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 第四十九章 边走边聊

第四十九章 边走边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气越来越暖和,元俪几乎能看到每天路边树叶的变化,树叶发芽、冒尖,开始是小叶子,然后快速地长大,不到一星期,小叶子就长成巴掌那么大了。春天里,走在路上,环顾四周,绿意盎然,确实感觉心情都在变好。而且,多伦多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长,现在,晚上8点半了还是大白天。放学后带艾玛上了补习班回家,一路开车可以看着街景,路上的车,街上的人,跑步的、遛狗的,心里感觉美美的。每年的这个时候,元俪觉得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天暖和了,白天时间也长了,还有最重要的是快回国回家了。  贝拉今天放学上画画课,三个小时,元俪把贝拉送到画画学校,直接去超市买东西。贝拉从三年级开始,在这个美术学校开始画画,三年不到的时间,不仅没有感到厌烦,还越来越喜欢。老师是当年天津美院的高材生,后来留美,再定居加拿大,在多伦多开办美术学校已经很多年,也有一定的名气。  贝拉的美术启蒙,就是从这个美术学校开始的,老师姓韩。韩老师五十多岁,正规的学院派,在多伦多的各类补习老师中,算是比较严格的,每节课后都有作业。贝拉几个同学都来这个学校学过,但都没能坚持下了,加拿大的孩子喜欢nice老师。  贝拉很喜欢这个美术学校,三年级时就每次连续上两节课,一共三个小时。感觉几年画下来,眼、手上的基本功比其它同年龄的孩子扎实。画画不用太早学,孩子的想象力应该要保护好,但是,三、四年级以后,画画是必须要学的技术了,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想法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手上的技术跟不上心里想要表达东西,我手画不了我心,那么,慢慢就会对画画失去兴趣了。即使是不喜欢画画,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能,从应付学校的各种作业,甚至工作后的各种需要,元俪也认为必须要学,画画和数学、科学等其它科目一样的重要,不喜欢数学,不是也要学数学吗?  元俪顺路直接到附近华人超市买菜。多伦多华人超市除了大统华,还有大大小小的其它,主要是福建人开办的超市,规模比不上大统华,但实际上也不小,中国人爱吃的各种蔬菜、肉类、活鱼,等等,基本不缺,价格上还相对便宜一点。  离美术学校近的这家华人超市,设在北约克中餐馆聚集的一个plaza(广场),这个plaza里,有西北风的烤全羊,有江浙一带的稻香春,也有广式的粥粉面,规模不能和北边的万锦市比,但也是不错了,毕竟就近方便,省去往北边跑的时间。  元俪买了上海小青菜,这个是家里基本上不断的,多年的习惯,要吃点绿叶菜。还买了上海素鸡,买了一个小西瓜,这是贝拉点名要的。买了一条白鱼,师傅现杀,洗干净,回去清蒸,上汽后8分钟关火,李锦记蒸鱼豉油,淋上去就完成了。这个蒸鱼的方法是一个广东来的朋友教的,简单好做。  前后不过40分钟,元俪买完东西,把车开到附近峡谷入口的停车场,按计划去走峡谷,把今天的运动完成。  多伦多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峡谷,即使是比较繁华的地段也会有某个入口可以通向峡谷,自然、原生态,只要天气好,峡谷里总是有人在走路,骑车,或者跑步、遛狗。  元俪带上耳机,边走边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这节目几乎成了走路伴侣。元俪刚开始听了几分钟,想起胡玲了,今天一天,怎么没见她消息,还没到她回国的日子呢。于是,暂停了“看理想”app,边走,边给胡玲发语音。  “胡玲,在忙吗?今天怎么没消息啊”  “我啊,又看了一天的房。”

    不一会儿,胡玲回复了,“看来往南的可能性不大了,房子都太小,或者就是太大,豪宅,不行。本来想回去之前搞定的,只有等回来了。”

    “暑假回来在看吧。”

    胡玲接着说,“北边的房子大小最合适,都是比较新的房子,但是不打算去北边,所以,回来以后还是锁定我们现在住的附近”  “在我的附近找找?我们做邻居。”

    小莫说。  “我和经纪说了,回来再看,现在不看了。看房子太累人了。”

    胡玲说:“我东西还没买,这都要回国了,那么多亲戚、朋友要带礼物,明天要去costco,保健品啊,巧克力啊,啥的买了,还要收拾行李,真是要忙了。”

    “嗯,事情多,你小心颈椎,出体力找我们帮忙。”

    元俪说。  “好哎,先谢谢啦。”

    “其实有个东西我这几年都带回去,就是水杯,体积不大,还挺轻,又不怕压坏摔坏,而且吧,人人都用的着。”

    元俪建议。  “好啊,我也买几个带着,送人方便。”

    胡玲回应。  元俪就这样边走边聊,已经走了二十分钟,转身返回,往回走。  “对啦,元俪,你们贝拉是不是还有个渥太华音乐节要去啊?”

    胡玲问。  “是啊,今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早回了。”

    合唱团贝拉这个级别,7月份一开始就要去为期四天的渥太华音乐节,整个行程已经发下来,在音乐节上表演的曲目也已经在排练。“你下半年不打算让艾玛参加了是吗?”

    元俪问胡玲。  “是,换了新学校,还不知怎样,总要有个适应期,学校也有各种club(社团),后面看看再说。“胡玲早就考虑到了。  “嗯,是的,学校优先吧。”

    元俪回应说。  “其实啊,元俪,我真的很喜欢你们贝拉的那个合唱团,可惜我们是个boy(男孩)。快变声了,不能去了。”

    杰奎琳说。  “你拉倒吧,你完全可以办个合唱团,团长兼老师。”

    胡玲笑道。  “哪里啊,那是人家白人的文化,我们应该加入其中,去体验一下别人怎么玩的。华人的合唱团多伦多还少啊,但不是那回事。”

    杰奎琳说的也有道理。  “这么一说,突然想问问,有没有人找你去当老师?咱华人的合唱团?”

    小莫说。  “那是当然啊。”

    杰奎琳说,“我不会去的,压根儿不是一回事。”

    “那倒也是,即使要重操旧业,也得自己拉个山头。”

    胡玲说,她太了解杰奎琳了,国内来的歌唱家很多办起的音乐学校,什么唱法的都有,合唱团也有儿童的,老人的,杰奎琳不会跟着她们一起。  “我还操什么旧业啊,没那个能力”杰奎琳笑的乐呵呵的。  “元俪你在干嘛呢,说话忽喘忽喘的,走路呢?”

    “是啊,贝拉上课,我抓紧时间运动一下,开始返回了。”

    元俪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