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李林甫当上宰相
我常常联想,唐朝廷高官的个人命运就像我们当代游乐园里的过山车。
一忽儿升到顶端,一忽儿跌入谷底,起伏不定,一生不知经历多少起伏。
不得不佩服唐朝高官内心强大,贤相宋璟就是这样。
他十七岁考中进士,任汝城县令,升监察御史、风阁舍人。706年贬为贝州刺史,被排挤出朝廷。
睿宗李旦即位,又召宋璟回京任吏部尚书。
宋璟帮李隆基谋划除掉太平公主,事情泄露,被太平公主反咬一口,李隆基不得不舍卒保帅,再次把宋璟贬出京城。
716年李隆基又召宋璟回京任刑部尚书,升任宰相。
宋璟因禁劣钱又被罢免外放,李隆基诛杀王毛仲后,又召回宋璟,升他为右丞相,至此他已经三落三起,跟那个谁一样。
李隆基又任用张说为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太傅。
宰相裴光庭病逝,李隆基对中书令萧嵩说:
“你给朕举荐个正直有才的人吧。”
萧嵩说:
“我举荐的人才,就朝廷中,近在陛下眼前。”
“谁?”
“尚书韩休呀。”
李隆基于是升任韩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韩休是京兆人氏,为人正直,看淡名利。
萧嵩见他韩休平时谨慎沉默,不露形迹。认为他柔弱恬静容易控制,才举荐了他。
没想到韩休一登相位,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他以前的人畜无害 ,完全是蛰伏呀。
不仅是举荐他的人萧嵩有了过失,韩休毫不留情地纠正,就是皇帝有过错,他也必争出个是非曲直来。
萧嵩很后悔,我怎得举荐了这么个不知拐弯变通的犟种?
李隆基倒是很包容韩休,称赞他忠心耿直。
有时李隆基领侍从在长安附近的猎场打猎,或者大摆宴席享乐,玩得时间稍长了一些,李隆基就害怕起来,必定问左右侍从:
“朕今天贪图玩乐,这事韩休知道么?”
刚说完,有劝谏书送到了。
李隆基打开一看,果然是韩休写了奏章劝谏。
李隆基立即停止打猎或者酒宴散席,说:
“韩休劝谏书来了,不玩了,不玩了,忙正事去。”
李隆基有时对着铜镜,默默无语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脸很不高兴的样子。
左右侍从乘机对李隆基说:
“自从韩休当了宰相,陛下没有快乐了。
近来陛下龙颜天天可见的消瘦,难道堂堂天子,反而被一个宰相管制得不敢这样不敢那样?
为什么不立即把他赶走呢?”
李隆基叹息一声说:
“朕的脸上瘦下来,天下百姓的日子就肥起来。
我用韩休为宰相,是为国家着想,不是为了我自己可以放纵快乐啊。”
宋璟听说韩休敢于犯颜直谏,兀自叹息说:
“没想到韩休当了宰相,能做到这样,真是有贤德又有勇气。”
宋璟经历命运起伏,性格棱角都快被岁月打磨没了,人老了也看淡了世事纷争,是非对错。
宋璟于开元十年退休,退休后住在洛阳他的旧宅子里养老。
他在洛阳又活了五年就老死了,享年七十五岁。
宋璟是邢州人,入朝做官后,从没有依附权贵。就算皇帝,他的态度是,我就这样一个人,你能用就用,不用就拉倒。
李隆基任他为宰相时,朝廷上下都把宋璟看做可以倚重的元老。
李隆基器重他,和器重姚崇一个样。只有姚崇、宋璟出入宫殿时,李隆基才肯每次都站起来迎接和礼送。
唐朝三百年天命,
前有如晦房玄龄,
后有姚崇和宋璟,
贤相千古传美名。
张说、源乾曜,先后病死。韩休和萧嵩,他俩见面多次争吵,都被李隆基罢免了。他俩也死了。
李隆基于是起用:
裴耀卿为侍中,
张九龄为中书令,
李林甫为礼部尚书。
斐耀卿和张九龄两位宰相友好亲密,齐心同理国政。
只有李林甫阴柔狡诈,和他俩脾气不一样,鬼心眼贼多。
李林甫,小名叫“哥奴”。从小就狡猾,他舅姜皎喜欢他。
姜皎和源乾曜是儿女亲家。一开始是源乾曜的儿子源絭为李林甫谋求司门郎中官职。
源乾曜听了直摇头:
“司门郎中得有才气名望的人才能当,哥奴这个孩子怎么能胜任?”
随后,李林甫多方找门路托关系,当上了国子司业。
宇文融那时是御史中丞,引荐他进入御史台当官,李林甫任刑吏二部侍郎。
侍中裴光庭的老婆,是武三思的女儿武氏。
武三思家风不行他女儿武氏也作风不正,李林甫和武氏有男女私情,怎么勾搭上的,只有他俩自己知道。
高力士曾往来裴光庭住宅,也认识武氏。
到裴光庭去世,裴光庭的老婆武氏,索性和李林甫结了不解情缘。
武氏托付高力士在李隆基面前吹嘘李林甫有才能,举荐李林甫当宰相。
高力士觉得宰相位置不太好推荐,对李林甫说:
“宰相太重要,光靠我推荐不大行。
建议你走后宫路线,去联系武惠妃。她说话皇帝肯听,她举荐你,准成。”
武惠妮想当皇后没当成,改了思路,除掉已有的太子,让自己儿子来当。
寿王李瑁是武惠妃生的,已经渐渐长大,李隆基对李瑁喜爱超过别的儿子,渐渐有了争夺太子位的迹象。
高力士趁这机会,对武惠妃说:
“李林甫有想保护寿王的心愿,请惠妃您为内援,让李林甫当上宰相。
李林甫成了宰相,会尽心尽力帮助寿王。”
武惠妃也想得到外助,极力撺掇李隆基,让李林甫当宰相。
李隆基愿意听武惠妃的,竞提升李林甫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林甫当上宰相了投桃报李,想极力帮助武惠妃。这就是官场上的“结派拉帮,托举互相。”
他暗中等待太子李瑛及其他去王子犯错,以便进谄言陷害他们。
这时寿王李瑁娶妃杨氏,李瑁妹妹咸宜公主嫁给了杨洄。
太子李瑛及弟弟李瑶、李琚,因为他们各自的母亲都失宠,对李隆基有怨言。
李林甫偶然得到这个消息,认为这是扳倒太子李瑛的机会,把这事告诉了驸马都尉杨洄,让他告诉他岳母武惠妃。
武惠妃趁李隆基入后宫,当即向前跪下,请求说:
“请求陛下恩准,妾愿搬到偏僻的闲宫别院去住,远离是是非非。”
李隆基吃惊地问:
“爱妃,发生了什么事?”
武惠妃不说话,呜呜咽咽哭了许久,断断续续地说:
“太子暗结党羽,要祸害我们母子,并且背后辱骂陛下您。
妾想太子久已正位,关系国家根本,如果我们母子使太子不安,我愿意陛下把我废置冷宫别院。
陛下您也免得挨太子诟骂。”
武惠妃这是以退为进,阴险奸诈。
李隆基听她说完,忍不住一拍桌子,说:
“哪有这样的道理?太子他本非嫡出,他有什么骄横的?明天朕就把他废去。”
武惠妃又说:
“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和太子李瑛是一伙。
太子一动,二王子必生变乱,不如我退居闲宫别院息事宁人为好。”
李隆基一听更加生气:
“李瑶、李琚这么不识好歹,一起废为庶人!”
武惠妃见李隆基已经中计,连哭带劝地说:
“陛下别为这事生气了,多保重身体。”
李隆基扶起武惠妃,替她擦去眼泪,好言好语劝慰她。
这天晚上,李隆基和武惠妃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