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就问你敢不敢来
“四个。”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这里涉及到了历史常识问题,不做种花家替代。)
一说到这个问题,在未来的种花家所有人的眼中那都是一件自信满满的事情,故而这个时候的王莽在说到种花家时,也是相当的骄傲的。
“种花家(中国)?”
“为什么这里的种花家前面没有“古”字?”
亚历山大再次发声询问道。
不是四大文明古国吗,怎么前面三个有,而后面一个没有。
“因为我种花家的历史,未曾断层。”
此话一出,所有种花家的帝王,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神情。
而波斯帝国和马其顿王国却是满脸的震惊和疑问。
他们种花家怎么就持续下来了呢?
可惜了,可惜当初亚历山大去了白象那里,并没有去种花家。
“这是你种花家的运气好而已。”
对此,亚历山大则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毕竟作为文明终结者的他结束了三大文明的统治。
至于种花家,只不过是他没有找到而已。
“是吗?”
看到亚历山大那副懊悔不已的神情,王莽反问道。
毕竟在亚历山大看来,被他灭亡的那三个文明也就那样,说灭也就灭了。
“不是吗?”
对于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亚历山大觉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故而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看到这一幕,直播间的众人却是看不下去了。
一个个开始了他们的摆事实和讲道理。
“不信是吧?”
“那我就和你说道说道。”
“据史书记载,你亚历山大东征时的总兵力是由三万步兵,五千骑兵和一百六十艘战舰组成的。”
“后后即便是经过了扩充,总兵力还是不足五万。”
“按你公元前334年到达白象的时间来算。”
“而这一年,是我种花家大秦秦惠文王赢驷时期。”
一说到赢驷,秦始皇却是激动了起来,便对着亚历山大询问道:“你知道赢驷是谁吗?”
“是谁?”
亚历山大询问道。
“那是我的先祖。”
秦始皇回应道。
“那又怎样?”
对此,亚历山大依旧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因为公元前334正是秦国在秦惠文王时期的巅峰时刻。”
“那一年的秦国派犀首为大将攻打魏国,大败四万多魏军,活捉魏将龙贾,攻取雕阴。”
“而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拥有三百多万,二十多万常备军。”
“这还仅仅是和平时期。”
“如果是到了战争时期,可以招募兵马四十多万。”
“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而在军事方面,实行帝国奴隶制度,全民皆兵。”
“你觉得你能打的过吗?”
“当然,这仅仅是秦国的国力。”
“在当时,我种花家正处于战国七雄时期。”
“而当时的秦国,却是七国里最为弱小的一个。”
王莽见亚历山大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
果然继续解释说明道。
当然,王莽的一言一句,都是按照历史史实就事论事的。
并没有夸大的成分。
“那又如何?”
“两国交战,讲究的不仅仅是兵力的多少吧。”
见王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这和他的兵马数量来讲,相差好几倍,故而反驳道。
“好,那我在和你说说地理。”
“你即便是当时给你一张世界地图,让你按照地图规划的路线,不出错的来我种花家。”
“你首先的经过中亚。”
“对于中亚地区的那些游牧民族,我想你比我清楚吧。”
“那又如何?”
一说到中亚,亚历山大的内心里却是泛起了嘀咕。
难道我要东征去这个所谓的种花家,就得去从中亚穿过去吗。
“好,就算你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中亚所有的游牧民族。”
“当你继续往东前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将进入无边无际的沙漠。”
“要么翻越平均海拔7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进入,从印度进入我种花家。”
“要么绕道将近2000公里,从帕米尔高原进入。”
“即使你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来到了我种花家,而此时等待你的,则是蓄势待发,准备一统天下的强大秦国。”
“我来问你,你有什么底气和理由来战胜我大秦?”
这个问题直接问的亚历山大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自打他继位以来,就在东征。
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他知道。
首先不说其他的,就那海拔七千多米的喜马拉雅山和两千多公里的帕米尔高原,他都过不去。
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带上五万多人行军两千多公里的补给。
至于喜马拉雅山,他肯定不会选择的。
见亚历山大不说话,王莽也继续说明道:“你亚历山大一路东征,凭借的,便是你的马其顿方阵。”
“你知道同一时期,我大秦的军队装备和配置吗?”
“我猜你也不知道。”
“在大秦秦惠文王时期,当时我种花家的秦国已经拥有车,步,骑,舟四大军种分类。”
“更有连弩,重弩和投石器。”
“不说攻城了,就是平原野战,你能顶的住吗?”
看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亚历山大,王莽故意追问道。
“好吧。”
“但我还想问你一件事情。”
“你刚才说我的东征,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你们种花家的隋唐盛世。”
“此话何意?”
见在军事上他占不到什么便宜,故而转移话题,想从这一点上找回一点儿场子。
如果王莽说的是真的,那他可就是帮助了种花家的人了。
那他们种花家就得恩遇自己。
否则,就成了以德报怨,恩将仇报了。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
“简言之,就是因为你的东征,促进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三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公元五百年前后,我种花家出现了一个推行改革,全面汉化的鲜卑族帝王。”
“而在此之前,印度佛教传入我种花家,同时也带来了三大古国的文化精髓。”
“使得这些文化精髓融入我种花家后,便成为了我种花家的一部分。”
“就那佛教来讲,本来是属于白象的。”
“可当他进入我种花家以后直接本土化,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