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杨嗣昌的下放
第412章 杨嗣昌的下放
由于湖广、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各处的流寇重新泛起的军情迅速地传递到大明兵部,实在瞒不住了,只能上报给崇祯皇帝知晓。
“去年不还是好好的吗?怎么突然之间又叛变了!”
崇祯皇帝很无奈,思考一番后,突然之间咬牙切齿道:
“看来还是朕对这帮流寇太仁慈了,当初就应该派人将他们全部杀光!”
殿内的大小官员一声不敢吭,都怕触怒眼前这个刚愎自用又喜爱推诿责任的皇帝。
“怎么都不说话?为何几乎一夜之间,群寇并起?谁能来说说?”
各位官员仍然不敢说话,都把眼睛看向了新任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对于皇帝的询问,薛国观责无旁贷,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想必这么多流寇心中全无信义,臣认为应该果断任命一名强力督师,调集大军,将这帮该死的流贼全部剿杀殆尽。”
“嗯,薛爱卿说的对,朕以前是对这帮流寇太过于纵容了,谁知道换来的竟然是他们毫无知恩感恩的态度,真是岂有此理。前任督师熊文灿只知道一味地姑息,从来不懂得如何剿灭贼寇哦,根本就不胜任督师一职。众位爱卿来看看,应该加派何人为督师,前往中原前线剿灭贼寇?或者众爱卿有没有毛遂自荐的?”
如果换成其他皇帝询问,这帮大臣中肯定有人会出于想要表现,而毛遂自荐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的德性的,从崇祯初年开始,所有的督师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这哪里是毛遂自荐,分明就是“自杀”,因此殿内鸦雀无声。
崇祯皇帝见此,便点名道:
“薛爱卿,你觉得应该由谁来挂帅?”
“启禀陛下,臣愚钝,见识浅陋,但知当今朝堂,论知兵之能者,莫过于杨本兵,杨本兵能者多劳,朝廷事务也是缺他不可,臣因此担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也不知该如何选择。”
崇祯听到薛国观提到了杨嗣昌,以为薛国观真心为国举才,他本身也是对杨嗣昌非常满意,因此颇为心动。
实际上薛国观是看到杨嗣昌的圣眷日隆,有心将杨嗣昌排挤出中央政府,而让他前往地方督师无疑来说是最佳的方式。
崇祯皇帝因此看向了台下的杨嗣昌道:
“杨本兵确实能力超群,由他前往督师,朕自然是再放心不过的,只是这朝中事务,不知道杨爱卿心中可有替代人选?”
杨嗣昌心里苦哇,他好不容易进入了内阁,还深受皇帝的信任,一旦走出朝堂,再想回来可就是难上加难了。但是他听到皇帝的话音,分明是希望自己前往督师。此刻的他忽然想到了不久前的孙传庭,孙传庭只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被崇祯皇帝认为是故意违背自己的命令,一代名臣就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关进了暗无天日的天牢之中。
皇帝陛下天威难测,如果自己提出反对意见,会不会也是相同的下场?
出于这样的担心,让杨嗣昌不敢直接反驳,只得回复道:
“微臣感谢陛下的信任,感谢首辅大人的认可,只是在下没有具体的实战经验,就怕不能胜任,但是如果朝廷信任在下,微臣一定倾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决燃眉之急。只是微臣负责兵部,出于自身的职责,还是得说一句,临阵换将是件大事,最好还是先责令熊文灿抓紧剿匪,给他一点时间,实在没有效果了,再换人比较合适。到那个时候,如果朝廷有需要,嗣昌必定全力以赴。到时候若是说兵部负责人的问题,陈大人就比较适合……”
杨嗣昌趁此机会,把自己人陈新甲再次推向了前台。
“嗯,杨本兵果然是老成谋国之人,那就下旨给熊文灿,让他抓紧平定湖广、河南和南直隶的叛乱,别让朕再失望!另外,任命陈新甲为兵部左侍郎,负责主持兵部的日常工作,协助杨本兵处理政务。”
“吾皇圣明!”
……
熊文灿接到朝廷的旨意后不敢怠慢,作为老牌的官僚,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犯到皇帝陛下的逆鳞了,如果不能迅速平叛,那么等待他的要么是无尽的牢狱生活,要么是菜市口前的一刀。
为了活命,熊文灿以督师的名义,分别给湖广巡抚方孔炤、安庐巡抚郑二阳、河南巡抚李仙凤、郧阳巡抚袁继咸、凤阳巡抚兼任漕运总督朱大典下去了死命令,让各部在各自的防御汛地内抓紧进行剿匪作业。
他自己则是在气愤之余,亲自率领败军之将陈洪范、雷时声、罗岱、猛如虎、猛先捷、川将秦翼明和杨茂选,率领拼凑而来的大军三万人,从襄阳出发,进攻近在咫尺的谷城县。
张献忠立刻命令副帅马武率领众将前往应战,双方大战了一个月,不分胜负,直接到六月份,张献忠率先吃不消了,因为张献忠的西军吸收了太多的平民百姓,人数虽然上去了,但是粮草的消耗却是更加的惊人。谷城、光化两地的夏收粮草几乎被消耗一空,张献忠于是打算撤离谷城,跳转到外围进行作战和就粮。
六月十一日,光化县被郧阳巡抚袁继咸派人攻下,张文秀率领残兵返回谷城,报告张献忠,北面、西面已经被河南巡抚李仙凤和郧阳巡抚袁继咸给堵死,东面又是明军主力,要么拼死力战,击败东路明军;
要么就是要抓紧向南逃走了。
可是南面道路并不好走,崇山峻岭不说,沿途还缺乏粮草,算来算去,还是一定要击败眼前的明军要紧。
熊文灿能够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说明他也不是草包,随着大明的夜不收报告前线的西军人马在不断的增加,熊文灿就意识到决战的时刻很快将会到来,为了增加胜算,下令调遣从北直隶而来的京营黄得功所部,从河南固始移驻襄阳樊城关,确保襄阳城的安全;下令南直隶方面的凤阳副将牟文绶、颍州副将刘良佐以及张鹿安的安庆右营三部人马前来参加会战。
与此同时,为了激励将士能够用命,熊文灿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将之前作战还算勇敢的罗岱提了一级,成为了襄阳参将。
升了官的罗岱,作战起来更是格外的积极,想要表现自己,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自告奋勇率领四千精锐步兵,绕道北面的马窟山,希望能够突袭西军之后。
张献忠早就防着这一手,率领手下将士三万,准备收取光化县,正巧遇到探马来报,罗岱率部进入马窟山。
张献忠当即将计就计,命令三鹞子张国兴在马窟山与谷城之间的山间设下了重重埋伏,等待着罗岱的到来。
罗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西军的包围圈当中,一场激战下来,罗岱战败,被勇猛无敌的三鹞子亲自俘虏,其手下的四千明军除了愿意投降西军的以外,其余全部被三鹞子张国兴下令杀害。
明军战败的消息很快被传回兵部,崇祯皇帝闻听后,对熊文灿彻底失去了信任,下诏将熊文灿削籍下狱,命令锦衣卫南下将熊文灿逮捕归案,同时任命自己的心腹大臣杨嗣昌接替熊文灿的位置,正式成为督帅南直隶、湖广、四川、河南、山西、陕西六省兵马,全权负责平定中原的各支流寇大军。
至此,杨嗣昌离开了大明朝堂,并且再也不曾返回到大明中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