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直播:给古人剧透历史后 > 第二十四章 李广难封

第二十四章 李广难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咱们说完了,汉武帝这位富有盛名的帝王,再说一说卫青、霍去病。】

    【汉武帝之后的朝代都知道,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帝国双璧,在后世极其有名。】

    大唐

    “唉,卫青、霍去病啊。”

    “当真是上天送给汉武帝的神将。”

    李世民亦是不由感叹一声。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有些羡慕而已,毕竟谁还会嫌好将领少呢?

    他虽说已经有了李靖等名将,但如果再来一个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将领,他也不会嫌少啊。

    【毫无疑问,卫青霍去病二人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大将。】

    【卫青,字仲卿。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元封五年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说起卫青,不得不说一说他的身世了。

    他是汉武帝时期将领,从贫困中崛起,任大司马大将军参与朝政,封邑万户。

    但他最初只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介骑奴。

    以至于因为这个特殊而卑贱的身份,成为了在他人眼中拥有牢靠的裙带关系而上位。

    刘彻看上当时还是歌女的卫子夫,带进宫中。连带着卫青也获得关注,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卫子夫被刘彻看上,也许卫青一辈子都只是一介骑奴。

    但如果卫青没有能力,他怎么可能一步一步的走向大将军之位。

    怎么可能因为他的英武和荣耀让平阳公主对他侧目,让刘彻将他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他。

    有一句话说的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汉武帝刘彻就是卫青这位千里马的伯乐。】

    【卫青对谁都是一副谨慎谦和仁让的模样。虽然在朝中拥有大量士兵随从但从来没有谋反之心,在其他人养士之时,他和霍去病二人从来不会参与其中。

    即使刘彻害怕卫青功高盖主,有意削弱他的军队力量,让他的士兵大量投靠霍去病,他也没有半点不满。】

    【但卫青并不是一开始就展露才华的,在这之前。

    是因为汉武帝将卫子夫召入宫中,而卫青作为最小的弟弟也跟着进了宫,给汉武帝当贴身侍卫,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当下人,但是毕竟在皇帝身边,和一般的地方可不一样了。】

    【在那之前卫青作为内廷重臣在汉武帝身边呆了近十年,使得他深得汉武帝信任。】

    【这时正值匈奴来犯,恰恰汉武帝刘彻又是一位心有大抱负的君主,他不甘于和匈奴人联姻,纳贡等看似平和实则屈辱的手段。

    于是他筹备人手,派遣李广、公孙骜、公孙贺、卫青等人出征。】

    【也许真的是上天对刘彻的喜爱吧,让他拥有了这样的两位大将,卫青首战出征即取得了龙城之战之胜利。一战而封关内侯。其余几人皆无大功。】

    【而这次胜利,是大汉朝与匈奴之间的首次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也让刘彻更加的高兴,也更让他坚信,打匈奴的正确性和信心。】

    【其后,卫青多次统帅大军出征匈奴。元朔二年兵出云中,驱逐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为朔方郡,封长平侯。

    三年后再出高阙、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封大将军,三子同时封侯。

    元狩四年与霍去病分兵远征漠北,率军出定襄,追击匈奴单于至阗颜山乃还。

    也是在这汉武帝刘彻置大司马位,使霍去病与青并为大司马。】

    【他战功赫赫,龙城大捷、收复河套、奇袭高阙、二出定襄、漠北大战。】

    【但是,即便如此卫青在历史上也是褒贬皆有。

    在世人眼中,卫青一直被黑。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卫青等人态度就耐人寻味,十分微妙。

    一方面,司马迁强调卫青外戚的身份,在《佞幸列传》中就言,“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在其他方面也着重描写他怀柔低调的圆滑作风,对其战功的描写也不如李广的详细。

    另一方面却也专门为其单独重新列传,列入《卫将军骠骑列传》,并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借谋士之口称赞卫青,“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

    不过就算司马迁对其有所偏见,也在所难免,众所周知,司马迁因李陵而遭受宫刑,而李家又与卫青等人有故。

    司马迁本身又是出自世士家大族,瞧不上外戚出身的卫霍二人,也在所难免。

    但无论如何,他作为一个史学家的良知和底线还是在的,尽管对于李广的悲剧色彩极尽涂抹,但对于李广刚弼自用心胸狭窄的缺点也描写出来。

    说到底,司马迁虽然对卫青霍去病走偏门有所微词,但是依然对他们有公正的评价。也是很难得了。】

    【在这里,有一个好笑的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广这个人,在后世更有这样一句话,“李广难封”。

    但在我看来,实在是可笑。说出这样一句话的大多都是一些后世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文人。

    他们最爱的事情,就是在历史长河当中寻找像李广这样的例子,孤芳自赏,自顾自怜。

    但是,李广的弟弟李蔡,儿子李敢可全都被封为候了。

    换句话叫什么呢?也只有李广落得一个“难封”的下场,很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汉武帝身上,得从他自己找原因。

    就算要说霍去病是运气原因,但他李广次次迷路难不成就是假的吗?】

    【而且李敢封侯那次还是给霍去病当副将,前几次和他爹两个作战,可是出去被围了,直接先锋探路。虽然关内侯并不算在列候之内,但怎么也算是个二等候。】

    【这李广的性格,是没有万全的把握,绝对不会去做,屡次都将自己和军队陷入危境之中。】

    【说好听点要谨慎细心,难听点不就是怕死吗?】

    【是的,李广是三朝元老,身居要职,他的个人武力很厉害,但要说他功绩多少?抱歉,我不是很清楚。

    就像那些后世的文人,总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念叨“冯唐未老,李广难封。”可排除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难道不知道治国不是做学问,空口白话,如那空中桥梁,没有半点基础。】

    【人的心理想来就是喜欢同情弱者,在同一时期,李广征战一生未能封侯,最终被逼自杀;而所向披靡,但英年早逝的霍去病却是格外青睐,多加赞许。

    可能正是因此而让人不平了吧。】

    刘彻看着天幕上对卫青的赞赏,心里面非常高兴,不禁大喝一声,“好!”

    “不愧是朕的卫大将军,好样的!”

    刘彻对着卫青十分兴奋。

    “臣愧不敢当,为陛下效忠,讨伐匈奴,是臣应尽的职责,实在是不敢当陛下如此夸赞。”

    卫青自然也是高兴天幕对他的评价,但他生信内敛谨慎,却是连忙对刘彻恭声回答。

    刘彻看着卫青谨慎的模样,既是生气又是高兴,在卫青身上感到无趣。

    又想起天幕上说的众人对于卫霍二人的不满只好又转头对身旁的大臣们厉声道:“你们都看看,什么叫做本事,谁能够打得匈奴无处藏身。”

    “这么多年来我大汉谁有如此功绩?只有卫大将军。”

    刘彻一脸骄傲的对面前的大臣们说道。

    “以后我看谁还敢说,我看谁还敢在背地里在议论他的身世?”

    “你们以为朕不知道吗?不知道你们在议论他卫青是靠他姐姐上来的。”

    “是朕在偏袒于他!”

    “但就是这一个骑奴,却立下盖世功勋!”

    “朕就要让满朝文武,让这天下百姓都知道!

    只要他有用,只要他有能力,无论他是什么出身,朕都会重用他,都会给他无上的荣耀!”

    刘彻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底下面的大臣们纷纷噤声,不敢在这个当头挑起帝王的怒火。

    像诸如李广这样的大臣,也只好将不满放在心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