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限购
出了药店。
晁冷算了算,来这一趟集市,她已经拥有银钱37两零560文。
这两天和苏娘子闲谈,她基本了解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情况。
寻常农家,忙碌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二两银。
甚至很多人家连二两也没有。
像苏娘子这样的家庭,如果不生病什么的,二两银子足够母子俩一年的开销了。
37两,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这钱如果买米,足够买250石。
大闵朝一石为120斤。
那就是3万斤。
这么一算,她自己都惊讶了一下。
来一趟集市,暴富了……
看来不用去当那玉佩了。
有了钱,大采购是必须的。
在不奢侈浪费的原则下,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
“有钱了,有钱了,咱不知道怎么花……”
哼着歌儿,逛街去了。
逛街两件事,一是吃二是买。
晁冷打算先去吃点东西。
卖小吃的摊子也在街东头。
寻寻觅觅,看到一个小店的棚子上挂着一块望子,上头写有“豆汁”二字,她眼睛一亮。
啊,好久没吃豆浆了。
她搓了搓手,吞了下口水。
豆浆泡油条,简直是她的最爱。
脆脆的油条往滚烫的豆浆里一泡,再吃到嘴里,那种又脆又饱满,满口醇香的感觉……
吃一口都要上天。
店门外露天摆着几张矮桌和矮凳。
店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实妇女,穿着一身粗布衣裙,头上包着蓝色头巾,正在忙活。
晁冷在一处空位坐了下来,招呼老板娘,“大娘子,来碗豆汁!”
“来了!”
老板娘爽利地应了一声,拿起一个粗瓷大碗,从一个大陶瓮里,麻利地盛了满满一碗豆汁,放到了她的面前。
晁冷一看,发现这根本不是豆浆。
拿起勺子搅动几下,喝了一口。
才发现这个豆汁,是用黄豆磨成的浆水,加入少量麦仁、白缸豆、豌豆仁等杂粮熬煮的“稀粥”。
味道倒是不错。
色泽乳白,豆香浓厚。
见旁边蒸笼里还有肉馒头,晁冷也要了两个。
老板娘端来馒头时,还附送了两小碟咸菜。
见老板娘手头稍空,晁冷问道:“大娘子,为何不做点豆花卖?”
“豆花是什么?没听说过啊。”
“那豆腐呢?”
老板娘依然迷茫地摇摇头。
天呐,不会这个朝代还没有豆腐和豆腐脑吧?
晁冷隐约知道古人对黄豆的利用率不高。
黄豆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吃,也不是用来榨油,而是作为马的饲料。
难道这个大闵朝也差不多?
那真太可惜了,这么优质的食物,浪费了。
老板娘倒是来了兴趣,继续问道:“小郎君,你说的豆花到底是什么?”
“豆花,也是用泡发的黄豆做的……”
晁冷倒也不吝教她,把做豆花儿的大致流程描述了一遍。
讲完之后,发现老板娘很迷茫地看着她。
嗯?很难吗?
怎么这个眼神。
做豆腐真的很简单啊,小时候她和外公经常做。
“石膏,卤水是什么?”
行吧,她懒得说了,她又不是来科普的。
心里倒是寻思,等会倒是可以多买些黄豆。
可以用来榨油。
也可以让苏娘子做豆腐卖。
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没有绿色蔬菜,也可以用来发豆芽。
一物多用,入手绝对不亏。
邻桌还有几个吃豆汁的。
从衣着看,都是普通的平民,要的馒头也都是粗面馒头。
一个壮汉嚷嚷道:“大娘子,你怎么还看人下菜碟啊,给小郎君两碟咸菜,只给我等一碟,是不是看人家俊啊?”
吃粥的众人哄笑,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大娘子,都一样是客人,你怎么还区别对待呢?”
老板娘笑道:“人家小郎君可是要了俩肉包子,自然多得一份咸菜,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小郎君也确实俊,是不是啊?”
“说的也是!”众人纷纷点头。
又到了展示风度的时候了!
晁冷配合地露出礼貌而又腼腆的微笑。
“既然你们开口了,今天娘子我就多请你们一份咸菜,以后都多来照顾生意。”老板娘笑地灿烂,说话做事也敞亮,当即又给那几桌人多加了份咸菜。
众人纷纷应道:“这感情好,以后一定常来吃。”
晁冷慢慢地喝着豆汁,此豆汁口感丰富,浓香醇厚,里头的麦仁有嚼头,豆类酥烂,非常好喝。
喝完一碗,又要了一碗。
真的很上头。
下次带小a来吃。
“肉包子两文一个,豆汁一文一碗,共六文。”收钱时,老板娘笑眯眯地报着帐。
晁冷摸出六个大子儿,放在桌子上。
感叹这里的生活成本真低。
然后她直奔粮店而去。
边走边盘算买多少粮食。
她和苏娘子还有小a三人,要支撑七八个月不断粮。
假设一天三斤米,240天,就得买6石米。
另外再买些白面,小米(谷子),杂粮。
想好了,也就到了粮店门口。
“小郎君又来啦?”店伙计笑着和她打招呼。
“嗯,来买点粮食。”
“小郎君是我们苍屏镇人吗?”
晁冷被问的愣了一下,随即嗯了一声。
“那就好,小郎君想买多少?要哪种粮?”
“我要6石白米,2石谷子,2袋面粉,外加两麻袋黄豆。”晁冷一口气报出了要买的东西。
店伙计嘴巴张了张,几欲说话,最后定格成半圆形。
可以塞下一个婴儿的拳头。
嗯?晁冷挑了挑眉。
对于一个粮店来说,她买的这点粮不算多吧。
这是什么表情,至于这么惊讶?
难道以为她是喝露水长大的?
店伙计半晌才合上嘴巴,问道:“小郎君,你家得多少口人,要买这么多?”
“我家人口比较多,是个大家庭。”
“可是,”店伙计为难地指了指墙上。
晁冷抬眼一瞧。
靠!
她这才看墙上竟然贴了一张限购告示。
“每人限购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