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气急败坏
黄子玉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彷徨无计。粮库倒是救下来了。大马厩的火也扑灭了。可他么一千多匹马跑的满城都是。这也就算了。最坏的消息是。马大友居然反了?还杀光了一百多看守的乡兵?本少爷,刚刚给他们发下了兵器马匹啊!“报!”
“东门失守,大批马贼进城。”
“二百余骑真沿街砍杀,我们……挡不住……”“报!”
“马贼大队汇合马大友,超过千人。”
“炼铁坊,武器坊……失守啦!”
……黄子玉毕竟太年轻。骤然巨变,彻底把他打懵了。“怎么会这样?”
“我以诚待人,谁知……”董启明着急上火,在一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大少爷啊。贼寇都进了咱家门。你还在发什么愣呢?比起你爹,你这养气功夫,可差得远呐!咱是不是压错宝了?董启明现在,根本来不及反悔。先扳回一局再说。“大少,赶紧应变吧!”
“再犹豫……大势晚矣!”
黄子玉倏然而惊。贼寇进城,里应外合,这可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再怨天尤人,又有何用?“传令,所有乡兵,放弃街道和东城。”
“全力防守粮库。”
“以及黄家大院。”
董启玉对黄子玉的仓皇应对,彻底失望了。简直胡闹。大少完全不知兵啊!黄炳仁派他回来组建军队。简直是昏招迭出。“等等!”
董启玉不得不挺身而出。“大少,乡兵就一千五,现在活着的,还不知多少呢?”
“你这般分据两处。”
“岂不是给马贼,各个击破的机会?”
“合兵吧,死守黄家大院。”
黄子玉大惊道。“老董,你开什么玩笑?”
“咱们家七个大粮仓,储备粮草不下三十万担。”
“那可是建军的基础!”
“一旦被马贼抢了,或者一把火烧了。”
“咱们上哪儿买去?”
他的心在滴血。冬天要来了。粮价只会节节攀升。那可是三十,甚至四五十万白花花的银子啊。咱黄家积攒这般多粮食,容易么?董启玉努力压下心头怒气。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舍不得三瓜两枣的?人重要,还是财重要?“大少啊,咱守不住两个地方。”
“你也说了,粮草高达三十万担。”
“现在火也扑灭了,贼寇还舍得烧么?”
“他们一时间,也运不走不是?不就是拖累么?”
“今夜,咱们黄家堡这般大的动静。”
“临近的马氏县、尉氏县班军敢眼睁睁的看着?”
“恐怕,天明时分,救援就来了呀!”
黄子玉明白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坚守。马贼穷啊。那些粮草,他们还不得心心念念想要搬回山里去?一辆马车或者牛车,能拉多少?三十担顶天了吧?他们才多少人?不到两千吧?还有东城的兵器甲胄,他们舍得白白扔掉么?这些东西,都将成为马贼撤退的拖累。回北邙山,还有几十上百里呢。自己有的是时间,集结兵力,去夺回咱家的东西。“好,老董,就依你之言。”
“传令,所有乡兵,丁壮撤回大院。”
“严防死守!”
“本少爷就想看看。”
“谁他么耗得过谁?”
东城的卢世友等人已经陷入狂欢中了。他们不但把连夜开工的近三千苦力丁壮,一网打尽。还缴获了如山的兵器皮甲。就连粮食,也有不少。这么多雇工,每天总得开火吃饭吧?“所有人,立刻更换装备!”
马大友一脚踹开一道沉重的大门。灰尘散去,众人点着火把一照。他娘的,好吓人。黑黝黝的甲胄反着冷光,都堆了半屋子。“是铁甲啊!”
“快快快,让大伙儿把皮甲脱了。”
“有更好的,谁还要破烂货?”
卢世友笑得合不拢嘴。一贯的阴鸷冷漠,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换!”
“马上换!”
“老马,你安排人做饭。”
“我带几百骑,先把老杨换回来。”
“咱老子也得去冲杀一阵,尽可能地消灭黄子玉的人马。”
马大友毫无意见。黄家大院必然也有兵器甲胄库存。现在黄子玉要是一收缩。那些丁壮都能武装起来。他手下的人马就不止一千五了。这会儿,黄家多半在四处召集呢。岂不是咱们大砍打杀的好机会?听说黄家大院埋着的银冬瓜,都堵住地窖门口了。必须全都搞到手。“卢大哥,咱们须在天亮前打下黄家大院。”
“然后以堡中丁壮的家小为人质,驱赶他们守城。”
卢阎王眼中的寒光一闪。“老马,你说得对!”
“尉氏县,和马氏县的班军乡勇,召集起来可不少。”
“咱们不在黄家堡依靠坚城打一仗。”
“抢再多的钱粮,也带不走啊!”
经过落阳山贼匪一闹。现在哪个县,不上赶着截留赋税,编练班军乡勇?马氏县和尉氏县,确实远远赶不上安定县的繁荣。就是再穷,也得保护乡梓和自己的财产吧?两县在练的人马,出动上万也不是不可能。黄家堡遇袭。他们不得不救啊。这里,可是澶州文官之首,黄炳仁的老家。真要丢了黄家堡。两地县令的乌纱帽,多半保不住。就算不守县城了,黄家堡也不容有失。沈麟的侦骑,已经乱箭惊走了好几波人。他们都是附近的百姓。那些有壮丁在黄家堡做活的人家,不牵挂才怪呢。沈麟也有点头痛了。惊走人很容易。但自己没办法,阻挡人家去搬救兵!时间很紧迫。想当黄雀,真心不容易。马贼们,你们得给点力。你们不杀得血流成河,小爷不方便下手啊!“大人,要不?咱们直接放火得了。”
陈风建议道。“两百磷火弹打光,黄家堡也烧的差不多了。”
红娘子摇摇头道。“风哥,太早了,你这办法,暂时不行。”
“一场大火,遭殃的,多半是老百姓吧?”
“如果两方战力保存不少,咱们未必堵得住。”
“不灭了黄子玉,董启明,姑奶奶这气儿可顺不过去!”
其他官兵也纷纷摇头。他们倒不是可怜黄家堡百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