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韦后乱政
监察御史崔皎向中宗李显进谏说:
“国命初步修复,则天皇帝还在西宫,人心未定,旧党势力还在,陛下为什么敢微服私行,不防备有人暗害么?”
中宗李显不但不听,还把崔皎劝说他的话,说给武三思听。李显对武三思笑着说:
“崔皎提醒我要提防你加害我呢。”
武三思从此怀恨崔皎,崔皎被降职贬到外地。
武三思还和上官婉儿商议,他想惩治异己时,造假圣旨冒充李显手诏,不用经过中书门下省,直接执行。这样等于剥夺了宰相的监督权。
中宗李显是个昏头昏脑的糊涂虫,他不查不问,诏令都是上官婉儿代笔。
所颁诏令,是皇帝旨意,还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商量着胡编的?朝臣没法判断真假。
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福,不是韦后亲生的,韦皇后看他不顺眼,就蓄意诬陷他。韦皇后对李显说:
“皇儿李重福的妻子是张易之的侄女,他和张昌宗、张易之叛党是一伙的。
李重润和永泰公主议论则天皇帝和张昌宗张易之私情,被则天皇帝下令用棍杖打死,就是李重福和他媳妇儿向张昌宗告的密!
这样看来,李重福他不就是害死咱儿子武重润和女儿裹儿的凶手么?”
昏聩的李显不查问实情,下了一道诏令,把武重福外放贬为均州刺史。并令州司在均州官署严加约束武重福的日常言行。
韦皇后又私下结交妖人郑普思,郑普思说:
“我会长生不老术,皇后结识我不吃亏。”
还有一个江湖术士叫叶静能,他和郑普思都喜欢谈鬼说神。
韦皇后对李显说:
“郑普思、叶静能都有特异神功,能呼唤正神、能驱除邪鬼,望陛下重用他们。”
李显下了一道诏令,封授郑普思为秘书监,封叶静能为国子祭酒。
桓彦范、敬晖等极力劝阻,说:
“二人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他俩行骗民间尚可理解,陛下是一国之君,不能受他们蛊惑。”
拾遗李邕也上疏劝谏,李显一概不听。
张柬之向李显奏请说:
“先帝在时,则天皇帝所判王皇后、萧淑妃巫咒案,二人都有冤情。
则天皇帝为王氏一族改姓为“蟒”,萧氏一族改姓为“枭”,实为不妥,请求给他们恢复旧姓。”
李显许可,下诏让他们恢复了旧姓。
李显又召还魏元忠为兵部尚书,升任宋璟为黄门侍部,算是任用了两个正直好人。
朝政大事,基本都是韦皇后,上官婉儿、武三思她们三个人把持,她们处理政务多半是枉法营私。
韦皇后竟然模仿武则天当年的做法,当中宗李显临朝听面政时,她在皇帝座位的左侧,放了一把椅子,她一屁股坐那把椅子上。她吩咐太监挂起一道布幔,她隔着布幔在边上听政。
桓彦范启奏说:
“母鸡代替公鸡打鸣,与国与民有害无利,请皇后安居后官,勿干预朝政之事。”
韦皇后听了很不高兴,中宗李显也对桓彥范的话不加理睬。
胡僧慧范是西域国人,高鼻子、深眼窝,蓝眼球。他精通汉话,能言善说,是武三思介绍给韦皇后的。
慧范对韦皇后说:
“我法术超人,能帮人掌握命运,能帮人铲除仇敌。”
慧范事先从武三思那里了解韦皇后的详细经历 ,把韦皇后的心思把握到八九不离十,给韦皇后卜卦算命时,他装模作样一掐一算,讲述以前发生的吉凶祸福准确到让韦皇后感到震惊。
韦皇后又让慧范预测未来吉凶,慧范顺着韦皇后的心思恭维,一席话把韦皇后感动得脸颊通红,胸口砰砰直跳,心里彻底折服这位胡僧,连连说道:
“今天果真遇见了活神仙。”
韦皇后对李显说:
“神了!胡夷僧人慧范料事如神,他只看我的面相,咱以前的经历他说得丝毫不差!
他最神的要算他谋划了诛杀二张计划,并且预言了成功。他为杀二张立了大功”。
韦皇后这么一说,李显封授慧范为一品光禄大夫。
张柬之、桓彦范等,见李显施政越来越荒唐离谱,率群臣上奏表,请求清除武家官员,驱逐术士妖人。
武三思是韦皇后、上官婉儿的奸夫,武攸暨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三思是李显的儿女亲家,李氏皇族和武家已深度融合到不可拆分,上奏章劝谏李显,根本动摇不动。
张柬之没有办法,选用一个崔湜,作为耳目。
崔湜是新考进的员外郎,很有口才。他是见风使舵的人,对着武三思,常阿谀奉承,对着张柬之,又大谈气节道义。
敬晖见他才智敏捷,对他说;
“既然你一身正气,我信任你,令你监视武家官员的动静,有情况及时汇报给宰相。”
崔湜觉得宰相张柬之一帮人势力不如武三思武家官员,回头把敬晖的计谋,密告了武三思。他说:
“敬晖安排我监视武家官员,有异动汇报给宰相。”
武三思向李显推荐崔湜当了中书舍人,崔湜成了武家官员的听话走狗。
宣州司士参军郑愔,因为贪污被人告发,逃入东都洛阳,私下求见武三思。
门吏通报:“有人到访,自称是郑愔。”
武三思说:“让他进来吧。”
原来郑愔当过殿中侍御史,因为二张案牵连,才被贬官外放。
武三思平常和郑愔关系挺好,郑愔走进武三思宅府,两人相互寒喧几句后,郑愔突然放声大哭。
郑愔哭了一阵,又突然哈哈大笑停不下来。
一哭一笑,闹得武三思心情惊疑不定,忍不住问他:
“你是咋了?又是大哭又是大笑的?”
郑愔说:
“我初见大王,不得不放声大哭,那是害怕大王被人加罪杀害已近在眼前了。
随后又开怀大笑,是庆幸大王还有我这么个知心朋友,可以转祸为福。”
武三思问:
“什么祸什么福?我怎么听不明白?”
郑愔回答说:
“大王虽然得到皇上恩宠,但是张柬之等五个人,他们出兵为将帅,入朝为宰相,他们发动事变,废除则天皇帝易如反掌。
大王您看看您的势力,和则天皇帝相比,哪个强哪个弱?
他们五个人日夜咬牙切齿算计您,盘算着吃光大王你身上的肉,灭了大王你的家族。
大王你不想办法除掉这五个人,你的处境象早晨太阳照耀下的露水珠一样危险。
您还以为处境安然,我都为大王您的危险处境吓得心里哆嗦!”
武三思被他一说,吓得身子都颤抖起来,对郑愔说:
“跟我上一层楼说话。”
领着郑愔再往上爬一层,到了避人耳目的顶楼。
然后武三思问郑愔:
“说说你有什么转祸为福的计策。”
郑愔微笑说:
“捧杀架空啊。为什么不给他们五人封王?”
表面上对他们显示尊崇,暗中剥夺他们实权。
待他们手里没了大权,慢慢儿任您摆布,不怕他们不肯束手等死了。”
武三思大喜说:“好计策!”
于是把郑愔犯的贪污罪掩盖下来,向中宗李显推荐把郑愔提升为中书舍人。
武三思暗中嘱咐韦皇后,请她向中字李显天天进谗言,除掉神龙政变五位功臣。
韦皇后对李显说:
“张柬之等五个曾帮助陛下恢复帝位的功臣,本该赏功重用。
可是这帮人不配享有陛下恩遇,他们自以为政变立了大功,现在结党成帮,专权胡为,已经成为朝政社稷的一大祸害。
不能不想办法处置他们了。”
中宗李显信以为真,便和武三思离议对策。武三思说:
“对他们明升暗降。”
中宗李显下了诏令:
封授:
张柬之为汉阳王。
桓彥范为扶阳王。
敬晖为平阳王。
袁恕已为南阳王。
崔玄玮为博陵王。
罢五人实际官职。
让他们只是每个月初一、十五这两天上朝议政,这样朝政几乎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改任:
唐休愔、豆卢、钦望为左右仆射。
韦安石为中书令。
魏元忠为侍中。
羽林将军杨元琰,在神龙政变时立了功,被李显封为弘农郡公。
这时他见武三思掌控朝政,五位政变功臣被罢免实际官职,自知难逃灾祸, 给李显上奏表说:
“我请求剃发为僧,把封授给我全部官职和爵位都归还陛下。”
李显不允许。
杨元琰这人胡须特别多,长了满脸络腮胡子象个胡人。
敬晖听说他要剃发为僧人,和他开玩笑说:
“你要剃发当和尚,为什么不先告诉我?我如果早知道,必劝皇上批准你的请求。
剃去你那像胡人一样头发胡子,只留下头脸多么干净清爽!”
杨元琰说:
“功成者退,不退必定招来灾祸。
我杨元琰请求削发为僧是真心实意,免得陷入危险处境啊!”
敬晖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深为感慨和无奈。
敬晖每次同张柬之谈起自古狡兔死走狗烹,只能捶床叹息,徒然忧愤。
杨元琰又请求辞职,李显又不允许,说:
“不批准你辞职,朕调任你为卫尉卿,去上任吧。”
张柬之担心有灾祸到来,对李显说:
“我已年迈苍老,请求辞去一切官职封爵,回老家度过风烛残年。”
李显问:“你故乡是哪里?”
张柬之说:“臣老家襄州”。
李显说:
“朕许你回归故乡,你去担任襄州刺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