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辰年辰月
一个稳婆浑身是血的跑了出来,跪倒在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生了,是是位皇子啊。chuoyuexs”
“好!好!太好了!”元功高兴的差点蹦了起来,赶忙喊道:“去传钱毅德!”
就在此时,青木门罗突然招手止住,说道:“陛下,不可。”
“嗯?”元功一怔,不知道这位神医有什么事。
青木笑道:“陛下是不是想传礼部尚书,敕封此子为太子?”
“是啊,我答应过皇后,等此子一出生立马敕封为太子的。”
青木摇头道:“陛下最好听我一句劝,不能马上敕封此子。”
“为何?”
青木将他拉到一旁的角落,低声道:“此子乃是我向上苍借了条命才让他顺利降生的。”
“啊?神医何出此言?”
青木又道:“无论陛下信不信,我都要把这事说明白,陛下杀戮过多,已伤了子嗣福祚,所以此子本来是不该到人间的,但一来与陛下交好,二来是受晋王所托,我才不得不祈求上苍为其索取一命。这孩子的命本该是个普通人家的,但现在降生到帝王家已经是超出命格了,若一降生就封为太子,恐怕恐怕命不久矣。”
元功愣住了,对于这种阴阳神学他虽不是很相信,但一想到此梦中所听说的北野死契,又不由得不信。
于是问道:“神医,那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一辈子都不让他当太子吧?”
青木笑了笑,说道:“癸岁之期一过就可以了,癸岁期内,命格不安,阳气为正。过了癸岁之期,人的一生命格便彻底稳定了,到时候您是想封太子也好,禅位让他当皇上也罢,皆可。”
元功点了点头:“没想到神医还精通道家之说。”
青木摇摇头道:“我所懂的东西比道家还要早出很多年,不过罢了,说多无益。还有个事陛下恐怕会有些难受。”
“怎么?”
“此子不能在宫里抚养。”
“这又是为何?”
“一个道理,宫中皇气太重,又参杂着杀气,您想想,自从北野开国以来,死在宫中的人有多少?癸岁癸岁,其实通着鬼祟二字,为了能让此子健康成长起来,建议还是给他找个宫外的大富之家代养,此家主人需在辰年辰月辰日辰时出生,再给他赐个子嗣繁多之人家的假名,这样就可以保他平安了。”
元功点了点头,对于他来说这都是小事,只要和阿城的孩子能够顺利长大,哪怕是给天捅个窟窿又如何。
于是他走回殿前,对萧裕道:“去给我翻一下吏部档案,凡是京中有辰年辰月辰日辰时出生的官吏,都给我提上来。另外大臣当中再给我看看谁的子嗣最多,也同样报上来。”
萧裕眼珠一转,道:“子嗣最多的,陛下,臣倒是知道一位,前几天刚刚提拔出缺的,燕京转运使赵袭庆,他有五个儿子,其中两对还是双胞胎。”
“五个儿子?好!”元功一喜,转头望向青木门罗道:“神医,那这名字还是麻烦您给起个假名吧?”
青木嘻嘻一笑:“起个简单的名字最好,就叫赵六好了,反正是假名吗。”
“这”元功万万没想到自己未来希望会被取这么一个俗名,但一转念想想,民间确实有歪名好养活一说,于是就命起居郎将此名字登记造册。
直到此时他才想起阿城来,赶紧又迈进了寝殿,此时嬷嬷们已将整个寝殿的窗户用棉布里三层外三层的隔绝了起来,生怕漏一点强光或风。
一个嬷嬷将襁褓中的孩子抱到了元功身前:“陛下,这就是您的小皇子。”
与阿侬就像捧着珍宝似的小心翼翼的接过,遥想当年济成从出生到长到两岁他都未曾照料过,如今看着刚刚出生的光英,不由得掉下眼泪来。
那孩子皮肤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元宝似的小嘴正不停的蠕动着,仿佛是在对元功微笑一般。
“光英,我是父皇,咱爷俩终于算是见面了。”
元功一边轻轻的晃着孩子,一边慢慢的走到阿城身边,欣慰的说道:“阿城,看,我们的光英,长得真像你。”
阿城因为服用了青木给的神药,此时精神还算不错,涨红着脸说道:“才出生,皱皱巴巴的,哪能看出来像我。”
“诶?孩子吗,刚出生都是这样,长着长着就好了。你给朕诞下了龙嗣,想要什么赏赐?”
阿城摇了摇头道:“陛下承诺的事还记得吗?”
元功一怔,随即将青木的话给阿城复述了一遍,又补充道:“不是朕不想封他为太子,实在是不过你放心,青木先生说了,癸岁三年之期一过,朕一定第一时间封他为太子,要不现在就把圣旨写了也行。”
阿城笑了笑:“你有这份心就行了,臣妾又不会逼您。”
元功又将光英轻轻的捧起,在他那稚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道:“朕与你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明君,是个聪明的娃娃。”
他想到此,转身对那些忙碌的嬷嬷们说道:“你们好好照看着皇后,坐月子期间不得有任何怠慢,朕会重重的赏赐。”
所有嬷嬷都一齐跪倒道:“陛下万福,皇后万福。谢陛下恩赏。”
阿城此时似乎有些不舒服,抬手摸了摸光英,说道:“怀了他十个月,日夜不离,可这一出生就要送到宫外去养,唉,真有些不舍。”
元功叹息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能让他顺利成人,就算分离了也也在所难免。”
半晌后,元功又道:“朕打算封国丈为王,以表孝心。”
“封王?异姓封王?”阿城有些惊讶。
“此前裴满的叔叔不也封王了吗?你为朕生下麟儿,这是对你们单家的奖赏,就不要推辞了。”
阿城点了点头,微笑道:“如果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元功道:“那明日就宣他进宫来,见见自己的小外孙,大家团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