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秘鲁共和国
经济
概况
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秘鲁经济结束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gdp下降1112。根据利马商会的数据,近十年来,秘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约为20、20和60。根据秘鲁经济财政部数据,2020年秘鲁执行预算收入为10358亿索尔,执行预算支出为18285亿索尔,财政赤字占gdp的89。根据秘鲁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秘鲁通货膨胀率为215,(利马)失业率为13。
根据秘鲁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秘鲁零售业销售总额同比下降27。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秘鲁公共债务共计68563亿美元,占gdp比重为348,内债和外债分别为36108亿美元和32455亿美元,占公共债务比重分别为527和473。2020年第四季度,秘鲁非金融公共内债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分别为129725亿索尔和12476亿索尔,占gdp比重分别为181和17。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国,经济在拉美国家中居于中等水平。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22472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888美元,经济增长率133,通货膨胀率643。截至2022年6月7日,外汇储备为76454亿美元。
工矿业
【矿产采掘业】
秘鲁矿业资源十分丰富,矿业和石化能源业比较发达。根据能矿部数据,秘鲁2020年矿业投资额达4334亿美元,高于最初预期的42亿美元。其中,12月矿业投资额达到全年最高值664亿美元,较上月增长721。2020年,秘鲁金属矿业出口额达25774亿美元,约占秘鲁出口总额的61,再次巩固了矿业作为秘鲁外汇主要来源的地位。
在秘鲁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是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及瑞士等国的大型跨国矿企或当地企业集团,嘉能可、必和必拓、力拓等全球500强企业在秘鲁均有重要投资。
2018年7月,加拿大马库萨尼铀矿公司在秘鲁南部普诺省发现250万吨高品位锂资源,这一新发现使秘鲁跻身世界锂生产重要国家行列。
在秘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有以下外资企业:
——嘉能可(glencore xstrata)。
主要投资安塔米纳铜锌矿(antamina,占股3375)、安塔帕凯(antapaccay)等项目。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china minmetals)。
主要投资格兰诺铜矿(galeno,占股60)、拉斯邦巴斯(las bambas,625)项目。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主要投资安塔米纳铜锌矿(antamina,占股3375)。
——弗里波特—麦克莫兰铜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 inc)。
主要投资绿山铜矿(cerro verde)、开采金、银矿的布艾那本图拉矿业公司(buenaventura)。
——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
主要投资拉格兰哈铜矿(la granja)。
——中国铝业公司(aluminium corp of china)。
主要投资特罗莫克铜矿项目(toromocho)。
——纽蒙特矿业公司(newmont mining corporation)。
主要投资亚纳科恰金矿项目(yanacocha,占股5135)等。
——首钢集团(shougang group)。
主要投资马尔科纳铁矿项目(marcona,占股9852)。
——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主要投资奎亚维沟铜和钼矿项目(quellaveco,占股819)。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墨西哥的的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 cooper corporation),在秘鲁也拥有多个重要矿业资产。
在秘鲁的中资企业还有紫金铜冠矿业公司(白河铜钼矿项目,rio blanco)、金兆矿业公司(邦沟铁矿项目,pampa de pongo)和庄胜矿业公司等。
【油气开发业】
秘鲁石油产量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本国炼油能力有限,秘鲁对外出口原油,进口成品油。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汽车燃料和家庭生活燃料。主要油田是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塔拉拉油田,最大的气田是东南部的卡米塞阿(camisea)气田。
根据秘鲁石油公司(perupetro)统计,2020年秘鲁全国石油日产量为39671桶。
在秘鲁进行天然气和石油开采的外国企业主要有阿根廷的pluspetrol(秘鲁)公司、中石油拉美(秘鲁)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秘鲁)公司、哥伦比亚savia公司等。2014年11月,中石油收购巴西石油公司在秘鲁主要油气资产完成交割,一跃成为秘鲁最大的石油企业,其产量几乎占秘鲁市场一半。
农牧渔业
【农业】
秘鲁拥有800万公顷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可在一年四季种植多种农作物。传统农产品有咖啡、棉花、玉米、水稻等。非传统农产品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芦笋、甘蔗、辣椒、洋蓟、芒果、油梨、葡萄、酸性水果等。粮食作物生产主要供应国内消费,经济作物主要用于出口。
根据秘鲁外贸旅游部报告,2020年秘鲁农产品出口额7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7。主要出口产品有鳄梨、鲜葡萄、未烘焙咖啡、鲜蓝莓和鲜芦笋等。农产品出口是秘鲁第二大创汇产业,秘鲁已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的领导者之一。据秘鲁媒体报道,2020年秘鲁首次超过智利,成为全球最大蓝莓出口国,蓝莓和葡萄出口额首次跨过10亿美元关口。秘鲁还是世界最大的藜麦出口国,鳄梨、新鲜芦笋和新鲜去皮栗子的第二大出口国。
秘鲁农产品销售额(2019年数据)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为louis dreyfus peru公司、contilatin del peru公司和camposol公司。
【林业】
尽管秘鲁森林资源丰富,但多集中在亚马逊地区,交通不便,采伐难度大,因此林业并不发达,甚至远落后于邻国智利。
据秘鲁利马商会最新数据,2020年秘鲁木材出口额为9400万美元,同比减少24,过去五年中(2016-2020年)因非法采伐、木材管理不当、新冠疫情等原因,该行业许多公司不得不停止生产运营,行业出口平均每年下降71,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国,出口额为3800万美元。2020年秘鲁主要出口木材产品是:半成品(6300万美元),相当于出口总量的67;锯木(2500万美元),占27;制成品(530万美元),占6。
2020年,秘鲁主要木材出口企业有 imk maderas 公司(14)、maderera bozovich公司(13)、grupo maderero amaz公司(11) 和 maderacre timber sac 公司(5)。
【渔业】
秘鲁是世界主要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海洋渔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在不同年份渔业产量统计数据会出现较大差距。
2020年,秘鲁渔业产值增长208。但疫情重创行业出口,渔业出口额为2867亿美元,同比减少194,为2013年以来最大降幅。尽管如此,渔业在秘鲁仍是仅次于矿业和农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根据秘鲁外贸旅游部报告,2020年中国是秘鲁渔业主要出口市场,占其渔业总出口的38。
秘鲁渔业由政府严格控制。为减少过度捕捞和促进秘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采取配额政策,规定每条船和每个工厂加工许可证的捕捞配额。此外,政府还根据渔汛情况发布捕捞禁令。
秘鲁渔产品销售额(2019年数据)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为tecnologica de alimentos公司、copeinca公司和pesquera hayduk公司。
2019年7月,经中国和秘鲁双方有关部门技术协商,秘鲁鱿鱼重获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2019年12月,中国恢复进口秘鲁扇贝和牙汉鱼。
制造业
秘鲁的制造业规模较小、门类较少,主要包括石油、矿产品和渔产品加工业(初级制造业)、纺织服装、金属机械、石化、钢铁、塑料、建材、食品加工业等(非初级制造业)。非初级制造业的主要产品有:消费品,包括纸板(箱)、肥皂、洗涤剂和清洁产品,无酒精饮料、矿泉水,啤酒等;中间产品有混凝土、水泥、石膏、结构用陶瓷粘土等;资本货物有发动机组件、电动发电机和变压器、电力分电设备等。据秘鲁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1336,12月有所恢复,同比增长921。
旅游业
秘鲁地理环境多样,是印加等印地安文明发祥地和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的统治中心,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利马老城区、库斯科古城、马丘比丘遗址、昌昌古城遗址、阿雷基帕老城、查文古城遗址、纳斯卡地画、鸟岛、科尔卡大峡谷、的的喀喀湖、亚马逊雨林等。马丘比丘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世界旅游奖”评为“南美最佳生态绿色旅游目的地”。
新冠疫情重创秘鲁旅游业。据秘鲁外贸旅游部数据,2020年秘鲁入境国际游客约897万人次,同比减少795,主要来自智利(322)、美国(142)、厄瓜多尔(74)、玻利维亚(58)和哥伦比亚(55)等。中国游客5748人次,同比减少86。
秘鲁数字经济起步较晚,配套法律和政策措施正在完善过程中,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骨干网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应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主要包括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部门,主要集中于支付领域。传统农工业部门应用数字化管理相对较少。近年来,秘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疫情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秘鲁电子商务协会(capece)数据显示,2020年秘鲁电子商务增长50,当前体量约为60亿美元,网购消费者人数约1100万,有35的网购消费者选择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有67的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网购。
秘鲁社会环保意识较强,促进和保障法律法规完备。以电力领域为例,秘鲁政府明确规定优先采购清洁能源并网发电,以支持鼓励光伏、太阳能等环保绿色能源行业发展。截至目前,水力、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占秘鲁发电总量的96,其中水电占发电总量比重达5044。秘鲁全境已无燃煤电站运行。在建筑、交通领域,政府鼓励大量使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并给予包括税收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秘鲁生态农业在其绿色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秘鲁已经成为欧洲和美国主要绿色农林产品供应国之一。自2018年以来,欧美市场对秘鲁绿色农林产品的需求稳定在每年1亿美元左右,并且以20的年均增速增长。
金融财政
秘鲁国民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行使政策性信贷权力,现在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其发展。秘鲁金融开发公司是秘鲁国有金融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经济发展筹集资金,并对政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除上述金融机构外,秘鲁金融体系还包括16家商业银行、18家保险公司、11家金融公司、12家城市储蓄公司、6家农村储蓄公司,9家小微企业发展机构和租赁、担保、信托服务公司等。其中,本地较大私人商业银行主要有秘鲁信贷银行和秘鲁国际银行等。
主要外资商业银行有西班牙的bbva大陆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桑坦德银行,哥伦比亚gnb银行等。中资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银行。
秘鲁主要的保险公司包括mafre peru paia de seguro,rimac seguros,la positiva seguros,pacifico seguros等。主要险种包括职工健康保险(eps)、企业综合险、车险、健康险等。
与中国合作密切的当地金融机构有秘鲁信贷银行、秘鲁国际银行、秘鲁丰业银行、秘鲁bbva大陆银行等,其主要功能包括:吸收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提供质押、抵押、保证、信用等各类贷款;开展各类贸易融资业务,开展保理业务;汇票、本票和其他票据的贴现,远期票据承兑;开立、通知、保兑、议付即期或远期信用证,对外提供担保;经营外国货币,开展外币兑换等业务;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等。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已在秘鲁首都利马设立子行。中国工商银行(秘鲁)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获得秘鲁银监局(sbs)颁发的全功能银行牌照,成为首家获准进入秘鲁市场的中资银行和亚洲银行,并于2014年2月正式对外营业,为客户提供存贷款、贸易融资、开立保函、信用证及托收等服务。
中国银行于2016年12月设立中国银行秘鲁代表处,并于2020年4月获得秘鲁银监局(sbs)颁发的全功能银行牌照。中国银行(秘鲁)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秘鲁中国银行大力发展公司金融、贸易融资、银团贷款、金融市场和其他业务。具体内容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等贷款类产品;保函、进出口信用证、托收、进出口押汇、出口贴现等交易银行类产品;活期、储蓄和定期等账户存款类;即期结售汇等外汇资金产品。
对外贸易
【货物贸易】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秘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3103亿美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出口3931亿美元,同比下降154;进口33792亿美元,同比下降159。其中,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625亿美元,同比下降52;出口3967亿美元,同比下降157;进口3658亿美元,同比增长95,增幅明显提高。。
2020年,防疫措施限制了出口、投资和消费,关键领域生产如矿业生产减少15,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进口分别减少15和23,但电脑进口增加509。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23),贵金属国际价格创新纪录,工业金属国际价格超疫情前水平(金:27,铜:3),但由于供给有限,秘鲁矿产品出口减少15。农牧业产品贸易继续增长54。其中,出口再创历史新纪录,增幅67,实现连续八年增长,水果出口表现优异(15);进口增长33,主要原因是糖和大豆进口增加。纺织品出口和进口双降,降幅分别为244和02,但医疗用品如口罩贸易达到391亿美元的新纪录。
2020年,按秘鲁统计数据,秘鲁前五大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和韩国。
秘鲁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矿产品、鱼粉及农产品,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还是秘鲁最大的防疫物资进口来源国。秘鲁对美国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农牧产品、矿产品、纺织品、碳氢化合物、渔产品;自美国进口产品主要包括柴油和原油等原材料、农牧产品。秘鲁对欧盟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农牧产品、矿产品、渔产品;自欧盟进口产品主要包括汽车、化工产品。秘鲁出口巴西的产品主要包括矿产品、石油和天然气;自巴西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纸类产品、聚合物、汽车。秘鲁对加拿大出口产品主要包括农渔产品和纺织品;自加拿大进口产品主要包括资本货物和原材料。秘鲁对韩国出口产品主要包括矿产品、农渔产品;自韩国进口产品主要包括化工产品、塑料、汽车。
【服务贸易】
2020年,秘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约为682亿美元。尽管服务贸易在 2020年下降103,但仍相当于秘鲁gdp的507。服务业出口对秘鲁有重要意义,因此秘鲁政府十分重视,在2015年公布的《国家出口战略计划(2015—2025年)》中确定了服务业出口从每年约60亿美元扩大到180亿美元的增长目标。目前,秘鲁服务业出口主要依靠旅游业、交通、保险和再保险业等。
近年来,秘鲁旅游及相关产业、矿业服务业、工程和建筑服务业、电子游戏、软件、呼叫中心、出版等服务业受到投资者青睐。疫情前近十年,秘鲁服务业出口保持年均11的快速增长,但服务贸易长期逆差。
外国资本
上世纪90年代,藤森总统执政时开始实施私有化,通过企业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此后秘鲁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秘鲁因长期封锁措施、经济萎缩和政治不稳定,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减少88,降至 982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的下降反映了较低的资本投资(-88)、较高的向母公司的贷款偿还(-10 亿美元)和较低的收益再投资(-28)。长期封锁使得制造业的外国投资减少98,仅金融和公共事业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增长,分别增长38和96。跨国并购也一落千丈,2020年唯一的交易是orica(澳大利亚)以 202亿澳元收购总部位于利马的炸药制造商exsa 84的股份。展望未来,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相关经济复苏,秘鲁新政府上台,以及进一步的财政支持等利好因素,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部分反弹。
根据秘鲁私人投资促进署(proinversion)预测,截至2020年12月,作为资本贡献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将为26806亿美元,主要投资者将是英国(4638 亿美元)、西班牙(4638亿美元)和智利(3567亿美元),分别占173、173、133。吸引外资最多部门将是采矿业(6257亿美元)、通信(5480亿美元)和金融(4795亿美元),分别占233、204、179。根据秘鲁中央储备银行的数据,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接近2005年的水平,与2019年相比下降67。
外国援助
秘鲁政府十分重视外国援助和国际合作,在外交部下设立国际合作署(apci),专门负责相关业务。
根据该署最新数据,2019年秘鲁总计获得229亿美元援助。援助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前10名分别为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士、德国、欧盟、韩国、法国、日本、荷兰。国际组织机构方面,援助秘鲁最多的有预防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国际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泛美开发银行、世界环境基金、世界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移民组织等。
秘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政府第一个向秘鲁提供医疗物资、技术(通过视频会议)援助,中国也是第一个向其派遣医疗专家的国家,秘鲁政府对此十分感谢,当地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此外,美国、韩国、西班牙、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向秘鲁提供了抗疫援助。
历史文化
综述
文化事务原由秘鲁国家文化局负责,2010年7月14日,秘鲁国会通法案过设立wenhuabu,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广播电视局以及国家文化研究所等机构。秘鲁首位wenhuabu长,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胡安·马丁·奥西奥在9月4日宣誓就职。
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秘鲁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自从1950年代,秘鲁艺术倾向折衷,且受到外国和当地潮流的冲击。
秘鲁草绳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语言
根据1993年秘鲁宪法,秘鲁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在西班牙语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官方语言是盖丘亚语和其他土著语言。826的人口以西班牙语为母语,139的人口以盖丘亚语为母语,17的人口以艾马拉语为母语,剩下的18的人口使用其他语言。
西班牙语是政府使用的语言,是该国的主流语言,被媒体、教育系统和商业使用。居住在安第斯高地的美洲印第安人说盖丘亚语和艾马拉语,在种族上与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东侧和亚马逊盆地附近的热带低地的各种土著群体截然不同。
秘鲁独特的地理区域反映在语言差异上,沿海地区的西班牙语在美洲印第安语中占主导地位,而山区和高地地区的传统安第斯文化则更加多样化。安第斯山脉东部的土著居民说各种语言和方言。这些群体中的一些人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土著语言,而另一些人几乎完全被西班牙语同化。在讲盖丘亚语地区的公立学校里,有组织地教授盖丘亚语的努力越来越多。在秘鲁亚马逊地区,人们使用许多土著语言,包括asháninka, bora和aguaruna。
宗教
几个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一直是秘鲁的主要信仰,尽管宗教实践与土著传统有高度的融合。截至2017年人口普查,12岁以上的人口中,76的人自称为天主教徒,141的人自称为福音派教徒,48的人自称为新教徒、犹太人、后期圣徒和耶和华见证人,51的人自称无宗教信仰。
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传统继续在秘鲁人的信仰中发挥重要作用。天主教节日,如圣体节、圣周和圣诞节,有时会与美洲印第安人的传统相融合。美洲印第安人的庆祝活动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流传至今;inti raymi是一个古老的印加节日,人们仍然在庆祝,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大多数城镇、城市和村庄都有自己的官方教堂或大教堂和守护神。
根据秘鲁宪法第50条,罗马天主教是官方宗教,应该在国家学校教授。
文学
秘鲁文学则起源于前哥伦布时期的口述传统。西班牙人在16世纪引入文字,殖民时期文学体裁有编年史和宗教文学。独立后,风俗主义和浪漫主义成为主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里卡多·帕尔马。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造就了西罗·阿莱格里亚、何塞·马里亚·阿格达斯、和塞萨尔·巴列霍等作家。20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代表作家之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等人影响下,秘鲁文学变得更广为人知。
美食
秘鲁的食品和菜肴丰富多样,别具一格。秘鲁人民是马铃薯的最早培育者和食用者,马铃薯仍是他们钟爱的食物。烹调技术多有独创的秘鲁人民可以用马铃薯作主要原料,制作出上百种风味各异的糕点和佳肴。在他们款待宾客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几道以煮、煎、烧、烤方法制作的马铃薯风味菜。
秘鲁菜肴大体可分为两大系:以利马为代表的沿海区以辣味为主,主料是鱼、海味、鸡和马铃薯,做法多为凉拌、清蒸和烧烤;名菜有:生鱼“塞维切”(ceviche),ceviche是以柑橘浸泡的海鲜菜式;火烤辣味牛心或鱼块串“安蒂库乔”(anticucho)等。以库斯科为代表的山区菜以甜味为主,主料是牛、羊肉和马铃薯,以炖、烩、煎为主。名菜有,牛肉、甘薯和大蕉烩制的“桑科恰多”(sancochado);马铃薯干煎的“丘纽”(chuo);甜咸味的虾菜汤“丘佩”(chupe)等。
秘鲁菜肴混合了印第安和西班牙特色,也受到非洲、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和日本等地的煮食方法的影响。尤其是一种与中国广东粤式料理与当地料理融和的chifa在当地非常流行,在首都利马市内,一条街上至少有一个“chifa”的招牌,chifa的名称由来据说是语自中国话吃饭的意思,虽然在当地这种料理被当作中国菜,并且中国餐馆遍步秘鲁各地,然而其料理却早已成为当地秘鲁式特色的饮食,已非原本的中国菜,而其他秘鲁著名菜式包括“anticuchos”、“ceviche”、“humita”和“pachamanca”。秘鲁丰富的气候特征为当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作煮食用途。最近,秘鲁菜肴因为其使用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多样式获得称誉。
秘鲁的传统饮料是奇恰酒和皮斯科酒,分别以玉米和葡萄酿制而成。一般来说,山区的印第安人爱喝奇恰酒,沿海城市居民喜饮皮斯科酒。皮斯科酒原产于秘鲁皮斯科地区,以葡萄汁为原料,经过蒸馏酿制而成。1916年,利马莫里斯酒吧的调酒师以皮斯科酒作为基本原料,加入柠檬汁、鸡蛋清、糖浆和冰块,混合配制成一种味道清香、爽口的鸡尾酒,受到人们的喜爱。皮斯科鸡尾酒已成为秘鲁的一种餐饮文化象征。
古柯是一种灌木,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树高1至3米,叶含kekayin,有麻醉作用。当地印第安人常用古柯叶泡茶,称为古柯茶,同茶叶和咖啡一样饮用。为了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穷苦的印第安人把古柯叶当作咀嚼剂,带在身边随时放入口中咀嚼,以便充饥御寒。
音乐
秘鲁音乐源于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传统。西班牙人到达之前,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吹管乐器“quena”和敲击乐器“tinya”都比较常见。西班牙人引入了新型乐器如吉他和竖琴,之后又发展出传统乐器与新型乐器的混合体如“charango”。非洲传统对秘鲁音乐的贡献包括节奏以及敲击乐器“cajon”的引入。秘鲁传统舞蹈有“marinera”、“tondero”、“danza de tijeras”和“huayno”。
风俗
秘鲁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和告别时,都惯以握手为礼。男朋友之间相见,一般惯施拥抱礼,并互相拍肩拍背。秘鲁妇女之间相见习惯施亲吻礼(亲吻对方的面颊),嘴里都不停地发出表示友好的啧啧声或说问候的话。任何情况下,都可用花作为礼品。
秘鲁人具有拉丁民族的特征,热情、好客,听话最好打些折扣,不能尽信,有些会经常不守时。
利马市每年在10月、11月的祭奠期间,每逢周日在acho广场皆有斗牛比赛。
秘鲁居民中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秘鲁基巴罗族人视巫师如神明,并对其异常崇敬。秘鲁人特别忌讳“死亡”这个字眼,若以“死亡”来诅咒他人,必定会引起一场大殴斗。
秘鲁的印加印第安人,在每年9月举行定期驱魔节日。因9月是雨季。瘟疫易于流行。为了驱除病魔,秋分后月圆的第一天,所有的人要禁食。晚上各家聚会,烤制一种掺有小孩鲜血的玉米饼。人们在洗浴之后,用这种面饼擦头、脸、胸、肩、腿,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病痛。然后用这种面饼再擦门槛,证明全家都已斋戒净身。
秘鲁人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这都是不吉利的数字和日期,遇其必将会大难临头。他们忌讳乌鸦。认为乌鸦是一种不祥之鸟,给人以厄运和灾难的印象。他们忌讳以刀剑为礼品。认为送这些东西意味着割断友谊。他们在饮食上忌食海参一类的奇形怪状的食品。
陶器
秘鲁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自从1950年代,秘鲁艺术倾向折衷,且受到外国和当地潮流的冲击。
军事力量
国防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总统任zhuxi。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武装力量联合指挥部,直属总统领导,成员为三军司令,并轮流担任zhuxi。现任联指司令路易斯·豪威尔(luis howell),陆军司令维克多·曼努埃尔·里帕尔达(victor manuel ripalda),海军司令豪尔赫·德拉·普恩特(josé cueto aservi),空军司令佩德罗·华金·塞亚夫拉(pedro joaquin seabra),国民警察司令奥斯卡·贝塞拉·贝拉尔德(oscar becerra velarde)。秘鲁实行义务兵制,服役期两年。
1947年秘鲁加入美洲国家军事体系。1952年秘鲁与美国又签订了双边防御协定等军事协定,但是后续的政变导致与美国军事关系中断。50年代初期秘鲁开始创建小型军事工业,主要以修理武器装备为主,1968年10月胡安·贝拉斯科将军政变上台后,军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军工生产,至今有些项目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已经有军方直属医药厂和汽车修理厂、弹药厂、通信设备厂、坦克和直升机修理厂、军服厂,但是大致而言集中在后勤零件和弹药自制,依然没有大型武器自制能力,多数武器还是采购俄制产品为主,
秘鲁的军力以防御为主,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拥有80年代向德国购入的多艘209型潜艇至今仍有不错的静音能力,以及10多架米格29、10多架幻象2000,使其成为中美洲一支让他国有所忌惮的军事力量。
军力
2009年秘三军总兵力101867万人。
陆军62057万人,下辖4个军区和一个临时军区,编有5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2个摩托旅、2个山地旅、2个特种旅、1个丛林旅、1个陆航旅和1个纵队。
海军2291万人,设有5个海区,拥有现役巡洋舰1艘、导弹驱逐舰8艘、导弹护卫舰6艘、潜艇6艘、巡逻艇59艘等。
空军169万人,编有4个飞行联队,1个训练司令部。自上世纪70年代引进苏联飞机;1989年购买法国幻影-2000截击机12架; 1992年从尼加拉瓜购进苏制武装直升飞机19架,1996年从乌克兰购进米格-29战机10架。1998年采购苏-25战机18架。
另有约10万国民警察组成的准军事部队。
军费
2009年,秘国防预算1506亿美元,占政府预算总额624。
交通运输
综述
秘鲁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0。水上运输较发达,外贸主要依靠海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