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生活中的法律 > 第十二章 原来感同身受真的只是一句空话

第十二章 原来感同身受真的只是一句空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件,应该说就是真实发生在我家里的真实事件。

    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指的是情绪很慢热,反应也很慢热。举个例子:我应该当时就生气的事情要过好久我才反应过来,啊,好气啊!

    我就是这样一个很慢热的人。

    家里发生了一件事,颠覆了我前二十几年一直尊敬的父亲形象。那就是我的爸爸出轨了。甚至这并不是第一次了。可在我面前的他一直是一个正直的形象,我从未想过他会出轨,甚至因为外面的女人抛弃家庭。所以当妈妈只是从短视频点赞收藏中判断爸爸出轨我并不相信。我要的是确切的证据。因为我学的便是法律,而法律讲究的是证据。我需要证据。所以我和父亲进行过一次谈话,当然不出所料,我的父亲否定了,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是母亲在无理取闹,而我也相信了父亲的话,总不能因为一些虚无缥缈的视频点赞便判定父亲出轨。

    可我很快就会知道:原来并不是事事都需讲求证据,有时候经验,或者说女人(妈妈)的第六感真的很准,原来母亲并不是无理取闹。

    在我和父亲的一次谈话过后,家里陷入平静,父亲回家越来越晚,借口是在外看活以及和朋友喝酒,有视频为证。

    再之后不久父亲出外打工,工作大约两个月之后我生病住院,在我手术前后都是妈妈和表弟忙前忙后,而我所尊敬的父亲并未出现一次。

    而我这时还在自欺欺人,认为爸爸在打工已经很辛苦了,一个小手术不来也没什么。即便父亲回到家乡也并未来看我。

    我只能安慰自己,自己之前便说过一个小手术而已,不需要爸爸回来,不需要担心。

    真正让我打破幻想的是在过新年这天爸爸仍旧没有回家,没有电话,没有解释,甚至没有一条短信,有的只是微信例行公事发来的新年红包,二百元。即便是我发去质问,他也无动于衷,没有一句辩解。

    父亲出轨的对象是他的小学同学,王某秋。父亲早在几年前便对人家多加赞赏:什么人家工作好,单位好,工资高,是会计啦,等等。母亲也并未放在心上,毕竟人家条件那么好又怎么会看上一个有妇之夫。

    父亲出轨离家是在2021年的八月份。从此父亲再未在家待过一次。

    真正知道父亲出轨对象是因为父亲和那个女人一样打麻将,父亲和这个女人一起去了麻将馆。而我和母亲正巧从药店出来,四人正巧迎面碰到,真的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知道我要真真正正的证据便让我“眼见为实”。父亲面对我和母亲是如同陌生人,而我与母亲对父亲以及他的情人歇斯底里。明明错的不是我们,他们却能如此的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我终于对父亲失望,拉黑删掉父亲的微信。尽管父亲从未主动发信息给我。但我自己知道,不一样了。

    这个女人向其他人炫耀父亲:已经给我五万块钱啦,再给我十万块钱我就和他结婚啦。

    语言的传播速度是很广泛的,所以在不久之后我和妈妈也知道了。

    父亲从未给家里拿回那么多钱,父亲是认真的了。

    而我们也知道了那个女人的真正职业,并不是会计,而是妓女。

    其实什么职业并不重要,毕竟他们都已经没有道德底线了。

    而我和妈妈对父亲的各种劝说也无法挽回他。也对,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期望可以对他以婚姻道德规范又怎么会有用呢!

    父亲在和妈妈的婚姻存续期间便出轨,和她人同居,而王某秋破坏他人婚姻,与有妇之夫同居。二者都同样没有礼义廉耻,道德底线,不知羞耻!

    对于一个无法挽回的丈夫,母亲伤心痛苦,可也只能选择离婚。

    而我也赞同父母离婚,我认为离婚对于母亲是及时止损,尽早远离出轨的丈夫母亲才能再次恢复笑颜。

    这时我还认为即便父母离婚,父亲出轨,爸爸仍旧是我的爸爸。

    可从未想过在几乎一年未见后父亲的眼神是如此冷漠。

    2022年7月,冷静期过,父母离婚,我再次见到父亲,没有一句慰问关心,有的只是冷漠的眼神和急匆匆的背影。

    我这样一个反应很慢的人也被父亲冷漠的眼神刺到了,我这时才慢慢意识到原来我没有爸爸了。再次见面或许只能是我或者他的葬礼上了。

    我尽力安慰自己,让自己不要再想起还有父亲这个人。

    可在深夜闭上眼时还是会很委屈,我的家人,我的爸爸凭什么让一个第三者抢走!

    我这时才明白妈妈的难过,也明白了那么多离婚案例中女人的歇斯底里,无可奈何,孩子的委屈难受。

    感同身受只是空谈,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感同身受。

    原来法律并不能解决一切。

    法律不能让丈夫不再出轨,不能让女人不再受伤,不能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学习法律的我对出轨的父亲无能为力。

    只能放弃。放弃再惦念父亲。

    出轨没有成本,对待破坏他人婚姻的小三也毫无办法。真的希望能够以法律约束他们,而不是以无成本的道德约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