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晋江独家禁止转载
《穿成灭世反派的亲生蛋[快穿]》最快更新
李大水想不到朋友竟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反过来劝瑞和:
“谁跟你说高考的事情的?那都是没影儿的事情!你现在在厂子里上班多好,一个月最高能拿四十块八『毛』钱,比人家城里的工人拿的死工资工钱还多呢!读书又怎么样,村里那些知青听说以前在城里各个都是读书人,下乡后不是也赚不到钱?就那个知青许蔡恒,说是高中生,抢破了头才在村里的小学占了一个老师的名,每个月也只拿十九块钱,赚得还没有你多呢!”
瑞和知道李大水的好意,可他定下来的目标绝对不会改,见李大水还要再劝自己,赶紧搪塞过去:“我就是想多认几个字,闲着也是闲着。”
没想到李大水狐疑地看他,看得他心慌慌:“咋、咋啦?”
“你不会是……又喜欢卢培音了吧?还是别的哪个知青?”
瑞和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将搪瓷缸子放下忙摆手:“没有!没有!”
“那你怎么一副要上进的样子,真的不是看上哪个读书人怕自己配不上人家就琢磨着多读书吗?”
瑞和就差对天发誓了:“真的没有!”冤都冤死了!
李大水虽然总爱想东想西,有时候说出来的话总让人哭笑不得,但人是真的可靠,见瑞和实在烦恼,他就正经地给瑞和出主意:“我是不懂这些啦,不过你能找那些懂的人问嘛,村里那十几个知青,随便几个都能为你解决问题。”
那些知青……
瑞和有些胆怯:“我和他们又没有交情。”
“没有交情那就先做朋友嘛,你送点炒花生送点红薯送点菜,那不就有交情了?将东西一送,再把你的要求一提,少有不同意的。”
“你说得对,还是你聪明。”
“记得啊,如果真有不同意的,你得把东西再拿回来,别浪费了。”
瑞和回头就收拾东西,直接去了知青安置点。村里的知青安置点就在老爷庙里,早些年因为破四旧老爷庙被砸坏了,后来知青下乡村干部就把老爷庙收拾一遍做出隔间,专门给知青住,现在那里住了十一个知青,其中就有瑞和这一次的目标:在村小学任教的许蔡恒。
他想,许蔡恒是小学老师,教他绰绰有余。他不止带了糕点、炒花生,还带了两块五钱。现在小学五年级一学期的学费就是两块五『毛』。当然了,如果许蔡恒不满意觉得太少,他还能再加。
事实上,许蔡恒很容易就接受了。他看瑞和面目老实眼神单纯,不是个坏脾气,心里就肯了
一半。再接过那两块五『毛』钱和糕点等礼物,直接就应了下来:“你想读书这很好,这样,村里小学正月二十开学,在那之前我可以天天给你上课,就按照学校上下课的时间来办。等学校开学了,我就只有周六周日有空,到时候我们再继续,直到暑假,你觉得成不?”
瑞和连忙点头:“好,就听你的。课本我都有了,那什么时候开始?”
许蔡恒说:“下午就能开始,不过知青点这里不太方便,你家方便吗?”
“我就自己一个人住,方便!”
于是两人约好了下午就开始上课,许蔡恒一点半会到。
等瑞和走了,知青点的知青开始问许蔡恒:“他找你做什么,你们有交情?”也有一个女知青闲闲地说:“我还以为是来找卢培音的呢。”“美书别胡说……”
老爷庙被隔出十二个隔间,五女七男,女知青住右边隔间,男知青住左边,瑞和来的时间正是早上十点多,正好是人最齐的时候。许蔡恒将糕点锁紧床头的小柜子里,隔间小,除了放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别的是真的放不下了。他见人都挤在他隔间门口,好脾气地笑笑:“你们不是都听见了嘛,还问我做什么?”
“哎呀果然进厂就是比下地赚得多,我听说那个张小山可拼命了,之前竹器厂订单多管事才规定一天要做十二个竹筐或者六套面包碗,后来那笔订单做完,他还是每天做那么多,同组的人都说做不了撑不住了,他竟然还能自己撑着继续做,啧啧啧,年纪轻轻比老黄牛还拼命啊!”
“人家不拼命哪里赚那么多工钱,一个月四十多呢。蔡恒,你的工资才十九块钱吧?”
耳边叽叽喳喳地,有些知青的话有些不好听,许蔡恒却还是笑眯眯的样子,撑住门做出要出去的样子:“我去学校办公室拿点东西,大过年的都出去玩一玩嘛,我听说晒谷场那里下午有猜谜。”
一个男知青拉住许蔡恒:“哎先别走,再说说嘛!你真答应教他啊?那你不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多累啊!”
“哪里累了,张小山看起来是个好脾气的人应该不难相处,我就坐着给他讲课一点都不累。”许蔡恒将人挤走,反身关门上锁,再转身时带着笑:“好了我真有事,都收了人家的东西了我肯定要好好备课,将人教好,等我回来再聊啊!”说完就走了。
“咱知青点也不止他一个高中生啊,凭什么张小山一找就找许蔡恒?”
“这有什么好酸的,蔡恒教了几年小学经验丰富嘛。”
“谁酸了?我就说说……”
知青点因为瑞和的来访而涟漪阵阵。竹器厂年前那几批国外的大订单,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只是竹器厂落在上美村,上美村有一大片竹林山,这才让本村的人吃到最大的甜头,别的生产大队的人要来应聘还得排在上美村人的后头。那几个月里,竹子一捆捆地被运进厂,编织品一车车地被牛车运到市里的总厂,一车一车都是钱啊。再有相熟的人将工资的消息放出来,更是激起千层浪。
张小山人虽然不爱说话,可他那死命工作的样子不少人看在眼里,粗粗一算就能算出对方一个月拿多少。七十年代,普通的工人工资才十几二十几块钱,竹器厂那些一个月拿四十块的人就显得非常突出。简直羡慕死个人!
“培音呐,你和张小山不是一个厂的吗?怎么他没找你补课呢?”
卢培音织『毛』衣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露』出甜蜜的笑容:“是一个厂的,不过我在做竹席子那条线,平时也不熟。”说着微微皱眉,眉眼间好像笼着说不出的愁绪,“同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