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菊科(拾——(十贰)
10,六稜菊
地方名:旋覆花(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狼毒、绿肚草(泉州、永春)、六达草(莆田、南安)、六什头(仙游)。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一至三尺。茎 直立,有分枝,密披淡黄色短绒毛。叶互生,呈椭圆形或矩圆形,边缘有小齿,基部下延至茎上而成翅。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呈矩圆形或尖塔形,总苞卵形。结瘦果,有白色冠毛。
生长环境:山野、田畔、路旁。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或根。夏、秋、初冬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微辛温。除湿祛风,活血行瘀,消炎解毒。
禁忌:孕妇忌服。
主治用法:
1久年头风:干品二两、羊头一个,水酒炖服。
2风湿性关节炎:干品一至二两,猪脚节一只,酒水各半炖服。
3过饥胃痛:干根一至二两,加瘦肉炖服。
4·疗疮肿毒:鲜根适量,酌加饭粒捣烂外敷患处,小
儿头部疖肿,用鲜根三钱加猪瘦肉炖服。
5·骨结核、多发性脓肿:干根一至二两,水酒各半煎服;骨结核加鸡炖服,四天一次,连服数剂。
6·妇女闭经、跌打损伤:干品一至二两,水酒各半煎服(闭经或加鸡炖服)。
11,石胡荽
地方名:鹅不食草(泉州、南安、永春、德化、晋江、惠安),猪屎草(安溪、晋江),珠仔草(永春、南安),地胡椒(南安),梅花草(德化),米菅草(莆田),杜网草、米碎草(仙游)。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长二至六寸,有 微 臭。茎 纤细,从根部分生,匍匐地面,着土处易生细根。叶互生,匙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尖,前缘有三、五锯齿,背面疏生细毛,无柄。头状花序,细小,单生于叶腋,呈球形或盆状,花冠细小,钟状。瘦果椭圆形,绿色。
生长环境:墙根、路旁、园畔及旷野潮湿处。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能通窍、消翳、祛痰、消肿、解毒。
禁忌:孕妇、气血虚者不宜多服。本品热服有刺 激作
用,忌热服。
主治用法:
1百日咳:鲜品三钱,冰糖少许,开水冲炖,分两次服。
2风火目翳:鲜品揉烂塞鼻孔,左眼病塞右鼻孔,右
眼病塞左鼻孔,两眼皆病,左右轮塞。
3鼻窦炎、鼻炎、鼻息肉:鲜品揉 烂 塞 鼻孔,日换二至四次,每次塞一侧。
4跌打损伤:鲜品一至二两、鸭蛋一个,酒水各半炖服;另取鲜品适量蘸热酒推擦伤处。
5中耳炎:鲜品适量加食盐少许捣汁滴耳,一日两次(滴耳前必须先用盐水洗净擦干脓液,并先滴入盐卤一至二滴,再滴入药汁)。
6·毒蛇咬伤: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7、疟疾:鲜品一至二两,水煎服;或鲜品适量捣烂,于发病前二至三小时,敷于双侧“内关”穴。
12, 向日葵
地方名:向日葵(全区通称)。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达五、六尺,被有茸毛。叶呈广心脏形,有长柄。八、九月间,茎顶和枝梢着生黄色盘形头状花,周围环有黄色的舌状花冠,内部生多数筒状花。花后结多数瘦果。
生长环境:多为人工培植。
采集加工:全株可供药用。春夏采花、叶,秋后采子。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平,无毒。利尿清热,通窍逐风。
禁忌:孕妇忌服。
主治用法:
1风热挟湿头痛:干花盘八钱至一两,水煎服,日二次。
2血痢:子一两,开水炖一小时,加冰糖服。
3烫火伤:干叶研末,调茶油抹。
4消渴引饮:根煎汤代茶饮,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