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攻心计,长歌行
白云大师被徐昊一剑给劈飞了回去,根本就没有反应之力,就随着元元大师而去!
徐昊惊讶的看向了黄老邪,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陛下,虽然我们斩杀了那罗浮七仙,可是这两仪微尘阵还在!”
“无妨,就让这两仪微尘阵困着这寿春吧!”
徐昊笑着回答。
此时失去了罗浮七仙这几个主阵之人,这两仪微尘阵就成了一个死物,不但挡住了自己大军进攻寿春,却也挡住了寿春城内之人出来。
简直是天赐良机。
“东晋朝廷的支援情况如何了?”
“回禀陛下,司马睿派遣了温峤领兵二十万北上,不过大军一路之上分成了好几股,齐头并进,被吕布将军找到了机会三次消灭了六万人。如今剩下的十四万人如今已经距离淮南不远了!”
“调吕布回来,在这淮南之地将剩下的这十四万人吃掉!”
“是!”
可怜的温峤才知道,自己率领二十万人马北上,结果还没有赶到淮南,结果先损失了六万人。
“将军,前方再有五十里就是寿春了!”
“好!终于抵达寿春了!这个大昊,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骑兵,竟然令我们损失惨重!”
“幸亏大人反应及时,将人都给集中到了一起,否则我们还没有到寿春,这二十万大军就要被人给全部吞下了!”
“期望能够解救寿春之危!寿春的情况如何?”
“回将军,现在寿春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周围都是大昊的士兵!”
“想个办法,联络一下他们,内外夹击,消灭一部分敌人!”
“是!”
温峤停在了五十里之外的地方并不前进了,在等待寿春的消息,打算里应外合。
“陛下,温峤派人联系寿春了,想要里应外合……”
徐昊正在修炼,外面有人闯了进来禀告道。
“呵呵!还想进去,恐怕他们是进不去了,传令,大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进攻,将他们往寿春赶!
“是!”
很快大昊四十万大军就行动了起来。
温峤大营。
“杀呀!”
“杀!”
“将军,大昊军队三面朝着我们发起了进攻。”
“三面?哪三面?”
温峤疑惑的问道。
“东、南、西,三面,唯一把寿春那个方向给我们空出来了!”
“寿春方向空出来了?他们有什么阴谋?”温峤有些担心。
“将军,他们是不是担心寿春城内的偷袭,里应外合?”
“也许吧?不过现在也只能朝着寿春而去了!”
温峤总感觉敌人有什么阴谋,可是自己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在什么地方,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眼前就算是一个坑,自己也要跳进去。
因为这就是自己的任务,只能前进。
很快,温峤十几万大军就边战边退朝着寿春而去。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寿春城下。
可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确是一个灰蒙蒙的屏障,根本就看不到寿春城。
“寿春呢?”
将军这里就应该是寿春城,可是现在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寿春。
“你说这灰蒙蒙的后面就是寿春?”
“是!”
“立即让人前去探路,调查!”
“是!”
温峤派人前去探路。
而此时自己的十几万大军却已经被包围了。
“将军,外面大昊之人要见你!”
“大昊没有进攻?”
“没有,就是将我们围在了这里,他们提出来要见你!”
“想要见我,我倒是想要看看他们是打的什么主意!”
温峤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了,敌人竟然想要见自己。
当即就朝着外面走去。
很快,温峤就来到了大营之前,看向了外面的大昊军队。
此时在大营之前,正有一人骑在麒麟之上,霸气侧漏,皇者威仪显露无遗。
“温峤,投降吧!”
来人正是徐昊,他并没有虚情假意,而是开口直入主题。
“投降?休想!”
温峤想都没有想当时就拒绝了。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还能够冲出去?告诉你们吧,你们现在已经被包围了,而身后寿春之前的那道灰蒙蒙的屏障就是一处死地,说来也可笑,原本那是寿春城的守护屏障,所有进攻之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但是现在却也隔绝了寿春城和外面的联系。”
徐昊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战场,十几万大军都听到了。
不但是他们就是城内也听见了。
“混蛋,现在怎么办?援军已经来了,可是我们竟然出不去了,他们也进不来了。”
戴渊脸色非常的难看。
“祖逖,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那两万布阵的士兵,现在我们根本就调动不了,大阵也撤不了!”
“没有办法!”
祖逖实话实说。
“道长训练士兵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周围?你想个办法,一定要出去,不行你就给我探路去!”
戴渊说完之后,转身而走。
而此时寿春城外的十几万大军,都听到了徐昊的话,也知道自己被包围了,一个个的心生惬意!
“晋国的将士们,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是北方的,现在整个北方都已经是我大昊的领土,我不知道你们得家人是否还在,但是我能够保证的是你们可以回乡祭祖,毕竟我们都是汉人!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如若不投降,那就不要怪我了!”
徐昊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军营,然后说道:“史天泽、从军中寻找一些北方人,让他们去唱一唱家乡的歌谣。”
“陛下,一刻钟之后真的要发起进攻吗?”
“当然了,他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还必须打一仗。”
徐昊根本就不相信对方会轻易投降,更何况还有温峤这个名将在。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突然,整个战场之上都响起了《长歌行》。
这首汉朝民歌一响起了,战场之上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之后双方几十万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唱的最多的确是被包围的十几万人。
因为这是他们最感同身受的。
而大昊这里也有很多北方人,也都会唱这一首歌。
同宗同源的歌曲响起,激发了血脉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