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草药册年 > 第14回 茜草科47-49

第14回 茜草科47-4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47

    穿心草

    地方名:蛇草(莆田)。

    形态特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一尺至一尺半。茎单生或由基部丛生二至三枝,方形,有节。叶对生,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一至二寸,宽四至七分,全缘,有短毛;托叶三角形,边缘有五枚撕裂状齿。花顶生及腋生为无柄的稠密花束而呈头状;花未见,但有宿存萼四裂片。蒴果近球形,种子色黑有棱角。

    生长环境:生于山间湿地草丛中。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微涩平。祛风逐湿,止血止痛,健胃消积。

    主治用法:

    1痢疾、肠炎: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

    2风湿关节痛:鲜品一至二两,水煎酌加酒服;另取鲜品煎汤外洗。

    3止血(手术前预防出血过多):鲜品五钱、龙芽草

    (干)五钱,水煎服。

    4小儿疳积:干品五钱,煎水一大碗,煮糯米饭吃。

    5,毒蛇咬伤;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品捣烂外敷伤口。

    48

    猪殃殃

    地方名:八重葎(安溪)。

    形态特征:越年生草本。茎细长,平卧或倾斜向上,四棱,棱上有细逆刺,能钩着他物。叶狭长;倒披针形,叶缘亦有细刺毛,数叶轮生在茎周,上下成层,其生于下部者,常以八片轮生。自春至夏,各节之叶腋开花,花小,白色或带淡黄绿色。果实小,粒状, ,二个相并,表面生钩刺,易附人衣或他物上。其嫩苗可作菜茹,但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生长环境:园圃、旷地。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苦微寒。利尿解热,消痈解毒。

    主治用法:

    1慢性兰尾炎:鲜品二至三两,水煎饭前服,日二次。

    2牙龈溃疡:鲜品一握,捣烂绞汁涂齿龈;另取鲜品一至二两,冲开水煎服。

    3痈疽肿毒:鲜品捣烂外数。

    4尿路感染:干品二至三两,水煎服。

    5民间有用于治癌症,录供参考。

    49

    水团 花

    地方名:水杨悔(泉州、南安、安溪),野杨梅(莆田)。形态特征:多年生灌木,高三尺至丈余,多分枝,幼枝略呈四方形。叶对生,单叶近革质,倒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无毛,叶背披柔毛。花白色,顶生或腋生,有长柄,集成圆的头状花序;花两性,花柱线形,露出花冠外。花后结蒴果。

    生长环境:生于山野溪涧边。

    采集加工:药用根、叶、花、果。根、叶全年可采,洗净,根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花果于将开放时采集,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平,无毒。清热解毒,散淤止痛。

    主治用法:

    1上呼吸道发炎、腮腺炎: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2 菌痢:花果二十至三十个,水煎服。

    3,风湿性关节炎:干根一两、猪脚节一只,水炖加酒服。

    4胃痛、疝气:干根一两,水煎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