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那些事 > 第225章 吐蕃兵进长安

第225章 吐蕃兵进长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代宗李豫看完仆固怀恩派人送来的表白长信,派宰相裴遵庆拿着诏旨去汾州,宣慰仆固怀恩。

    裴遵庆宣读诏旨完毕,仆固怀恩上前一步,一把抱住裴遵庆的双脚,号啕大哭,哭成一个泪人儿。

    他一边哭,一边诉说心中的委屈。

    看他哽哽咽咽哭得差不多了,裴遵庆扶起仆固怀恩,让他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他极力地劝说道:

    “仆固将军啊,皇上一直关心你,信任你。请你不要过于多虑多想。”

    裴遵庆劝说仆固怀恩这次跟他一起去京城长安,进见皇帝李豫。

    仆固怀恩说:

    “我不是不忠于皇上,不是不服从皇上。

    来瑱忠贞报国,他不是已被程元振诬陷,被皇帝颁布诏令赐死了么?

    我一到朝廷,就可能被问罪处死在那里,再也回不来了。

    我不想成为第二个来瑱!”

    裴遵庆回到长安见到李豫,回报了仆固怀恩不肯来见皇帝的原因。

    代宗李豫明白了冤杀来瑱造成的影响有多么恶劣,就不再在意仆固怀恩不肯来见他这事。

    忽然从邠州传来紧急军情报告:

    报说吐蕃(今西藏)兵马大举进犯,吐蕃军队带领吐谷浑族、党项族、羌族共计军队二十万人,擂击战鼓,吹响羊角号,一路高歌东进,前锋部队已到达邠州了。

    代宗李豫大为惊骇地说:

    “胡虏军队进犯我国境内,为什么这么迅速?

    难道边境上的守边将士,胡虏进犯以前,他们早就都死了么?”

    不是边境将士提前都死了,是李豫胆小懦弱,重用奸臣程元振,像个已经死了一半的皇帝了。

    李豫当下召集群臣,商量怎么抵御吐蕃敌兵。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吱一声。大家心里在想:皇上您不是倚重程元振么?让程元振谋划退敌良策呀!

    邠州距离长安不过几百里,吐蕃如此深入,应该早有边境告急奏报,为什么快打到首都了,李豫才得到消息?

    原来是程元振故意截留边关报急奏章,不让李豫知道。

    唐朝廷和吐蕃划定边界,是在高宗李治时期。

    两方协商一致,在赤岭设立了界碑,双方相安无事了好几年。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国王弃隶索赞,吐蕃和唐朝友好相处了一段日子。

    后来金城公主生病去世,吐著和唐朝关系就不咋地了。

    吐蕃军队多次窥探唐朝边境,那时河陇节度使是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都是唐朝戍边名将。

    他们先后防守唐蕃边界,吐蕃军队有贼心没有贼胆,他们既眼馋唐朝土地,又干着急干瞪眼,根本不敢进犯。

    到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朝内地缺兵,朝廷调动河陇戍边军队入内地助力平叛,边关防守薄弱空虚。

    肃宗李亨初年,吐蕃国王娑悉笼猎赞(弃隶索赞的孙子),趁唐朝内乱,多次派兵攻打唐朝守河源军队,占领了唐朝的廊州、霸州、岷州。

    代宗李豫即位,吐蕃军队又攻陷临洮。

    李豫胆小懦弱,不想积极应对,不敢派兵反击侵略。

    吐蕃进犯在先,唐朝挨了欺负,李豫居然还派御史大夫李之芳去跟吐蕃议和修好,结果是自取其辱。

    李之芳万里迢迢去拉萨和谈,被吐蕃国王蛮横扣押,他想回长安回不来了。

    广德元年,郭子仪给代宗李豫上奏章说:

    “吐蕃人胆大妄为,扣留唐朝亲善大使,这时羞辱大唐,也是明明白白地宣战。

    尊严和安宁是打出来的,不是低三下四求出来的。

    必须做好狠狠痛击吐蕃侵略的准备。把它打疼了,它就消停了,老实了。”

    代宗李豫怕战厌战,全然不听。

    果然不出郭子仪所料,到了秋天,吐蕃军队入侵唐朝大震关,连续攻占兰州、廓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

    黄河以西陇右地区全被吐蕃侵占。

    边关将领接连告急奏报朝廷,都被掌控朝政的程元振隐瞒告急消息,不让李豫知道。

    吐蕃军队长驱直入,泾州刺史高晖,甘愿当唐朝叛徒,打开城门投降吐蕃军队,引导吐蕃兵马进入邠州。

    这时代宗李豫才知道吐蕃兵已近在眼前。

    宰相以下群臣,都像一群木头人,谁也想不出破敌计策。

    程元振诬告陷害忠臣够狠,但对付吐蕃外敌,他是个彻底的废物。像他这样的,叫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李豫只好请他曾下诏罢免的郭子仪再次出山,令他担任兵马副元帅,招募兵士出镇咸阳。

    郭子仪只是副帅,兵马正元帅还是代宗李豫大儿子李适担任。

    李适只不过是个皇子,身份名位显贵,但他不懂战求兵法,也没有拳脚武功,身上没有力气,挥舞不动刀枪兵器。

    郭子仪被撤职闲废多年,自古树倒猢狲散,当年追随他的勇士良将早已离他而去。

    郭子仪紧急招募百姓参军入伍,只召到勇士二十人。

    郭子仪即率领属下二十名勇士,跨上战马出征。

    郭子仪领二十勇士到达咸阳,吐蕃军队已越过武功县,渡过渭河,气势汹汹朝长安杀来。

    郭子仪见军情紧急,派行营判官王延昌去见皇帝李豫,请求火速给添加军队。只有这二十人,郭子仪没法打仗。

    这时程元振恨不得郭子仪没兵没将,盼他被吐蕃军队杀死正好,他就阻挡王延昌,不让他见李豫。

    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出兵击破吐蕃前锋部队。

    但是吕月将只有守军两千人,打不过吐蕃军队二十万人。

    李月将奋勇杀敌,一人砍杀吐蕃兵士上百人,累得实在挥舞不动他的长柄大刀了,他力气耗尽才被吐蕃兵士捉拿捆绑。

    吐蕃兵马经过长安城西的便桥,进攻长安。

    代宗李豫胆小懦弱,惊慌失措,他领着平时最喜爱的六个嫔妃,以及他儿子李适,凄凄惶惶逃出长安,逃往陕州避难。

    李适虽是唐军兵马正元帅,既不会指挥抵抗吐蕃侵略,更不敢亲临战场指挥作战。

    李适能做的事,就是跟在胆小的父皇李豫屁股后面,和他一起出逃。听说吐蕃军队离得近了,他爷俩都吓得心里扑腾扑腾跳得急。

    兵士熊熊一个,元首熊熊一窝。

    皇帝李豫只顾自己率先逃走了,他的属下朝廷百官,也都脱下紫色红色官服,换上老百姓的灰色黑色衣服,躲藏在老百姓中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首都禁卫军本该誓死守卫长安,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后退。

    可是禁卫军从将领到兵士,也都逃离军营,朝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逃散。

    禁卫军将士逃散时,他们的铠甲、兵器扔的到处都是。

    都想保住自己的命,没有人想吐蕃军队进了长安,谁来保护百姓的命。

    全国兵马副元帅郭子仪听说吐蕃军队绕过他防守的咸阳,直接去了长安。

    他急忙率领属下军队骑兵二十人从咸阳火速赶往长安。

    正规禁卫军丢了盔甲扔了兵器往长安城外跑,郭子仪领着仅有的二十新兵往长安城里跑。

    一进长安城,郭子仪发现皇宫里只剩还没来得及逃走的太监宫女大呼小叫,乱做一团。

    皇帝李豫跑没影了,群臣跑没影了,禁卫军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长安百姓纷纷逃难,一片似乎是末日即将来临的悲惨景象。

    富人乘坐马车,载着家人和贵重物品外逃。

    穷人身背肩扛或者用木轮手推车,携带家里值钱的东西外逃。

    穷苦百姓亲人之间怕掉队,怕走散失踪,爹娘声声呼唤着儿女,儿女声声呼唤着爹娘。

    他们要逃往长安附近的深山,谁也不知道逃难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灾难,比如亲人离散,比如财物被抢。

    郭子仪正在想不出怎么办的时候,突然遇见将军王献忠,带着没有逃散的骑兵五百人,簇结拥着丰王李珙,李珙是李隆基将近二十个儿子中的一个。

    他们不是打算逃走,更不是守城,他们要去打开长安城的西侧城门,迎接吐蕃贼兵进城。

    郭子仪问王献忠:

    “你们要到哪里去?”

    王献忠翻身下马,朝郭子仪施礼说:

    “如今皇帝只顾自己往东逃走,丢下长安百姓不管了,国家已经没有主宰。

    郭公您是天下兵马元帅,为什么不跑了一个皇上,再另立一个皇上?

    请求郭公帮助立丰王(指丰王李珙)为新皇帝,同进城吐蕃军队讲和,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郭子仪还未回答,丰王李珙说:

    “郭将军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不支持我当新皇帝么?”

    郭子仪说:

    “皇帝前脚刚走,你就想留在京城称帝?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判官王延昌正骑马站在郭子仪的左边,他拍马向前走一步说:

    “皇上虽然不顾百姓胆小逃走,但他没有犯下失德乱国大罪。

    丰王您是捍卫国家的重臣,您怎么能有替他当皇帝的想法?如此不忠不义!”

    郭子仪呵斥王献忠说:

    “国难当头,你不想守城护民!你竟然敢去开城门迎接吐蕃胡虏!

    我命你带上你的兵士,快护送丰王去陕州!

    待平定了胡虏贼寇,你免受国法严厉惩罚!”

    王献忠非常害怕郭子仪,不敢违抗怠慢,乖乖地簇拥着丰王李珙往陕州方向逃去。

    郭子仪明白仅靠他手下二十名兵士,抵抗不住吐蕃军队二十万人。

    他领着这二十人走出城外,打算再招募些兵士,抗击吐蕃贼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