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迎亲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开春,而刘咸的婚事,也即将到来。
刘盛广发请帖,把宴会定在了飞鸿居,白老板得知后,将亲自坐镇,监督每一道程序。
为男女双方定制的婚服也已经做好了,刘盛找的是一家专门为皇室制作衣服的店铺,当然,价钱不是问题。
聘礼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马车足足装了五大车,刘盛这才满意的拍了拍手。
刘盛和卫盈,分别在家里试衣服,如果大了或者小了,现在还有时间改。
两家都在为两人的婚事忙碌,双方的婚事就定在三天之后。
而刘咸很淡定,因为他发现,即便自己马上就要成婚了,阿彘派来监视的朱雀卫,依旧还在,这让刘咸想要离开长安城的想法,增加了难度。
过去了这么久,刘咸不知道在蜀郡的四人为何不回来,在云山阁得到的消息也是几人暂不回来,不是说好的来接应自己吗。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到了两家商定的吉日,天不亮,刘盛就把刘咸叫了起来。
洗漱打扮,草草吃了一点东西,穿上大红色的礼服,头上戴着翠玉冠,胸前还有一朵花,当然,这是用布做的。
刘咸感觉胸前的这朵花很怪,虽然他也见到过别人娶亲,还曾嘲笑别人,如今轮到了自己,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刘咸骑着一匹宝驹,这匹马是卫青提供的,也是卫青喜欢的几匹马之一。
而老王则带着几名家仆,赶着装满聘礼的马车,和刘咸一起去迎亲,而在队伍最后面,则是刘盛雇的迎亲队伍,给刘咸壮声势,各种乐器响了一路。
等到了卫府,刘咸罕见的有一丝紧张,用手搓了搓脸颊,翻身下马,按流程叫门。
长公主和卫青就坐在大厅里,脸上带着笑意,看着走过来的刘咸。
刘咸后面跟着五辆马车,当刘咸在大厅前站定,后面的马车也停了下来,刘咸对二位躬身一礼,说道:
“小子刘咸,见过岳母和岳父大人,今日特来迎娶卫盈,略备薄礼,还请岳母和岳父大人笑纳。”
刘咸特意把长公主说在前,卫青并不觉得不妥,谁让她是皇帝的姐姐。
“刘咸,今日之后,你娶了卫盈,咱们两家就是亲家了,我可就这一个女儿,盈儿去了你家,你可要照顾好她。”
“若是你对盈儿不好,可不要怪我这个岳母把丑话说在前面。”
“岳母和岳父大人,说的是,小子定会照顾好盈儿,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随后,卫府有一个丫鬟,端了一壶茶上来,刘咸拿起茶壶,给二人各自沏了一杯茶,亲手端给二人,这算是给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敬茶了。
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刘咸转身挥手示意,指挥家仆,把一件件聘礼,从马车上搬了下来,放到了大厅里,很快,大厅就堆满了。
卫青二人,看着满地的聘礼,互相看了一眼,说了句:“这小子还真舍得。”
二人都知道,刘咸之前和飞鸿居做生意,赚了不少,二人对做生意没什么兴趣,虽然卫家也有些产业,都是交给别人打理的,自己都没有关心过。
等到聘礼都从马车上搬下来,长公主突然说话了。
“刘咸,今天是个好日子,你不作首诗,有点说不过去吧。”
刘咸对这个情况还真没有准备,既然丈母娘说了,不作是说不过去了。
刘咸闭上眼睛,脑子里快速搜索,很快一首诗就出现了脑海中。
喜结连理两相亲,桃花烂漫共悦春。
百年鸳鸯情依旧,今生良缘永不分。
卫青知道刘咸有这个本事,但都是听说,今日一见,没想到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这么一会儿功夫就作出了一首诗。
刘咸这首诗,通俗易懂,长公主听罢轻笑一声,说道;
“不错,去吧,盈儿还在等着你呢。”
刘咸躬身告辞,去侧院去接卫盈回去,可刚到院子门口,就被三个小家伙拦住了,正是卫青的三个儿子。
堵着门不让刘咸进,伸手就要东西,刘咸见状笑了起来,回头示意老王,老王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
把篮子递给刘咸,打开之后,从里面拿出来各种好吃的,诱的三人直流口水。
钱对小孩子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他们从小就不缺银子花,反而是这些好吃的,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刘咸把篮子递给了他们的大哥卫伉,其他二人闹着要吃,卫伉拿到篮子,就带着自己的弟弟跑开了,不知道去哪里吃。
刘咸摇头笑了笑,迈步进了院子,来到卫盈住的屋子前,门口还有两名丫鬟守着,见到姑爷来了,赶紧施礼,打开屋门。
刘咸来到二楼,看到的第一眼,让刘咸眼前一亮。
房间里腾出了一处空地,放着卫盈的嫁妆,是一个大箱子,上面还有一个锁,而佳人则坐在床边,同样身穿一身大红色的礼服,上面绣了几朵花,头上盖着一块红盖头,两只小手放在腿上,手里拿着一把钥匙。
“盈儿,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来接你了。”
卫盈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刘咸见状,走了过去,扶起卫盈,一起下楼。
卫盈上了最前面的那辆花车,这辆车就是给卫盈准备的。
老王则是带人上来搬东西,等把东西放到后面的一辆马车上,刘咸拜别卫青二人。
迎亲的队伍,缓缓启动,并未按原路返回,而是在长安城转了一圈,长安城的人得知第一才子成亲,都来街上看热闹。
还要依靠长安城的守卫来维持秩序,才能勉强通过,等回到刘府,已经快要中午了,刘盛带人在大门口焦急的等待。
看到迎亲队伍出现,这才赶紧上前,刘咸翻身下马,家仆赶紧拿过来一个下马凳,刘咸把卫盈接下马车。
正当刘咸准备把卫盈接回自己房间时,在围观的人群中,看到了几道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