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
寄出去的家书,很快便收到了回信。
书信中,姜父憎恨顾氏和姜怜的这种手段,他气急恼恨的紧,也从未意料到这二人会将姜家的颜面丢尽了。
再三的斟酌考虑之后,姜父为了姜家着想,终究是决定安排这母女二人回衢州老家去,日后不准许她们二人再闹什么幺蛾子。
知晓姜父的决断时,姜怜寻死觅活,怎么都不愿意回衢州。
就连顾氏也是跟着闹腾起来。
姜老爷子冷冷的望着跟前这对母女,只是撂下一句话。
“你们明日便要上路回衢州,今日不论如何都要将所有的东西收拾妥当,如若不然,我明日便差人将你们送去尼姑庵去。”
姜老爷子素来是心狠。
见姜老爷子的背影渐行渐远,顾氏和姜怜终究是意识到,这是既定的事实,她们也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更改。
如今之际,丞相夫人的身体渐渐痊愈。
或许是因为有姜声晚在的缘故,丞相夫人不再是阴郁丧气的模样,就连平日里用膳的时候,她也能够多吃上几口。
望着坐在软榻上的丞相夫人,张宝珍还是轻声细语的问道。
“娘亲的身体大有好转,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就要动身了?”
丞相夫人轻轻缓缓的点了点头:“你爹爹说过了,明日便要动身离开。”
正因为丞相夫人病着的缘故,他们在这里耽搁了良久。
如若不然的话,此番他们早就已经抵达了老家。
张宝珍后知后觉的点头应允,想起一直以来都是体贴入微照顾着丞相夫人的姜声晚时,她眨了眨漂亮的眸子,好奇的问道:“娘亲,您可是盼着声晚能够跟着咱们一起回去的?”
丞相夫人对姜声晚如何,张宝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并不嫉妒。
毕竟不管怎么来说,张宝珍也是能够察觉到姜声晚对丞相夫人的好。
这种事宜,本就是相互的。
“就算我盼着声晚那孩子能够跟着咱们走,若是声晚不愿意的话,我哪里能够强迫人家呢?”说着话的同时,丞相夫人眼前便浮现出了景复南的模样:“何况声晚那孩子和景公子本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他们也断然不能因为我的缘故分离了才是。”
起初听到景复南的时候,张宝珍心里面会略微有些不适应。
但自从张宝珍亲眼见过景复南何其在意姜声晚的时候,她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像是景复南这样的男子,他对外人总是一副淡漠疏离的态度,唯独是姜声晚,才能够让景复南细致入微的照顾。
当然,这也是因为姜声晚值得。
“娘亲,您也不必如此愁苦的,不管怎么来说,声晚现在都是您的义女,她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定是会去探望您。”
张宝珍轻声细语的宽慰着丞相夫人的情绪,随即又是主动的伸出手去替丞相夫人捏了捏肩膀:“娘亲,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先前在京都城时,张宝珍的脾气何其娇蛮任性,丞相夫人是知晓的。
现如今同姜声晚相处的时间久了,张宝珍也的确是越发的懂事。
丞相夫人将张宝珍的转变看在眼里,此番只是轻轻的笑了笑。
“宝珍,你说的对,咱们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转眼便到了张家动身离开之日。
张宝珍搀扶着丞相夫人,望着不远处站着的姜声晚,她又是提高了自己说话时的声调询问着:“声晚,你当真是不愿意跟着我们一起走吗?”
听到了这番话时,姜声晚欲要回答,景复南却是主动的伸出手去拉住了她的手。
他的眸色渐渐的暗沉下来,从头到尾都没有多说。
姜声晚却是明了,景复南这是在无声的挽留她。
“复南,你且放心就是了。”
姜声晚轻声细语的同景复南说了一声,随即不疾不徐的抬起脚步走上前去。
“义母,宝珍,我便不跟着你们一起走了。”
这是姜声晚头一回称呼丞相夫人为义母。
以致于此时此刻,丞相夫人微微愣了愣神,整个人看起来都是有些不敢置信。
张宝珍也是略微有些惊诧,但一想起姜声晚这是为了满足丞相夫人的时候,她还是率先回过神,又轻轻的碰了碰丞相夫人的胳膊:“娘亲,声晚这是唤你呢。”
丞相夫人后知后觉的回过神。
她的面上展露出些许慈爱的笑容,没忍住伸出手去揉了揉姜声晚的脑袋。
“好好好,你不愿意去的话,那便算了。”
隐隐想起什么,丞相夫人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只玉镯子取出来。
“声晚,我自收你做义女至今,一直都没有给你准备过什么东西,这玉镯子是我曾经年少时母亲曾经赠予我的,现如今我将其转赠给你。”
这东西是丞相夫人母亲送的?
姜声晚知晓这玉镯子是极其特别的存在,她迟疑了片刻,还是对着跟前的丞相夫人轻轻的摆了摆手:“义母,您也用不着将这么好的东西送给我的,我素来都是不怎么爱惜的人,若是不经意磕磕碰碰,将玉镯子碰碎了,倒也是极其可惜的。”
她之所以会说这种话,无疑是不愿意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其次,张宝珍是丞相夫人的亲生女儿,她都不曾收到过这种宝贝,姜声晚又岂能够鸠占鹊巢?
张宝珍似乎是猜测出了姜声晚的心思。
她想也不想的将玉镯子接过来,又拉着姜声晚的手,自顾自的直接将这玉镯子戴在姜声晚的手腕上:“娘亲可送给我了不少的宝贝,我也不缺这一个玉镯子,声晚,你好好戴着就是。”
生怕姜声晚再次推拒,张宝珍直接挽着丞相夫人上了马车。
“声晚,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你定是要来看望我们的。”
离开之际,张宝珍不再是从前那般刁钻任性的模样,她似乎是长大了很多,也越发替丞相夫人着想。
姜声晚不由得轻笑了一声,又冲着马车上的诸位招手道别:“一路顺风。”
马车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