵形,长三分至一寸余,宽三分至六分,边缘有尖齿,两面有金黄色透明腺点。花小,淡红色,二唇形,集成花轮,再排成间断的总状花序。果小,圆形。
生长环境:沟边、路边、田埂及村边湿润的草地上。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散风止痒,祛风发表。主治用法:
1,感冒发热:干品二至四钱,水煎服。
2·皮肤湿疹、热痱搔痒:本品煎水外洗。
3小儿麻疹脱痂皮肤发痒:鲜品适量,水煎外洗。
4薰蚊:取半阴干的全草置于炉上烧薰。
附注:狭叶荠苧,又名热痱草,与石荠苧功用基本相同。
85
紫
苏
地方名:赤苏、鸡苏(泉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达三尺。茎直立,多呈紫色,圆角四方形,四边有槽,全株有芳香。叶卵形 或圆卵形,基部圆形,顶端长尖或突尖,边缘具粗圆齿,两面紫色或绿色,有毛。总状花穗顶生或腋生,密生细毛,苞片卵形,花冠筒状,红色或淡红色,有上下二唇,小坚果,种子倒卵形,外面红色,具网状皱纹。
生长环境:山坡、路旁,或人工栽培。
采集加工:药用茎、叶、种子。夏季采茎叶,秋日收种子。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无毒。茎宽中下气,安胎;叶发表,宣寒,解肌;种子降气,温中,化痰。
主治用法:
1预防感冒:茎叶二钱、荆芥一钱、薄荷五分,水煎服,日一剂。
2荨麻疹、漆疮:茎叶一握煎汤,待温后洗浴。
3蛔虫病:干茎研末,成人每次一钱,小儿减半调白糖少许,每天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4痰嗽气喘:种子三至五钱,冰糖适量,开水炖服。
5食鱼、蟹中毒(胸闷、呕吐、恶心、腹痛):鲜叶捣汁加姜汁十滴,开水冲温服。
附注:白苏形态与紫苏相似,区别点是:白苏毛密而长,
叶绿,花及小坚果为白色。功用基本相同,但不如紫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