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豪门假少爷的古玩铺子 > 第62章 纪录片

第62章 纪录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瞿秋离都去拍电影了,为什么蔺家那边也没有什么风声传出来?

    网上好像也没有看到什么水花,就凭瞿秋离这张脸,也不至于如此吧?

    难不成这片是烂到了极点吗?

    他再仔细看了一下海报,原来是纪录片,还是历史文物纪录片。

    这种片子有什么好看的?他想不明白。

    纪录片,不是正儿八经的商业电影,除了国家台有几次没什么水花的宣发之外,网络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消息。

    可能是宣发力度不够,可能是资费不足,也可能是请的都是些没有名气的新人。

    也就是说,除了业内人士,基本上没有什么外行人关注这个纪录片了。

    他跟瞿秋离不熟,也就是个点头之交的关系,或者说,是这假少爷根本就不喜欢跟他们这群人混在一起。

    他也不屑于跟这假少爷打交道。

    只不过,这个假少爷不是开了一家古玩店吗?好像听说生意还不错,他们家貌似也去买过东西送客户来着。

    所以怎么又去拍纪录片了?

    他想了想,拍了一张照片发到安市豪门二代圈子的群里。

    群里的人不多,还不到一百个,都是安市排得上名号的家族子弟了。

    里面的熟面孔还不少,余家养子余柯,韩家韩越,游家游礼等等,都在这个群里。

    这个小二代照片发出去,问了一下有没有人知道瞿秋离为什么跑去拍戏去了。

    嚯,群里又热闹起来了。

    不怪他们阴谋论,实在是这节点有点巧合。

    蔺家真少爷刚被找回家,瞿秋离就搬出去了,虽然后来听说也经常回家,但肯定跟以前不一样了。

    毕竟有了真的,谁还在乎假的?

    那假少爷搬出去自己做了生意就不说了,这又去拍戏了。

    很难不让人猜想,是不是蔺家已经彻底放弃瞿秋离了。

    毕竟瞿秋离也不是蔺家正儿八经户口本上的养子。

    群里众说纷纭,都在讨论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比较好事爱看热闹的,知道瞿秋离之前跟韩越十分不对付,纷纷在群里出馊主意撺掇韩越。

    说这是一个好机会,问他要不要买水军在网上刷差评,或者去电影院买幽灵场。

    不过是花点小钱儿,他们不在乎。

    只想给他找不痛快。

    游礼是混娱乐园的,对这些事情最了解了,甚至连水军的联系方式他都直接发出来了。

    他之前因为鉴定的事情,在瞿秋离那边吃了大亏,还变相性的给瞿秋离做了宣传。

    只要想起这个事情,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要是韩越能帮他出这一口气就好了。

    群里什么人都有,不乏以前就有不少人觉得瞿秋离假清高,看不惯他的。

    总之啊,看热闹呗,起哄的人络绎不绝。

    只是被撺掇的韩越,却一直没有出现在群里。

    韩越其实看到信息了,只不过他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对于群里这些人来说,他确实是最讨厌,也是最了解瞿秋离的人。

    如果是以前,遇到这种事情,他肯定兴奋得立马就行动了。

    但是自从那次蔺向禹的生日宴,他放不下良心,帮了瞿秋离一把,之后他就觉得似乎也不过如此。

    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情,似乎根本不能对他造成任何伤害,还时常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为什么要针对瞿秋离?为什么要讨厌他?

    是因为他那一副假惺惺的高贵又清冷的性子吗?

    还是他一个假少爷享受着跟他们一样的真少爷待遇吗?

    他还记得,年幼时第一场见到瞿秋离,觉得他好看,小小的瞿秋离曾经是他们这个圈子里最好看的小孩子了。

    他比瞿秋离大两岁,那时候其实也是喜欢那个糯米团子的,结果那糯米团子一点都不亲人,抱都不让抱一下,也不跟他们一起玩。

    再后来,长大一些,到青春期。

    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或者说,他们二代圈子里的,哪一个不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但瞿秋离不一样,跟他们这种用钱包装出来的不一样,他是老师口中的优秀学生,是女生眼中的男神,同学眼中的学神,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学校里拉帮结派,他们也想吸入瞿秋离,毕竟青春期懵懂时刻,谁不想吸引女生的注意力呢?

    但瞿秋离根本就不鸟他们。

    矛盾各种升级。

    再到成年的时候,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心动的那个女孩子,他想要追求,但还没来得及出手,那个女孩子就对瞿秋离表白了。

    结果还被瞿秋离拒绝了。

    再后来,人家上名校,上新闻。

    总之就算是他再怎么讨厌瞿秋离,也不得不承认,瞿秋离确实很优秀。

    韩越回想起那些过往,嗤笑了一声,这样的人,或许真的没办法做朋友,也没办法彻底毁了他吧。

    看到博古架上,瞿秋离在蔺向禹生日宴会之后送来的谢礼,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表达任何情绪。

    他没有做什么,这不代表游礼不做什么。

    都说了他是混娱乐圈的了,韩越不做,那就他来做。

    这机会千载难逢,一定要给自己出一口气。

    蔺家这边,两家人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这是当新年走亲戚,双方都相处得很愉快,喝茶聊天。

    瞿秋离接了个电话,是赵颐年打过来的,说他们研究室的小伙伴今天上午约着去看了纪录片,每个人都觉得十分不错。

    甚至非常的激动,想要去墓地实地参观。

    古墓如今还没开发完成,游客是不可能随意参观的,就连瞿秋离这个之前的编外人员,现在要过去的话,都还得提前申请。

    “等古墓开发结束之后再去看吧。”瞿秋离说,“到时候我请全研究室的小伙伴们过去旅游。”

    古墓那边,最终的决定还是建成景区,毕竟这古墓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考古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国家还是十分重视的。

    至于资金问题,国家还是找了资本入驻,联合开发。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欢呼。

    蔺向禹和苏家偷摸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深藏功与名。

    蔺妈妈不太了解情况,“什么纪录片上映了?阿离之前拍的纪录片上映了?”

    蔺爸爸也不悦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跟爸妈说一声。”

    也好让他们包几场,给儿子捧捧场嘛。

    苏家这边,苏延卿倒是知道的,但他之前也跟瞿秋离一起看过没有精剪的毛片了,想着之后有时间再去电影院看看。

    至于电影包场这种事情,苏延卿表示,他跟不上潮流。

    苏鹤年夫妇常年忙着做生意,也没什么闲情雅致去看电影,但既然是他们家阿离出演的,这就必须得支持了。

    瞿秋离都还没来得及说自己这里有很多票,蔺爸爸那边就已经把场次定好了。

    连续定了七天的场次,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有一场,还都是包的电影院最大的厅。

    虽然他们只有这几个人,但蔺氏集团的员工总不少吧,他安排特助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愿意去看的就直接过去取票就好。

    苏家这边也不甘示弱,同样的连包了七天的场次。

    “真的没这必要啊。”瞿秋离又是暖心又是无奈,“这个是纪录片,之后要在国家台放的,现在在电影院上映也只是为了回笼一部分资金。”

    蔺爸爸大手一挥,“那些都跟我们没有关系,那当爸爸的支持儿子的事业,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之前就偷摸定了好几场的蔺向禹,此刻有双方家长当挡箭牌,他也就不担心阿离说他浪费了。

    反正都定好了,嘿嘿。

    吃了晚饭,双方家长又提议,今晚就去看第一场吧。

    他们一家人一起去看,包场的,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了。

    两家人,两辆车。

    就算是初一,电影院的人也不少,一行人都气度不凡,一家人走进去就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蔺爸爸联系过的工作人员出来接人了。

    负责人颇为谄媚的弓着身子跟蔺爸爸握手,“蔺总,影厅已经安排好了,还准备了水果饮料小吃,有什么别的需要您也可以提。”

    长辈们上一次来电影院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心想着现在电影院的服务都不错嘛。

    但那些一直关注他们的路人,听了这话都差点倒吸一口凉气。

    这电影院,全国最大的连锁,贵死人了。

    但环境确实没话说。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光看气势就不想是普通人啊,这还有负责人亲自接待,不简答啊。

    一行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直接进了影厅。

    有不服气的,“凭什么我们要排队,他们就能插队,认识工作人员了不起啊。”

    正直的年轻人永远不少,一时之间,电影院大厅喧嚣得不行。

    走在最后面的瞿秋离和蔺向禹听见了,折回过来,“抱歉,我们不是插队,跟你们也不是同一个场次的。”

    最开始挑事的年轻人又开始嚷嚷了,“不管你是哪个场次,不都得排队吗?”

    蔺向禹没有瞿秋离这么好的脾气,“我们包场,进自己的影厅,为什么需要排队?”

    众人哑口无言。

    这几个人一看就是那种不差钱的,大过年来看一场电影,包场也是很正常的。

    挑事的那个年轻人的女朋友看着瞿秋离的脸,再看了看不远处的海报,顿时惊呼,又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

    这这这,她是遇到刚出道的小鲜肉了吧?

    这小鲜肉还没戴口罩,肯定是还不出名啊。

    长得这么好看,以后肯定会红的,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遇到了。

    只可惜,人家是包场看电影,她想去买同场次偶遇都不行了。

    哎,这么帅的小哥哥,果然只能远观啊。

    只敢偷摸拍了一张照片。

    纪录片虽然比较严肃,但剧情故事都没得说,从故事里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

    一家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等到瞿秋离的出场的时候,他们也不吝言辞的夸奖,反正是包场,也就不至于影响别人了。

    简直是从头夸到脚。

    瞿秋离这个从小被赞美包围长大的人,都快要受不了了。

    特别是坐他旁边的蔺向禹,也不知道他今天怎么骚话这么多,还都是凑到他耳边说。

    那温热的呼吸散落在脖颈,这谁能受得了?他感觉自己半个身子都麻了。

    他几乎是面红耳赤的熬到了纪录片结束。

    送走了苏家,瞿秋离跟着爸妈一起回了蔺家。

    晚上,那刚开荤的蔺向禹就抱着枕头来敲门了,结果被瞿秋离撵出去了。

    路过的蔺爸爸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悠哉悠哉的回了房间。

    蔺向禹在门口等了半天,阿离都没给他开门,他就知道肯定是自己在电影院逗得太狠了。

    不过,这能有什么办法?

    一身古装的阿离,举手投足,实在是太迷人了,根本忍不住。

    既然阿离不给他开门,他也只能抱着枕头回了自己的房间。

    不过,他还是在考虑一个问题。

    这纪录片挤着贺岁档上映,票房指定被打压得狠惨。

    这是阿离努力了这么就的纪录片,他也知道阿离想要更多人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他不想纪录片到下线都一点水花都没有。

    或许,明天想个办法操作一下。

    娱乐圈不是有炒作那一套吗?他不了解,但有的是专业人士。

    可是还没等到他行动。

    纪录片第二天就火了。

    只不过火的方向不同,网络上一片骂声。

    蔺氏公关部值班的员工一早就发现了这个事情,毕竟瞿秋离也是他们蔺氏的股东。

    他就赶紧联系了小蔺总的助理常安。

    放假嘛,蔺向禹昨晚又在琢磨给纪录片炒作的事情,又独守空房,很晚才睡着,一觉醒来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手机静音了,他迷迷糊糊拿起手机过来看了一眼,瞌睡顿时就清醒了。

    连忙上网查了一下事情经过。

    原来,昨天晚上半夜,微博上有一个大v,带着纪录片的话题开嘲讽。

    说这电影的班底是如何如何的烂,演员没有名气,演技脸谱化,服化道劣质等等等等。

    甚至最后还嘲讽,说这电影哪来这么大的勇气敢在贺岁档上映。

    贺岁档,每年都不乏好的商业片,喜剧片,也是每年票房最火爆的时候。

    严肃的纪录片本身就没什么市场,平时就凉,更别说是过年了。

    但是,奇怪的是什么,那位大v的微博很快就被无数的‘路人’转载,然后就是各种叫骂,直接骂上了热搜。

    蔺向禹皱着眉头,翻看了一些叫骂的留言和转发。

    “这么烂的片,简直是浪费我的钱。”

    “我跟女朋友没买到xxx的电影,场次满了,想着既然都到电影院了,过年的片子都不会太差,就随便买了一场,结果女朋友跟我吵架了,完全看不下去。”

    “这片子到底是怎么过审的啊?”

    “我本来是冲着海报上的小哥哥才买的票,结果海报上的演员跟正片完全就是两码事,丑到我了,赔钱。”

    “真是无语,我看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完全是浪费我时间和金钱。”

    “画面都灰扑扑的,也不知道这片子的美术指导是不是盲人学院毕业的。”

    “演员也都是些生面孔,难怪这片子这么烂了。”

    “我他妈!”

    ……

    蔺向禹越来,眼神越是冰冷。

    纪录片他们昨晚一家人一起去看的,排除对阿离的亲人滤镜,纪录片确实严肃正经了一些,在贺岁档不讨好,能够想象到有人不喜欢。

    但也绝对不至于到全网差评的地步。

    这明显就是有水军下场了,只不过,这水军是谁买的?

    是谁买的都不重要。

    蔺向禹衣服都没穿,他站在窗前,给常安打了电话过去。

    让常安查纪录片昨天的票房,找一个有影响力的大v把票房公布出去。

    网上骂的人,数以万计,无数的吃瓜群众都找不到头脑,有的也跟风转发骂两句。

    反正自己不痛不痒的。

    直到,另一个大v下场了,大v带着话题,放了一张贺岁档所有电影,昨天总票房的统计图,配了一句话:脑子既然不用不如拿去烤脑花儿。

    妥妥的嘲讽。

    不嫌事大的网友就点了进去,还没开骂,就看到票房不太对劲了。

    画面中,其他贺岁档电影,昨天的票房多则几千万,少则也有几百万。

    但纪录片,昨天的总票房才一万多。

    这就不对劲了。

    总票房一万多,那网上骂的那些人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不乏跟风骂的,但就算是除掉这一部分,另外那些信誓旦旦说片子太烂,说演员丑的,那些人是怎么来的?

    看都没看就发影评,还是以看过的角度去发的。

    无数稍微有脑子的网友反应过来了,他们这是被人当木仓使了啊。

    也怪他们自己跟风,还以为真的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烂片出现呢。

    很快,纪录片的骂声触底反弹。

    水军被反扑的热心网友骂得销号。

    这片子,是真火了啊,是还没去看就火了。

    能让人买这么多水军泼黑水,那怕是有点名堂哦,有的比较闲的网友就已经在查电影票了,准备去看看。

    这下,票房也触底反弹了。

    无数的影院都小幅度的增加了纪录片的场次。

    就在这时候,纪录片导演出来了。

    导演的大金v差点闪瞎了眼,但人家语气十分平淡的说了,“这是一部纪录片,十分有教育意义与研究意义,比较严肃,希望网友们理智购票。”

    导演不出名,但金v不是假的。

    聪明的网友又去查了导演,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人家导演是国家台的金牌导演,专门拍纪录片的,曾经国内外获奖无数。

    然后他们又去查了纪录片的简介,是以古墓为原型的文物考古纪录片。

    这考古啊,对于传统和历史,是华夏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算是不研究历史,也都能说上几句。

    事情闹得这么大,蔺爸爸和蔺妈妈也知道了,蔺妈妈气得不行。

    蔺爸爸也不淡定,非得要查出是谁买的水军来抹黑阿离。

    瞿秋离这个当事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应,黑的说不成白的。

    这事情过犹不及,哪怕没有蔺向禹叫人公布昨天的票房成绩,全网骂声,也是变相性的给纪录片做宣传了。

    不过家人们心疼他,他也不会不知好歹。

    有些人确实欠教训了。

    就在这时候,导演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一场采访,问瞿秋离要不要参加。

    纪录片嘛,上映前也没搞什么首映礼,也没有多少宣传。

    现在片子被人骂火了,媒体自然也就关注到了。

    他想了想,答应了采访。

    最初,他同意参演纪录片,一个是因为那是他的衣冠冢,另一个是因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

    考古,历史,文物研究与保护,实在是太需要传承了。

    采访定在了初五,到这天,网上依旧是沸沸扬扬的讨论。

    有不少的网友都去看了纪录片,网上现在好评率是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那些也都基本上是不喜欢这个题材的。

    也有专业人士出来分析了,从服装道具的考究,到演员妆容的复原……无论从哪个角度,这纪录片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也导致了,纪录片的票房持续稳步上升。

    采访现场,来了不少的媒体记者。

    瞿秋离,导演,还有三个参演的演员,以及考古学家尹老,和帮孙子站台的苏延卿都到场了。

    采访从尹老开始,尹老又从古墓开始说起,古墓之前因为挖掘出许多青铜器,也被网络关注过一段时间。

    现在尹老这么一说,大家就想起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尹老是考古界的大佬,他从古墓的挖掘到纪录片的计划,以及提到瞿秋离与古墓挖掘出来的古画十分相似等等。

    尹老发言完毕,这又到了苏延卿。

    苏延卿致力于文物修复和历史研究,虽然退休多年了,但江湖上依旧有他的传说。

    只是媒体们都不知道苏延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苏延卿退休了,但他被反聘参与文物修复,这不稀奇,但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媒体面前。

    苏延卿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在岁月的沉淀下,儒雅的学术气质却更加浓厚了。

    尹老刚才讲了古墓,苏延卿讲的就是文物修复,修复出来的那些甲骨,翻译出来的甲骨文,跟他们讲讲古人的历史与智慧。

    明明是关于纪录片的采访,此刻仿佛变成了学术研讨会。

    关键是记者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到有趣的地方,还有记者朋友们主动提问,苏延卿也会不厌其烦的回答。

    “最后。”苏延卿采访差不多到一个段落了,他又说,“瞿秋离是我的孙子,虽然失散了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我的亲孙子。”

    全场哗然。

    就连瞿秋离都有点震惊,他现在不介意公开自己的家世,但没想到爷爷会在这时候说出来。

    苏延卿无视喧嚣,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递到了采访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他说:“网上关于纪录片的评论我也看了,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也没得老年痴呆,不管那些人是被人聘用才辱骂阿离和剧组,还是跟风辱骂,你们都欠剧组和我们家阿离一个道歉。”

    现场的媒体朋友,心中一个年头闪过:这老爷子是护犊子来了啊。

    苏延卿的采访结束,这就到剧组的正式采访了。

    先是中规中矩的采访了几个演员,这才把话筒对准了导演和瞿秋离这两个话题中心的人物。

    导演从为什么要拍这个纪录片说起,以及剧组的经历,资金问题,以及瞿秋离友情担任历史顾问等等。

    该说的话,前面都说得差不多了,瞿秋离就直接从传承的角度说起。

    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多年后,可能这个行业就无人继承了。

    而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复原都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

    他个人的力量微薄,但也想为此尽一份心力。

    采访到此结束。

    当天晚上,各大媒体就讲采访片段全部放了出来。

    虽然每个媒体剪辑出来的都有差异,但没有任何媒体是恶意剪辑,完完整整的将这个纪录片是如何形成的,大家投入的精神,都展示给了网友。

    情怀。

    这里两个浪漫的字眼。

    有人为了情怀万里奔波,有人为了情怀,贡献了一生。

    这一下,纪录片是真的火了,正面的火了。

    特别是瞿秋离,样貌好,家世好,人家还很优秀,一时之间,他居然成了网上最想嫁的男人之一。

    就连gay圈都有了他的名字和照片在传播。

    无数的年轻人走入电影院观影,试图去了解那个遗失的文明。

    看到采访和网络动向的游礼,咬碎了后槽牙。

    为什么会这样?

    他只是想给瞿秋离一个教训而已,为什么又变相性的给他做了宣传?

    他不甘心,明明最开始挑起的是韩越,韩越为什么又当缩头乌龟不肯出现了?所有的事情都成了他的错?

    他气得砸了自己的卧室。

    此刻,他不知道的是,还有法院的传票等着他。

    蔺向禹和苏家两个当哥哥的,虽然一个是情哥哥,一个是堂哥,但他们决不允许有人欺负他们家阿离。

    曾经的‘假少爷’,阿离不在乎,他们不可能不在乎。

    该讨回来的,一分都不会少。

    至于韩越,念在他曾经帮了瞿秋离的份上,暂且先放他一马,要是以后再敢舞到阿离面前,也别怪他们连本带利的讨回来了。

    关于这些,他们默契的选择不用告诉阿离。

    但瞿秋离是个聪明人,大概猜到了一些,但也没深究。

    男朋友和哥哥要为了讨回公道,他能有什么说的呢?

    有家人撑腰的感觉,是真的很不错啊。

    年过完了之后,瞿秋离就忙起来了,也没时间去关注网上的动向以及纪录片的后续了。

    年前在爹娘那里做的笔记,他年后复工就拿来出来,直接就震惊了研究室的小伙伴们。

    这份资料太详细了,详细得他们都以为是标准答案了。

    不过到底标不标准,一切都要实验过再说了。

    去年的蚕丝不够了,今年又得重新养蚕。

    瞿秋离这次全程参与。

    古玩店那边有刁小芸在,最近又是淡季,不着急。

    纱衣这边,他除了提供资料之外,帮不上太大的忙,但秘色瓷这边就不一样了。

    每天他都连轴转,跟秘色瓷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拉胚,一起上釉,一起烧窑。

    忙得不亦乐乎。

    蔺向禹支持他的工作,但每天阿离全团队的午餐和晚餐他都包圆了,准时准点的送到。

    偶尔公司太忙或者出差,他也会让别人给他们送过来,

    渐渐的,研究室的小伙伴们也看出了一点端倪,原来此哥哥非彼哥哥啊。

    他们都非常默契的没有伸张,怕闹到家里头去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蔺家和苏家已经把婚房都给他们买好了,甚至连装修都没让他们动手。

    这天,蔺向禹又过来送饭了。

    “爸妈让我们找个合适的时间搬过去。”蔺向禹语气中带着试探,“你这一天天的忙,也不回家,人都瘦了一圈儿了,他们担心。”

    瞿秋离毫无形象的白了他一眼,是爸妈担心,还是你这憨憨想搞事情?

    以前他偶尔回苏家,蔺向禹偶尔也会跟他过去住两天,那肯定不能搞事情,不合适。

    主要是四合院建得太早,隔音效果一般。

    瞿秋离怕被人听到,所以都没让他得逞。

    但他偶尔也回蔺家。

    蔺爸爸和蔺妈妈倒是没什么话说,甚至还会专门给他们创造时间和空间。

    瞿秋离最开始也让蔺向禹得逞了几次,但蔺向禹这家伙吧,他比较喜欢得寸进尺,还喜欢得了便宜还卖乖。

    经常搞得他第二天起不来床,耽误工作。

    他都可以想象到,要是真的跟蔺向禹同居了,那种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模样了。

    哎……美色误人啊。

    “过几天再说吧。”瞿秋离说,“至少要等我把这边的研究结束了之后。”

    蔺向禹眼巴巴的看着他,“那我帮你把衣服什么的般过去吧,你到时候可以拎包入住。”

    瞿秋离:“……”有这么迫不及待吗?

    不过,他到底还是没有拒绝。

    现在他忙,蔺向禹今年也忙,见面的时间本身就不多了,也只有晚上能温存一下。

    他也不想为了事业冷落了感情。

    得了首肯的蔺向禹,第二天就开始搬家了,不过他也没搬多少,只把阿离比较常用的东西带过去了。

    至于衣服什么的,他直接蔺家的老裁缝定制了,春夏秋冬都有,不够的,还能再买几套。

    这天,瞿秋离接了个电话,是苏延卿打过来的。

    “你先回来一趟吧。”苏延卿说,“年前让苏晋查的那两个人已经有结果了。”

    瞿秋离愣了一下,他都快忘记这回事情了。

    要查的是叶秋棠和封海玄,看看他们是不是也有什么秘密,会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或者能不能合作一下。

    瞿秋离挂了电话,立马就赶了回去。

    这资料查得有点慢,不是像总裁文里,我明天就要知道他全部信息的那种。

    苏晋安排的人,是实打实的去人家开的客栈里住了好多天,多方打探。

    还是分批次过去的,一人过去了解一点,综合他们所有人的了解,得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瞿秋离看着这一叠资料,若有所思。

    “你是说他们有时候会突然消失一两天,然后又突然出现在客栈?”

    苏晋点点头,“平时w负责客栈经营的是一个中年人,他们应该是恋人关系,还带着一个孩子,七八岁了。”

    从资料上看,两人的人品都没有任何问题。

    那位客栈老板的履历也没有问题,只有封海玄的资料完全查不到。

    似乎前二十多年,这世界就没有这么一个人似的。

    但人家的身份信息又确确实实是在二十多年前就注册了,还是一个老道长去注册的。

    时间太久远,至于当时是怎么注册的,如今已经查不到了。

    他们安排过去的人,也试探性的问过,答案就是封海玄以前一直在山上修行,没有下过山。

    两人也确实是恋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相爱之后,那位封海玄才下山入世了。

    甚至他们还找到过封海玄曾经在身上直播木雕的视频。

    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关键这才是疑点重重。

    瞿秋离想了想,“我要亲自过去一趟。”

    既然人品没有什么问题,这又是法治社会,应该不至于有危险。

    而他们有秘密,瞿秋离也有秘密,他亲自去试探,这才是最合适的。

    苏延卿本来也想跟着去,被瞿秋离制止了,到底是年纪大了,没有必要长途奔波。

    但他也不准备一个人过去,蔺向禹刚好要放几天的假,他准备带蔺向禹过去。

    就当是度假和补偿了。

    蔺向禹得知阿离要带他去乡下踏青的时候,激动得无法言语。

    天知道他这段时间憋得有多辛苦。

    收拾好了东西,定了机票,他们就出发了。

    那客栈的地理位置不错,这两年还稍微经营出来了一点名气,算得上是一个网红客栈了。

    据说老板好像是跟一位当红小生是朋友吧,所以几乎每天都有外地游客过去打卡。

    下了飞机,机场居然还有专门到那个镇上的顺风车。

    蔺向禹原本想租个车,在当地出行也方便,但瞿秋离觉得没这个必要,毕竟他们是去乡下,而且主要目的是去探查虚实的。

    客栈外有一棵巨大的海棠树还挺壮观的。

    两人到了地方,也没忍住拍了张游客照做纪念。

    客栈的房间是瞿秋离提前就定好的,接待他们的大姐姐做了登记之后就带他们去了房间。

    顺便也跟他们讲解了附近能玩的地方,以及客栈能提供的娱乐,还顺便带他们参观了一下。

    这服务态度还真不错。

    瞿秋离一边听,一边观察客栈。

    客栈是一座三进的大宅,装修得十分不错,虽然看起来不如苏家四合院那么有文化底蕴,但也确实是一座老宅了。

    他从房梁上观察,这古宅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似乎,跟那位道士的时间线对上了。

    参观完了客栈,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回到房间。

    瞿秋离亲切的笑着,“姐姐,我能问一下老板在店里吗?我想定木雕。”

    服务员姐姐乐呵呵的,“你们这还来得巧了,老板他男朋友昨天才刚回来。”

    来找封海玄定木雕的游客不少,他们客栈的员工都已经习惯了。

    瞿秋离颔首,哦,看来这个两个人的关系在这里也不是什么秘密。

    “那麻烦姐姐帮我们约个时间好吗?”瞿秋离又笑着说,“我们这次过来也玩不了几天,最好约在今天,我们谈完之后,也好出去完两天。”

    “没问题。”小姐姐一口答应,然后又留了瞿秋离的电话,方便到时候联系。

    蔺向禹全程看着,等到小姐姐离开,他才委屈巴巴的从身后搂着阿离,把下巴搁在阿离的肩膀上,“我还以为你真的是带我来踏青的,原来还是要办事的,只是顺道带我来吧。”

    他说着,语气越来越委屈,“我没关系的,阿离还年轻,应该事业为重的。”

    啧,瞿秋离仿佛闻到了绿茶的芬芳。

    这憨憨到底是在哪里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装可怜,装可怜有用吗?

    当然有用。

    瞿秋离都还没反应得过来,自己已经被人扑在床上了。

    “这大白天的。”他哄着耳朵尖尖,欲拒还迎,“等晚上不行吗?”

    “不行。”蔺向禹居高临下,把他咚在床上,态度难得强硬,“阿离要补偿我的,是阿离自己带我来开房的,而且还是雕花大床房呢。”

    瞿秋离无话可说,只能让他去把窗子和门都关严实了。

    嗯,这床不错,挺柔软的,还十分有弹性,跪了半小时,膝盖一点都不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