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19章 新世界线

第519章 新世界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附近的区域已经全部禁空,所以腾云在不到一万米高度就突破了音速,整个城市都能听到来自天上的巨大动静,然后看到一条正在不断延伸的白色尾迹。

    极致的高超音速气动设计让腾云加速非常快,伴飞的歼20b还没来得及多拍几张照片就不得不打开加力才能跟上它。

    然而这也仅仅维持了不到三分钟,到了25万米以上后腾云就开始往涡轮泵里注入自身携带的氧气,使得发动机的涡喷部分一直工作在最大效率区间并且强力降温,动力完全没有因为高度的增加而有任何衰减。

    在地面机场旁边的媒体摄影师显然没怎么去过航展,缺少飞机跟拍经验的他们几次都跟丢了飞机,再几分钟后就只能看到天边一个黯淡的小亮点,像是湛蓝背景中的掉漆点。

    只有天空中依然在传来震耳欲聋的空爆声,雪鹄当初还有过超音速静音设计,但腾云就没这个必要,所以它的声音特征极其狂躁。

    腾云大致航向是向东南斜指着赤道,这让错过了之前雪鹄飞行的南方民众也有幸感受到了高超音速飞行的震感,并且更加强烈。

    早就到位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更是翘首以盼,他们在十分钟就接到了腾云已经起飞的信号,雷达也已经发现了目标,但很多船员都等着听一听声音呢。

    终于在大概起飞十六分钟后,腾云已经飞过了他们的头顶,此时高度已经接近72公里,是涡扇模式工作的最后区间了。

    一望无际的海天之中忽然泛起霹雳般的雷鸣声,像是鞭炮那般连绵不绝,足足三分钟后才完全消失,动静完全不逊色于火箭发射现场,只是到他们这里已经削弱了很多,船体上已经感受不到明显震动了。

    不过与地面上的暴躁不同,常立海反而有种自己坐在模拟舱的错觉,因为机舱内的安静远没有想象地那么夸张。

    或许是担忧10台发动机带来的震动耦合问题,谢廖夫特意在缓震上下足了功夫,在大气超音速飞行时反而异样地安静,虽然依旧不小,但已经与火箭的特性相去甚远。

    不过这个过程只有约半小时,现在时间已经快要到了。

    常立海稍稍活动身体让自己更贴合卸荷椅,在无线电中确认:

    “现在我们的速度是4845m/s,高度74900;

    30秒后将进入气尖飞行状态,做好准备!”

    “明白!(!!)”

    常立海按下了工作模式切换的电钮,然后稍稍向后拉舵,直到按下的电钮亮起了红光。

    这代表着手动确认仰角做好入轨准备,接下来的入轨过程交给计算机,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手动。

    而那绝对是最糟糕的情况之一,无论手动入轨还是返回都说明一切电子设备都已经完蛋,驾驶员能依靠的除了原始的机械液压操纵系统以外,就只有一台机械导航仪以及副机长的肉眼观察,难度仅次于加加林。

    计算机界入之后常立海的手就离开了方向舵,后者同时缓慢地向前收起。

    几秒钟后,10台发动机的涡扇部分同时断开动力,原来的加速感戛然而止,整个机舱内变得前所未有地安静,除了轻微的机体振动透过隔音棉传进来外就只剩空调的呼呼的吹气声。

    但四名宇航员都立即开始紧绷肌肉,准备承受接下来的加速度。

    感觉像过了一分钟,实际15秒后,液氧率先通过管路泵入气尖燃烧室,然后才是甲烷,并且因为收敛起的喷管高温自然点火。

    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立即让宇航员们感受到了传统的加速感,但相比火箭依然温柔得多,即使最高时也不会超过25g,任何能乘坐民航客机的普通人都能承受,对于全套装备的宇航员来说更是轻松无比。

    常立海把视线放到左侧的天空上,下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深蓝,同时掺杂着几朵巨大的气旋,忽略它们以后和正常飞行的海洋几乎没太大区别。

    只有天空与之前不同,它现在已经无限趋近于黑色,刚刚还是深蓝的下半层看过正在散发着柔和的乳白色光芒,掩盖了星星的光亮。

    腾云的高度不断上升,仰角也逐渐降低,地球的景色慢慢只能看到大气层的边缘,其余全部被星星所覆盖着。

    大约六分钟后,发动机停止了工作。

    阳光从舷窗内照射进来,依次划过几名宇航员的面罩,这是因为机体在旋转,计算机不希望阳光直射舷窗。

    舷窗里的事物从刚刚能看出雏形的星空再次倒转成了大地,现在整架空天飞机在倒着绕轨飞行。

    控制台的状态指示灯由红转绿,卸荷椅施加给宇航员的力量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失重的感受。

    常立海轻轻解开安全带,然后看着绳带与锁扣一起胡乱地飘舞。

    30分钟,以前的时候他应该刚刚抵达巡逻区域,但现在他已经越过了夏威夷,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巡视着大地。

    “报告总指挥,我是洞幺,我已抵达预定轨道,飞行正常,乘员状态良好,完毕。”

    b级基地,正在试图和女助理贴贴的林炬脑海中闪过了信息:

    检测到一架单级入轨飞行器进入近地轨道,乘员数量:4

    在系统的主导下,你的基地成功制造出了一架在航天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飞行器,这将载入史册。

    这是一次极大的进步,它使得前往太空的成本再次下降了一个数量级,正在对飞行器技术水平进行评估…评估完成:

    综合评价:优秀,虽然它的很多工艺以及设计并非最优解,但切实照顾到了成本和性能,比起追求极致拥有更高的耐用性,有着超越时代的成熟。

    根据基地的参与程度,你将获得以下奖励:

    学术论文:《一种可能的量子同步通信实现方式(张学友著)》

    附:为了解决星际通信的时延问题,著名近代实验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张学友于1954年发表了此文,之后用7时间年展开了相关研究,成功为1969年人类首次火星登陆任务提供了可用的无时延同步通讯设备,并获得了当年的赫尔曼·迈耶物理学奖。

    注意:基于量子纠缠的远距离同步通讯对于宇宙探索有着巨大的帮助,并在某种意义上认为是星际旅行的前置技术,请努力实现它。

    “怎么了?”

    于蔓感觉靠着的肩膀突然抖了一下。

    “没什么…呃,差点忘了,就是新技术到账了,不过就给了个零头。

    靠,为什么这次技术来源的世界线这么歪啊。”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