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 > 第580章 再入王宫

第580章 再入王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好!”

    “来的正是时候!”

    白琰脸上一喜,他在这里坐等了半天,等的就是这些东西。

    当即,他随手拿起一堆信封信纸,直接摆放在桌案上。

    “对了,张叔,立刻想办法转告关山君,就说一切办妥,接下来就准备迎接匈奴的义和书吧!”

    白琰再次坐回位置上,笑着说道。

    张大通闻言,拱手应了一声,转身退去。

    随着房门关闭,白琰不再迟疑,提起狼毫,就着信纸,大笔一挥,一封封以赵国文字书写邀请函落成!

    不得不说,这前身作为一个书呆子,却也有做书呆子的好处。

    不仅让白琰刚穿越过来就认识这个时代的文字,更因为前身熟知列国文字,让白琰对六国的言语文字毫不陌生。

    这个时代,天下文字还未统一,包括秦国的大篆在内,于后世而言,都统称金文。

    因为列国文字不同,所以,很多时候的交流也不方便。

    不过相对中原列国,这还算好的。

    虽然有很多文字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并不是那般难以辨认。

    一般人或许永远连一国文字都学不到,但士族书呆子,学透七国文字,并不是很难。

    此刻,前身对于赵国的文字学识,刚好就帮了白琰一个大忙。

    一封封书信落笔,白琰全部收起,又招呼一声,很快,阿三等人纷纷到来,领取白琰的这些书信,赶往邯郸各地。

    晚间,白琰又一次前往赵国王宫。

    在一座宫殿中,白琰见到刚放松下来的赵王。

    此时,赵王正躺在一张巨大的床榻上,周围摆放着三个火盆,下面歌舞升平,好生热闹。

    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赵国的舞蹈了。

    赵国的舞步,天下无双。

    在后世还经常流传着这样一个词,邯郸学步,说的便是赵国的舞蹈之美,舞步之绝,甚至于连邯郸人走路,都会不自觉的迈出舞步,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燕国人来到邯郸,想要学习邯郸的舞步,结果却连怎么走路都忘记了,可谓被迷得神魂颠倒。

    对于赵舞,白琰并不是第一次见。

    他的大顺客栈就有赵国舞姬舞蹈,但每次见到,都不得不承认,这赵国做了百年的风尘生意,在这一道上,简直就是天下无双,迷人双眼。

    那物资,可比之后世各种舞蹈好看多了。

    “白琰拜见王上!”

    来到塌前,白琰拱手道。

    “坐!”

    赵王抬眼看了看白琰,挥了挥手。

    下一刻,立即有人送来桌案坐垫。

    白琰拜谢一声,方才坐下。

    此时,赵王目光又看向面前歌舞,嘴上却道:“是来领取出使文牒的?”

    白琰拱手,应道:“回禀王上,正是如此!”

    “另外,王上,白琰还有一个请求!”

    赵王头也不回,依旧盯着歌舞,道:“说!”

    白琰沉吟片刻,道:“听闻秦国长公子子楚在赵国留有一子,名唤赵政。此子乃子楚与一个卑贱商人之女所生。今日前来,白琰想请求王上,将此子赐予白琰!”

    话落,正在欣赏歌舞的赵王瞳孔骤然一凝,眉头微微一跳,脑海中不禁回想起一道不足为据,却又令人难以忘记的小小身影。

    那是一个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寻常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还在传开裆裤呢,还在玩泥巴。

    可那孩子却仿佛天生与众不同。

    他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智。

    寻常人见到赵国的王,怕是早就吓得颤抖不已,那孩子却仿佛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纹丝不动,甚至敢说出蔑视他的话。

    当日,他好几次都差点把那孩子送到屠刀之下。

    可以说,如今那孩子还能活着,已经是他最大的仁慈。

    他得多亏邯郸城没有破,否则,他必将是第一个献祭的人。

    如今,那孩子还活着,可也是赵国的人质,白琰这个时候提出讨要那个孩子,他想做什么?

    “哦!”

    “给寡人一个理由!”

    赵王不动神色,然而心中已经冰冷下来。

    虽然白琰的话说的很好听,白琰给他的国策也确实说动了他,但作为王,他不可能无条件的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如白琰这般,作为秦国使臣来到赵国的臣子。

    他随时都在提防着。

    就凭白琰这番话,今天要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无论白琰之前做过什么,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白琰目光一闪,虽然赵王不动神色,但他岂能不明白赵王此刻的心境?

    “回禀王上,白琰想问问,在王上看来,如今的秦国如何?”

    白琰心中早已想好说辞,微微一笑,拱手道。

    赵王目光转动,被白琰这一打觉,似乎也没有欣赏歌舞的心情了。

    他挥了挥手,歌舞顷刻间扯下,让整个寝殿陷入安静中。

    此时,赵王方才慢慢躺下。

    他目光望向白琰,沉吟片刻,道:“你具体想说些什么?”

    白琰也不废话,目光迎上赵王,笑道:“这秦国自当年献公之后,就可谓世代明主。其中,献公之志,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孝公之能,弱秦变法,一朝图强!”

    “紧接着,惠文王龙门加冕,纵横捭阖!”

    “其后,吾王问鼎,霸绝天下!”

    “今,更有秦王稷弱遍天下列国,唯秦独强!”

    “可以说,这秦国自献公以来,到现在位置,五代君主,无一昏庸,这一点,王上不可否认吧?”

    赵王顺着白琰的话陷入沉思,微微点头。

    这一点,他的确不得不承认,秦国简直太过幸运。

    在列国都因为各种混乱的时候,这秦国总能出现一个个明主,稳住局势。

    就连最混乱的时候,女人当朝,那宣太后也不输男儿,不仅没把秦国搞乱,反而让秦国更上一层楼。

    这一点,真正是让他好生羡慕。

    “没错,那又如何?”

    赵王微微点头,沉声说道。

    白琰一笑,又道:“这上面几位,白琰已经说完。接下来就伦伦这下面两位!”

    “如今的秦王稷,已是暮年,指不定今日倒下,或者明日倒下,再强,怕也成不了几年。而秦王稷之后,继承者必是安国君!”

    “这安国君,白琰给王上的奏疏中已经提到过,想必王上也深知其能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