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夜雨仗剑行 > 第四十六章 以怨报德

第四十六章 以怨报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星河举起一杯酒,昂首猛然喝罢,叹道:“奸臣当道,蒙蔽圣听,忠义之士难施抱负,宵小之辈附炎趋势,朝政不堪,国事日非。如此局面,岂不令天下义士痛心疾首?”言毕又举杯欲饮,张闵道:“先生且慢,我与先生共饮此杯,同消此恨。”说着举起面前一杯酒,与李星河推杯共饮。酒罢张闵愤然道:“自古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庾亮、王洽如此这般,伦理已丧,纲常全无,自是乱臣贼子,必将引火自焚。唉,自八王之乱后,胡人大举南下,朝廷节节败退。元帝移都江南,河北中州相继沦入胡人之手。然我朝终究保有江南半壁,亦是劫后余生,为日后复辟江北故土保留下根据之地。只盼朝中能出一两位贤臣良将,整顿朝纲,肃立军威,内修明政,外抚南越,然后待北方有变,即派一支劲旅渡江北伐,先克洛阳故都,次再经略中州,徐图河北。如此则复国有望,大业可就。”宇文迪闻言暗暗赞叹,深以为然。司马云衣虽听不甚明白,然见他神色慷慨,心中亦深为折服。慕容溶月心中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他能对故国心怀忠义,足见是个古道热肠的真心汉子;忧的是他对侵入河北中州、滥杀百姓的胡人深恶痛绝,自己身为辽东慕容鲜卑人,自然也是他们口中的  "胡人"  了,不知张闵哥哥心中究竟如何看待自己。

    李星河见他慷慨陈词,也为其浩然正气所折服,不禁击案赞道:“张兄弟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见识,可见有志不在年高。晋室倘若能广纳张兄弟这般义士,何愁故土不复?”张闵摇头苦笑道:“先生太抬举我了。为人臣者,自当以赤胆忠心为本。在下不过是尽人臣之义罢了。”言罢,一股傲然之气自胸中陡升,不禁站起身来,昂首挺胸道:“在下虽无韩

    信、李广之能,但若能教天下复归太平、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我这一腔热血愿洒于故土万里边关,便是马革裹尸,又有何妨?”李星河道:“壮哉!屈夫子曾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大丈夫正当如此。”说罢哈哈大笑,站起身与张闵对酌一大白。柳别离笑道:“闵兄能有这般决心,日后定当建立不世功业,富贵加身,青史留名。”张闵只顾饮酒,浑似不闻。宇文迪心中十分不悦,暗思此人功名之心极重,不免以己度人,把闵哥从军报国的一片赤诚看作是建功立业、攫取名利之举,着实可悲可叹。慕容溶月素来对于功名富贵看得甚淡,只是顾及张闵哥哥安危,心中便不愿他去从军。

    张闵此时已然微醺,拉着李星河之手,走至坞外,二人望着大河北岸,胸中汹涌难平,却是沉默不语。良久过后,李星河忽道:“张兄弟,你可知道我夫妇的真实身份么?”张闵转头道:“愿闻其详。”李星河沉吟片刻,慢慢道:“十五年前,在会稽山大禹陵青松亭外,也是这么一个朗月良宵,我与清梦初次相遇。彼时明月照人,清风拂衣,月色下的她宛如天女下凡般飘渺绝俗,我们互生爱慕,携手同游,自此情根深种。”说着双目紧闭,似乎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柔情蜜意,良久忽然睁开双眼,恨道:“我二人互相倾心,却不想竟招来一场横祸。”张闵见他愤恨不已,显是不堪回首之事,心知不好相问,便只静静地听着。过了一会儿,李星河才接道:“我虽不肖,祖上亦是官宦世家。曾祖乃本朝武帝太康年间黄门侍郎,祖父承袭此职。至先父一辈,北患日紧,山河破碎,元帝南渡十年后,先父忧虑成疾,不久便即驾鹤。成帝咸和元年,朝廷召我入仕,官拜扬州别驾从事。”听到此处,张闵才明白原来他出身世家大族,亦曾任扬州别驾之职。

    只听李星河接道:“正所谓世事无常。先父年轻时曾遇一位落拓书生当街卖字,先父本是好书之人,平素喜好结交文人学士,见那书生衣衫褴褛却写得一手好字,不禁起了惜才之心,当即将他所写之字尽数买走,并请其一同回至府中,以好酒好食相待。那书生酒足饭饱之后,说起自己乃是姑苏人氏,姓王名恩,因家道中落,困顿潦倒之下只好以卖字为生。先父念其颇有些才学,便留其在府中做客三月,命人每日三餐好生招待。待三个月后那王恩执意要走,先父也不强留,临走之前助其百两银子作为盘缠。那王恩也不言谢,接了银子转身便走。先父曾言那王恩接过银子时面红耳赤,显是羞愤难当。先父当是不以为意,只道读书人皆看重礼义廉耻,轻易不愿受人施舍,是以如此。谁料那王恩原来是个极端乖戾、刻薄寡恩之人,他在府中做客期间,见府中日日珍馐美馔,处处香炉暖阁,心中便起了嫉恨之意。待到先父赠其银子时,他便存了羞辱之心,由是嫉恨之意便更甚了。”说至此处,谓然叹道:“世间事当真难说得清楚,人之性情更是难以揣摩。世人皆知  "人若投我以桃,我必报之以李"  ,然又有多少人总是  "人若有恩于我,我必报之以仇"  ?自古以来,以怨报德、恩将仇报之人屡见不鲜,可见人心之诡。”张闵闻言,默默点头。李星河接道:“那王恩自得了百两银子,便回乡去了。不过两三年间,鱼跃龙门,乌鸦成凤,已是颇有家财,大非昔比。原来他拿着银子贿赂了本乡当地县丞,于衙门内谋了个税吏之差。不过半载时间便置办了家业,娶了亲,还拥有许多田产。若以常理度之,从此该好生过日子才是。谁曾想那王恩竟对先父府中家产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占为己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