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章 四建议明事理 建五亭定靠山
陈目五很欣赏师爷的热忱,是夜安排师爷浪漫潇洒一番。
一大早,根据袁维禹点出的风水宝地,绕了一圈又一圈,越看越舒畅,得意地哼起自己改编的闽南小曲:打猎哥,来青楼,陈五哥,找媒婆,牵红线、四处走……
“五爷早!”一声问候,打断了目五的得意小曲。原来山豹追上来。
“什么好事啊!看你满面春风,捡到大元宝了。”目五觉得山豹神色诡异,故意逗逗他。
“有元宝也是五爷赏的!”山豹顺势爬竹杆。在目五耳边轻轻说一会儿。
目五拉着山豹,急匆匆来到苏寡妇家,就是临时指挥部住处,关起门来听山豹细说这块地及住家情况。
这牡丹山,总面积有180余亩,山上倒是公产,里正说可买可不买,但恐怕以后有大户人家看上,出重金买为私产,那以后这山下住居建筑就失去靠山。
山下大约30亩土地,零散有十余家住户。还有几座是破落的祖宅。估计后人没太发达,这几十年也没见人来维护过,有的坍塌,有的屋面都杂草丛生。还有几座老旧房子,经常是乞丐夜里栖息的临时场所。
是否买下牡丹山,目五觉得那是公产,平时淘江远近住家,闲空都喜欢登山望江,也是一道风景线。
如果买下来,那就要围垦改造。不买,里正说的也对,万一以后有不开眼的大户人家抢手买走,那这靠山就不属于自己了。
袁维禹说过,“建造府邸,靠山第一。唯有牡丹真国色。这牡丹山,是以国花命名为靠山。前有淘江坝蓄水长流。此乃福地福人居。”他亲自到慕武庄园周传树住处,把师爷送来的来的地形图,请他指点。
重点提到了后靠山牡丹山是否买下来,作为后花园。还特地表明乡里公人里正,说是建议协商出让,但需上报县衙。这点师爷有表态,按公平市场价格评估,可以出让。
周传树一看,确实是风水宝地,非常赞成在那里建设家园。但心里想说,你在这里已经有《慕武庄园》规模宏大的家园,还要到陶江建殿宇。从这段时间观察,知道目无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祖上不是高官,本人也是普通猎户,不知何故成为爆发户。难道他真不懂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想着目五对自己的信任,也知道目五是个没文化的猎户,本意要提醒目五知足常乐,祸福相依的道理,又觉得目五能有今天成功。也许有贵人暗中相助,自己还是不要自作聪明,莽撞行事。
犹豫之下,就不开口。目五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感觉到周传树吞吐禁言,就很诚恳地请周传树直言不讳。
周传树提出几点意见:“1、牡丹山是公共福地,如非王公贵族,很难独霸独享,这就是古训说的福人居福地。”言下之意,以陈目五的身份,要买下国花命名的山做靠山,有点不适合。”
周传树既然开口了,也就不再保留,继续说:“2、你也说此山是公共赏景之地,你买下来,就要圈地,那就等于把来往的人都杜绝在外,会招来无端的骂名。买与不买,需慎重考虑。”
“3、此山命名为牡丹山,肯定是武皇时代和杨贵妃时期,牡丹敕命国花之誉,才会有贵人移植到这山乡。这人当时必定也是权贵,方能做到这一大善举。几百年变迁。也不知道他有后人或者祖墓葬于此处。是要落实清楚。”
4、也许还有其他人家族的祖墓深埋此处,你要考虑能否镇住,能否让他们同意搬迁祖墓。不好明说。”
陈目五一听,头头是道,一时如同被当头泼了冷水。
陈目五心里很矛盾,袁维禹点明这是风水宝地,但没说到周传树这些实际的问题。以他的个性,想做就会千方百计地,不达目的不罢休。可周传树已经开口了道明利弊。该如何选择?
陈目五此时六神无主。周传树忽然站起来,拍拍目五肩膀说:
”老五哥,倒是有个建议,可以不买这牡丹山成为私产,又可以成为风景之地,以后即使有王公贵族人家,想买也不敢买。
即使要买,你不点头他也不会去强行买卖,所以,牡丹山也依旧就是你山下陈府的风水靠山。”
“什么好办法,你老快说吧!”目五一听,急急忙忙双手直拍周传树。
周传树建议,让陈目五以绿化美景,造福乡民名义,向县府提请自己出资在牡丹山南玻,建造避雨亭、望江亭、赏月亭、书圣亭、还在顶峰修一座牡丹亭,纪念那位移植牡丹的先辈。
“妙极了,神来一笔!”陈目五听明白了,这一举动,必定得到乡民拥护。也为那位移植牡丹山的先辈扬名流芳。更会得到官府支持。
关键这山今后就是他陈府的靠山。花的钱还用不到买下这块山地该花的资金的一半。
想到这里,毕恭毕敬给周传树行了个大礼。并让周传树负责这美化牡丹山的工程。
目五急急忙忙去找里正和师爷,让他向武荣府行文呈报说乡民陈目五感恩官府,愿意出资,在牡丹山建造四座亭,还要在山顶建牡丹亭,纪念那位移植牡丹的先辈。
这时候,马神算把目五叫出来:“五哥,我的看法是先别上报,而且把消息封锁起来,让山豹去找墟街和个乡里的几个屠夫,造出个舆论,说是五哥要把牡丹山买下来,建养猪场,以后大家吃肉便宜了”
目五这回算是明白了。就出让山豹造舆论,让山下的几十家住户闻讯恐慌,建养猪场,天啊!那到时候岂不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那怎么居住啊。
然后让老顽童和马神算出面,说目五体谅到大家的难处,愿意出比市场价高一倍的钱,把他们的旧房子买下来,让工人居住。让他们搬迁,里正会帮他们选择新地方。
就这样双管齐下,好消息满天飞,这几十户人家,有几家曾经受过目五恩惠,在李博古商量下,同意转让。其他那些房主,也乐意转让。既可以回避了今后受养猪场影响的恶劣环境,又可以比平常买卖,多将近一倍价钱,还可以搬迁选择理想地点重新建新房子,老屋换新居,旧貌换新颜。何乐不为。
那些住户都闻风而动,主动找马神算和老顽童,说要转让旧房子,有的还担心陈目五不要他们的老房子,答应给马神算他们一些好处,让他多多美言。
目五也告诉师爷,说建设牡丹山几个亭子的事,还没最后决定,考虑好再上报。
就这样,消息一扩散,不到10天,只剩下两户,其他住家房产土地都买断了,立下买卖契约。按约定他们拿到双倍的价钱开开心心,都去找里正选择新地方。
周边也有一些农户,担心建养猪场会污染空气,背后上书县衙告诉,希望阻止。
而在这个时候,目五去找里正和师爷,毕恭毕敬地说:“师爷,乡民陈目五感恩官府,富贵不忘乡亲,经再三考虑,愿意出资绿化牡丹山,建造避雨亭、望江亭、赏月亭书圣亭。还要在顶峰修一座牡丹亭,纪念那位移植牡丹的先辈。恳请正式向武荣府行文呈报。。”
师爷很高兴,觉得自己又办了件好事。也让里正正式打报告。
明府也正为有些人状告陈目五霸山占水的事儿,虽无原告,但也有些头疼。这次又看诸多农民上书告诉目五要买下牡丹山建猪场。正在为难……思考如何处置。
看到师爷和里正的行文呈报,原来是乡民误会了 。陈目五此举这可是为百姓造福的善举,也是武荣府的政绩。
看来,人们对陈目五是很大的误会,或是嫉妒。顿时心胸开朗。立即批文同意,公告点赞陈目五出资绿化环境,建造五个亭子的善举。
此事传开了,后来拆迁那十几家住户恍然大悟,但觉得并不吃亏。谁也不愿意去惹这个正在红红火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