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种田之娶个夫郎过日子 > 第20章 准备摆摊2

第20章 准备摆摊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天气太热,一次性做太多肥肠会放不住,所以谢启峰决定先做很少面,他揉面擀面做了三碗。

    接着开始做最重要的肥肠面的灵魂—卤肥肠。

    他首先将晾干的肥肠凉水入锅煮熟,趁热切成菱形。然后在锅中加入少许底油烧热,放入肥肠,小火炒至焦黄出油。

    在锅底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花椒、白糖、和胡椒翻炒。把食材拔到锅旁边,放入一勺自制的酱和半勺辣椒炒出红油。这个酱料是谢启峰之前在部队中的时候,老炊事兵教的说是祖传的秘方,因为这里没有鸡精,谢启峰先没放,准备等日后自制一些。

    然后将食材翻炒混合均匀。最后放入适量清水煮面,快好的时候放入一些绿油油的野菜。

    煮面的他还同时炸了一些花生米,最后盛出肥肠面,撒上花生米和葱花,淋上花椒炸的油和辣椒油即可。

    悟哥儿看自己从来不吃的肥肠,在谢大哥手里三下两下就变的通红诱人。

    谢启峰递给他筷子,让悟哥儿先尝尝味道。

    悟哥儿本来还有点膈应,但是看谢大哥做的这么干净,肥肠还这么诱人,肥嘟嘟的看着就香。

    他先夹起一块肥肠,小心翼翼的放进嘴里,肥肠,色泽黄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腻,嘴里还能感受到肥肠的脆嫩弹韧。

    “嗯嗯,好吃。”

    悟哥儿好吃的眼睛都眯起来,他夹起一口面,面是谢启峰自己擀的,非常有嚼劲。

    面配着肥肠的油润,辣辣的。

    谢启峰坐在悟哥儿旁边笑眯眯的看着悟哥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满满的。

    “慢点吃,不够锅里还有。”

    谢启峰对口腹之欲没有太高的要求。看着悟哥儿吃的这么开心,他准备把自己的份也给他。

    过一会儿,许屠户也回来了,尝了谢启峰做的肥肠面赞不绝口,不敢相信这是用臭烘烘的肥肠做的。

    老丈人和悟哥儿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让谢启峰信心大增。

    只是这原材料弄好了,摆摊的装备还少着,他看去镇子上摆摊卖东西的人都有小支架。

    谢启峰想起来现代的摆摊小车,不仅可以推着走,储藏空间还大,非常适合自己摆摊使用。

    是该去找找曲老头,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做一辆了。

    曲老头这几日也是闲在铺子中无事,看到谢启峰来铺子里很是开心,他的小外孙这几日身体好了不少也多亏谢启峰的单子。

    “谢小子,你今日来为何事啊?”

    谢启峰拿出自己画的图纸,将自己想要的功能一一说给曲老头。

    曲老头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车具,有棚子能遮阳,还可以有轮子拉着行走,最重要的是可以折叠起来不占地方。

    还有这桌子,可以折叠收起来,节省了大大的空间。

    他迟疑着开口说:“我没有见过这个;不确定能否做好,我试试吧。”

    谢启峰熟悉了曲老头之后也知道,这老头手艺很不错,他说试试心里也应该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行,那等两日,我来拿,这是定金。”

    “好。”

    ……

    谢启峰这两日也没有闲着,他以高价一两一只的价格收购了悟哥儿的小母鸡。

    把鸡胸单独挑出来,和村子里收购的香菇一起做成了纯天然的鸡精,撒些在饭菜中很是提鲜。

    晓哥儿那日来寻悟哥儿玩,正巧尝到了谢启峰做的肥肠面。

    本来他对谢启峰没什么印象,这次却对悟哥儿产生了深深的羡慕。

    这也太好吃了,悟哥儿以后嫁给谢启峰岂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饭菜,不过现在也可以每天都吃到…

    晓哥儿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在心里决定以后一定要和悟哥儿住的近一些,这样就可以长期蹭饭了。

    这顿饭甚至让晓哥儿立志以后要找一个厨子,但是中途被“骗子”骗走就是后话了。

    这个时代分南北两方,两方差异较大,南地喜食大米,而北地偏爱面食。

    悟哥儿他们所在的府城处于南北交界之处,人们的饮食喜好也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像悟哥儿家里就更爱面食,每日的主食都是面饼,或者谢启峰做的馒头。

    但是村子里其他人家,因为口味的不同,有的就更爱吃米饭。

    镇子上也是这样。

    在初夏的季节,镇子上的米铺价格三十文一升,面价稍稍便宜,二十文一升。

    谢启峰买了一石面,花了不到二两银子,一石面加水做成面条,能做一石二三的面条。

    普通姑娘或小哥儿一顿能吃二两面,卖力气的汉子吃四两也就够了,那么一碗肥肠面中面的成本就在三文到六文钱中。

    只有肥肠,虽然杨老大执意送给他表示分文不取,但谢启峰知道若是日后赚到钱,那么再免费拿取就不好。

    他不想为此坏了杨老大和许屠户的关系。

    倒还不如一开始就定好价格,所以谢启峰跟杨老大商议每斤给五文钱,若是杨老大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涨价。

    这猪下水本来就卖不上价,谢启峰能给五文钱杨老大还觉得太多了,当即就连连摆手表示不可能涨价。

    在一碗面中肥肠也就放二两,成本价在一文左右,加上各种调料、青菜、还有烧水用的柴,一碗面的成本就在六文到八文。

    还有桌子和凳子,小推车总共花费了八两银子,也要加到成本里去。

    谢启峰先是征求了悟哥儿和许屠户的意见,又去镇子上看了看其他的摊子定价。

    一个肉包子五文钱,还只有一点点肉,成年人吃四五个才能填饱肚子。一碗羊汤价格要二十文,里面零星的飘着些碎肉,好在汤是用羊骨熬的,味道也不错。

    经过考察之后,谢启峰决定把一碗面价格定在十八文钱,这样一碗纯利润大约有十文。

    而且就算穷人也能吃得起,而且他想大块大块肉的面总比价贵还没有太多肉的面有竞争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