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该如何
云绣已做好了准备,要与杨明州好好聊一聊合水村修路的问题。 杨明州仍如从前一样,尊重且支持云绣的调研,但有些事,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说这些,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我已经问过合水村几乎所有的乡亲,他们希望修路,也急切需要一条能够通车的道路,让他们与外界能够联系起来。”
云绣并不认为她说几句话就能动摇杨明州的决心,可这些话她不能不说,“修路会不会破坏这里的传统文化,这个事情我刚才已经和你说了很多,我知道你可能不认可,我就是希望,你能多听听其他乡亲的意见,大家的怨言多了,村子就立不住了。”
杨明州又开始抽烟,还是五块钱一包的云烟。 烟雾吐了两圈,他淡淡地说:“云老师,你有文化,见过世面,懂的也多,我晓得你说的话不会没有道理。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管是电视台、报纸还是别的什么,大家都说了,我们这里就是世外桃源,能保持这样的环境非常难得。”
“我们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与世隔绝,只要有这个特点在,他们就会关注我们、支持我们,上面给的钱和优惠就多了。我们可以继续种核桃,年轻人甚至是能够走出去的中年人,就出去表演挣钱,让蒋老师带我们出专辑,这不是很好吗?”
云绣晓得,杨明州与蒋陵的想法基本一致,杨明州为此独断地向兰坪县政府表示,合水村不需要修路。要改变杨明州的想法不是易事,云绣能理解杨明州的想法和做法,这里已经贫穷太久了,急切需要一个发展的机会,眼前蒋陵带来的效益肉眼可见,杨明州自然想继续循着这个路子走下去。 蒋陵认为修路砍林是短视之举,杨明州却更重视眼前的成效。蒋陵的计划带来了不小的成效,所以杨明州更相信蒋陵的计划。他们二人的联结牢不可破,蒋陵能为杨明州带来眼前效益,杨明州能帮助蒋陵实现他的“远见”。 云绣没有再与杨明州辩驳,再多说,只会令杨明州厌烦。那时,她与过多干涉合水村事务的蒋陵又有什么不同? 云绣不愿合水村成为她与蒋陵的战场。 天边的云又开始着染夕阳的色彩,从淡雅到绚烂,仿佛只需要一瞬间。 云绣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抬头看见天边的云裹着风,舒展而去,思绪不断。 她忽而思考起,她为什么要成为民族学者,为什么要做民族学研究。 最初是为了继续母亲的遗愿。 后来呢? 后来她走得越来越深,已然离不开了。 她想做些有意义的事,从前她的理想是成为像母亲那样的民族学者。到现在,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民族学者。 无需像谁,她就是她。 作为一名民族学者,她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继承所有民族学先辈的意志,将个人学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落到了实处,那就是为了人们能拥有更好的社会生活而贡献。 文科的科研成果与理工科大为不同,有些理论研究甚至要经过数百年,才能在实践上显出效果来。而普通人常常忘记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人文探讨,社会的发展便会是畸形的。人始终不是冷冰冰的工具。 那么现在呢? 云绣知道她正手握着这个机会,用她所学为合水村找到正确的道路。 可她一旦去做了,也许会失败,会让合水村村民失去现有的效益,从而再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她不是蒋陵,没法给他们带来肉眼可见的利益,她甚至不敢确定,如果促成了合水村修路一事,未来对他们是好还是坏。她那些浅薄的文字,无法承载起一个村落的过去与未来。 更无法承载起一个群体的命运。 可她不去做,就只能做冷漠的旁观者,看着他们起起伏伏,而她打出那些冰冷的文字来,写稿、投递、发表。 这样,她还是一位民族学者吗? 云绣深吸一口气,仍旧望着那些云。 风吹了好久,云也跟着跑了很远。 “妈妈,要是你在,你会怎么做呢?中国需要的民族学者,只是搜集资料的民族学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