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25章 第一次家庭会议

第25章 第一次家庭会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终于回家过年了。  出去整整一年,到家的时候腊月二十八,再有两天就是大年三十。  “妈,我回来了!”

    这是我进屋之后喊出的第一句话,喊出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母亲和五姐坐在炕上,看到我十分惊喜。  “这是坐几点的车回来的呀?”

    母亲激动的问。  “坐四点车回来的。”

    我答道。  “你这是几点从省城走的?”

    “早上上的火车,两点到的北票,然后坐四点车回来的。”

    “坐一天车了,累了吧,上炕暖和暖和,我煮饺子去。”

    母亲说着就要下地煮饺子,被五姐喊住了。  “妈,我去。”

    五姐从炕上下来,对母亲说:“你老儿子回来了,你在炕上陪你老儿子,我去煮饺子。”

    “妈这两天就念叨你该回来了,还以为你昨天到家呢,我昨天回来的,看你没到家今天没回去,省思你今天准到家,还真回来了。”

    五姐高兴的说。  “饭店昨天营业了,今天放的假。”

    我说。  “赶紧上炕陪老妈唠嗑儿,我去煮饺子。”

    五姐去外屋地煮饺子。  母亲坐在炕上瞅着我说:“还行,没瘦,胖了。”

    “在饭店干活吃得好,瘦不了。”

    我笑着说。  “在饭店干活也不能让你随便吃,饿不着就行。”

    母亲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在我身上,看得我暖和和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一年在外面时时刻刻的想母亲,母亲在家也是日日夜夜的惦记我。我年轻,一个人在外面好过,母亲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还种着地,都不知道她一个人是怎么忙过来的。  无法想象夏天下雨母亲是怎么过的,冬天下大雪母亲又是怎么过的。  不容易呀,我的娘亲。  在外面打工一年,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大改变,唯一的变化就是不用借钱过日子了。每个月开资留下五十块钱零花,其余的邮回家里叫母亲攒着,把欠别人家的钱能还多少是多少,先可着急用钱的还,不着急的等我再挣钱的时候慢慢还。  如果有一分之耐都不会出去打工的,母亲这么大岁数了,哪能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哪管有个媳妇也行,我出去打工,媳妇在家伺候母亲,也能放心点。连个媳妇也没有,就把一个老太太扔在家里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  贫穷像座山一样压在身上,有时候都喘不过气来。在家种地是守在母亲身边,可是地里不出钱,家跟前儿打零工挣得太少,想靠打零工发家致富根本不可能。做买卖挣钱,但是无本难取利,没本钱拿什么做买卖?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在外面学个手艺,多挣点儿钱,改变家里的现状。家里的现状没改变之前先不考虑说媳妇的事,考虑也没用,在家没人给媳妇,在外就算处了等领回来一看家里的情况也得黄,不如不处,徒增烦恼,还叫母亲伤心。  五姐很快把饺子煮好了,坐在炕桌前吃着母亲包的饺子就是香。  母亲问我喝酒不,我说不喝。  “在饭店干活人家让喝酒不?”

    母亲问。  “干活的时候不让喝,下了班可以。”

    我说。  “在外边少喝酒,喝酒耽误事。”

    “嗯,少喝酒。”

    我往嘴里填着饺子。  母亲问:“你干活的饭店多少人,大吗?”

    我说:“前后加起来有十多个人,不是挺大,中等吧。”

    “那多人,是大饭店呀。”

    母亲说。  我笑,把饭店的情况详细的说给母亲听,同时告诉母亲我准备学厨师。  “学厨师也行,咱们这挺多小子出去打工都学厨师了。”

    母亲说:“上两天前营子老孙家的三小子回来了,就是你那个同学,也是在外边给人家炒菜,一个月五百多块钱呢。”

    “听说是领着媳妇回来的,自己在饭店搞的。”

    五姐说。  “挺厉害呀,他念完初中就出去了,比我早三年,应该当厨师了。”

    我说。  母亲说:“老孙家困难,要是在家那小子连媳妇都说不上,出去能领个媳妇回来那是能耐,他爹孙永恒该乐了。”

    “知道老妈说的啥意思吗?老妈的意思你也得给她领回个儿媳妇来。”

    五姐笑道。  “说媳妇不着急,等我啥时候炒菜了再说就赶趟。”

    我说。  母亲来气了,不高兴的说:“我都六十一了,还能活几年?等你炒菜黄花菜都凉了。”

    我和五姐就笑。  “妈,您老刚六十一,才开始享福,咋说也得等你孙子结了婚再说那话呀。”

    我笑着说。  “还孙子呢,连媳妇都没影呢还孙子,你先领个媳妇回来再说孙子的事。”

    母亲说。  我说:“您老等着,过年就给你领回来一个。”

    母亲看了我一眼没吱声,把饺子盘往我这边推推。  五姐问我:“国华,以后怎么打算的?”

    我说:“准备学厨师,干饭店这一行。”

    “不干涉你,想干啥你自己决定。”

    五姐说:“学厨师也挺好的,我不反对。妈着急你说媳妇,你都二十一了,过了年二十儿,别人家二十二都结婚了。学厨师也不耽误搞对象,一边学一边处着。”

    “先不想这事。”

    我说。  “这是正事,你得放心上。”

    五姐说:“学厨师没人反对,学你的厨师,家里头不用惦记,我现在镇小学实习,天天都能回家照顾老妈,这你放心好了。”

    “你好几个同学都结婚了,你也该抓紧了。”

    农村说个媳妇少说也得五万块钱彩礼,一般的都得七、八万。我困难,别说五万,一万也没有。说媳妇的事和母亲说不用操心,自己解决。  母亲操劳了一辈子,不能再让她为我的婚事操心了。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压根儿就没年轻过,一头灰白的头发,整天不停的劳作着。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着我们姐弟几个过,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  母亲用她瘦弱的身体和骨子里的刚强把我们姐弟六人拉扯大,姐姐们一个个相继出嫁,五姐也考上了师范学院,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现在母亲老了,该让她省心享福,安度晚年了。  我的家现在不用借钱过日子,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穷人,有的只是没心没肺的人。当一个人心里开始贫穷的时候,那他这辈子都富不起来。  五姐第二天回去了,人家有老公、公公婆婆,一家子人呢,不能在娘家过年。  和母亲像模像样过的三十,虽然只是娘俩儿,但温暖祥和。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姐姐们都回来了。  大姐老大,在家的时候最受累,吃得苦最多,所以最有威望,我们都听大姐的。  大姐两个孩子,一个丫头一个小子,儿女双全。丫头兰芝已经处了对象,比我这个当舅舅的都早。  二姐家两个丫头,都在念书。  三姐和四姐一家一个小子,五姐还没有孩子。  姐姐们一年没见到我都十分想,对我一番细致的盘问,一一地笑着回答。  都问完之后大姐发话:“这一年在外面咋样?打算一直打工了。”

    “还行,准备学厨师。”

    我回道。  不知怎么地,从小就怕大姐,她一问我就紧张。  “学厨师也行。”

    大姐说,然后问:“你出去家里的地咋整?妈这大岁数不可能再种地,就是她想种我们也不能叫她种,你看谁家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还上山种地的?”

    “把地包出去。”

    我说。  “包出去行,你现在也挣钱了,多给妈点儿钱,妈一个人也花不啥钱。再说还有我们几个呢,没事的时候都会回来看看,这个你在外面放心,不会让妈有事的。”

    大姐说。  “你就在外面好好干,大姐我们都能照顾好妈,就这一个老太太,你五个姐姐呢,把老太太团团围住。”

    二姐边说边比划,把我们都逗笑了。  “地和妈都是小事,地在山上丢不了,妈在家也没不了。”

    大姐说:“现在你说媳妇是大事,你今年二十二了,该说媳妇了。”

    “说媳妇不忙。”

    我小声说。  “你也别说不忙,我知道你不着急,可是妈都六十多了,六十多在咱们这都抱孙子了。咱们不说孝顺不孝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看咱妈你该说媳妇了。”

    还是大姐厉害,几句话就把我整没电了。  “大姐说的对,是这回事,你得考虑考虑了,现在说个媳妇是挺贵,得五、六万,钱是人挣的,那都不是事,只要你处成了我们姐几个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你说上。”

    二姐说。  大姐笑了,对我说:“看着没,你二姐最疼你了,别看你二姐困难,对你这个老兄弟可舍出来了,都要砸锅卖铁了。”

    “那咋地?就这一个老兄弟,总不能让人家看笑话,说老谭家穷,困难,说不起媳妇,让老兄弟打光棍吧。”

    二姐说。  “困难咋地?困难就不说媳妇了?我没看谁家穷一辈子的,现在能有国华这样的不错了。”

    三姐说。  四姐也要发言,大姐咳嗦一声都不说话了。  “国华,妈就你一个小子,我们姐五个就你一个老兄弟,就算咱家穷也不会看着你打光棍儿,何况你也打不了光棍儿。”

    大姐道,然后冲二姐说:“你也别老说啥打光棍儿的,打光棍儿那是别人家的事,咱们老谭家还没有打光棍儿的。”

    “国华,我现在问你是想在家里说媳妇,还是自己往回领?”

    大姐看着我,我不知道说啥,在那挠脑袋。  二姐看我不说话,问:“你是不是在外面处对象了?”

    二姐的话一落,五个姐姐都热切的看着我。  “没有。”

    我赶忙说。  “要是没有就在家说,不用觉着咱们家穷,再穷你说媳妇的钱我们姐五个也能给你张罗,不用担心钱的事。”

    大姐说。  “对,钱的事你不用担心,头几年困难不敢说这个,现在日子开始好了,就是借钱也够你说媳妇的。”

    三姐说。  “说媳妇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自己解决。”

    我赶紧表态。  “国华的意思是等两年出去炒菜了再说媳妇,但是都二十二了,也该说媳妇了。”

    五姐说:“我看不如这样,国华你在外面碰到合适的就处着,家里头有合适的也给你介绍,到时候通知你,你回来相亲,万一就相中了也是好事。”

    大姐同意五姐的说法,对我说:“咱妈这两年体格挺好,你也不小了,得考虑一下咱妈,我们当丫头的是可以回来看看,但那也是有时有晌的,毕竟都成家了,是人家的人。”

    “妈身边得有个人,咱不是恨自己妈啥的,妈要是有病了我们回来也得有个时间,根本不及时。要是妈身边有个儿媳妇直接就送医院了,啥都不耽误。咱家困难,要是不困难你早念书去了,这也是没法儿的事。”

    “你出去打工我们五个当姐姐的也都不好受,知道你考虑到家穷,不想让我们操心,也知道你能说上媳妇,打不了光棍儿。但是早娶总比晚娶强,就按你五姐说的来,你在外面有合适的就处着,我们在家也找着,到时候你回来相亲就行。”

    大姐的话说的我心里热热的,点头同意。  我刚点完头二姐就开始介绍了。  “我家她三婶有个娘家妹子,上回还和我说没找婆家呢,我回去问问。”

    “你说的是不是张理媳妇的娘家妹子?”

    大姐问  “就是她娘家妹子。”

    二姐说。  “不行,张理媳妇就骂老婆婆,她妹子也好不到哪去,咱不找那打爹妈娘的。”

    大姐直接否决。  “我们营子还真有个好闺女,现在学护士呢,等我回去问问。”

    三姐说。  “老三你回去上点心,问问,但是有一条得孝顺。”

    大姐说。  三姐说:“那是,不孝顺的不行。”

    “跟她家说,别看现在咱家穷,有五个姐姐呢。”

    二姐对三姐说。  大家就笑。  “跟人家说这些干啥,人家又不是跟五个大姑姐过日子,你这也太心急了。”

    大姐瞪了二姐一眼。  这就是姐姐,这就是家。  这就是亲情,浓得化不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