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那些事 > 第53章 政通人和

第53章 政通人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世民会选人用人。

    他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负责司法审案,几乎没有冤假错案。

    被判刑的人服气判决,罪证确凿,量刑适当。

    李世民任命孙伏伽为谏议大夫,他一心为公,没有隐瞒不说的事。

    任李乾祐为侍御使,监察弹劾违法失职官员,刚正不循私情。

    又任王珪为侍中,王珪入朝谢恩。

    这时有一名美丽惊艳的女子站在李世民身边。

    王珪一眼看去,那女子脸上白里透红,眼神清澈明亮,看一眼就令人怦然心动,舍不得挪开目光。

    王珪好像认识她,便故意装出举止夸张,反复偷看的样子。

    李世民见他这样,用手指一下这位女子,说:

    “这是前幽州都督李瑗的贴身侍女。

    李暖听说她长得漂亮,在幽州万里挑一,就千方百计抢过来,派人杀死了她丈夫,霸占了她。

    如此行为,李瑗怎会不灭亡呢?”

    王珪说:“陛下您觉得李瑗做得对不对?”

    李世民说:“你这不明知故问么?

    李瑗先是杀了人家的丈夫,又强行娶了人家的妻子。

    你还问我他做得对不对,你是什么意思?”

    王珪说:

    “我听说齐恒公到了虢国,问有声望的老人:虢国为什么灭亡?老人回答:因为虢国国君喜爱善良,讨厌邪恶。

    齐恒公说:照您说的,他是个圣明国君,怎么亡国了呢?

    老人说:不是这样,虢国国君喜爱善良却不任用,讨厌邪恶却不清除。所以亡国”。

    现在陛下知道李瑗灭亡的原因,却把他的美貌侍妾收留在您自己身边。

    我暗想陛下私下认为李瑗的做法是对的。

    如果明知他不对,还收留他的侍女,您这就是像虢国老人说的那样,知道邪恶却不消除。”

    李世民高兴地说:

    “要不是你提醒我,我几乎要犯错了。”

    王珪走出朝堂,李世民就对李瑗那位侍妾说:

    “你先回家吧,然后托媒人找个丈夫好好过日子。”

    随后吩咐人用马车把这个女子送回了她的娘家。

    有一天,李世民、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珪几个人在商量事情,又有一个美貌女子在旁侍奉李世民。

    严肃场合混进一个女子,王珪很是不满,忍不住故意咳嗽几声表示抗议。

    李世民看出王珪的意思,解释说:

    “她是西域第一美女,西域进献来的。”

    王珪看了一眼,那女子肤白貌美,但是神色冷峻,没有丝毫欢喜表情,估计是被迫作为贡品送给大唐的。

    王珪说:

    “陛下,商议朝政大事,让个西域女子在旁不合适。”

    李世民说:

    “西域大使说此女泡茶一绝,采用我们华夏没有的茶叶,泡的茶芳香扑鼻,解困提神。”

    说罢,李世民用眼神示意美女把泡好的茶,倒进白瓷茶杯,一一分给在场的臣子。

    每个人喝完连连称赞,感觉精神倍增。

    后来商议政事,每次都安排美女在身边,慢慢地就习惯了她的存在。

    时间长了,王珪开始听到密探在外面传回的消息,西域国推行的政策,跟大唐非常相似。这边刚刚商议完,没多久那边实施了。

    王珪觉得奇怪,想说知李世民,李世民正在喝西域美女泡的茶。

    王珪恍然大悟,找个借口,支开了西域美女。

    然后把调查的情况和怀疑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又吃惊又愤怒,想把西域美女抓起来治罪。

    王珪说:

    “知道了她是间谍,不动声色打发回去就是了。”

    这位进贡的美女被打发回去,李世民告诉西域大使:这位女子在大唐水土不服,经常生病。

    自此以后,每逢商议政事,不让闲杂人等靠近。以后其它国家进贡的美女,一律安排到其它宫殿打杂。

    李世民吩咐祖孝孙给宫中女乐手传授音乐知识。

    宫女技能一时没有长进,吹奏笛箫和弹琵琶琴筝发出的声音,如鸭喊驴叫一般,拙劣古怪不成曲调,实在不中听。

    李世民很恼火,斥责祖孝孙枉为音乐大师,但是不会教别人,根本不称职。

    王珪和温彦博说:

    “祖孝孙是品行高洁的文人,造诣精深的音乐大师,他是研究乐理、创作乐谱的。

    如今陛下这是大材小用,让他去教那群嘻嘻哈哈不肯用心的女乐手,还指责他不会教,今后人们大概认为文人算不了什么了。”

    李世民生气地说:

    “你们都是我的亲信,却要顺着下面的人欺骗皇帝,替他找理由、当说客么?”

    温彦博看到李世民发怒了,赶忙认错。

    王珪不认错:

    “我原来侍奉李建成的,按罪应当处死,陛下怜悯不杀我,让我担任谏议大夫这么重要的职务。

    陛下让我忠心劝谏,现在怀疑我有私心。

    这是陛下亏待我,不是我辜负陛下。”

    李世民默默无言,感到惭愧。于是不再计较。

    第二天,李世民告诉房玄龄:

    “古时周武王不听伯夷叔齐的劝阻,周宣王杀掉了无辜的杜伯,自古以来国君听从劝谏,确实很难做到。

    我日夜学习前代的圣明国君,昨天我想了半个晚上,不该指责王珪等人,现在自己很后悔。

    诸位千万别因为见我训斥了王珪感到害怕,不愿意再进言了呀。”

    李世民任命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征为秘书监。

    房玄龄善于谋划,

    杜如晦善于决断。

    李世民每与房玄龄商量事情,必让杜如晦做决断。

    杜如晦到来,李世民往往请房玄龄把商量的事再说一遍给他听。

    从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唐朝天下大治,政治清明。

    官员大都不敢贪污,平民百姓安居乐业。

    每年违法犯罪的人少至又少。死刑最少的那一年,全国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

    官仓粮食满了,堆到屋顶。

    老百姓家里粮囤也装满了粮食。

    存米还很多,新米收获下来没处放,不得不制作新粮囤来盛装。

    集市上每斗米只值三钱,还不好卖,因为普遍不缺粮。

    东到大海、南到五岭,老百姓晚上睡觉不用关门,没人偷东西、抢东西。

    出门旅行不用自带干粮,骑马走不远,大路边就能遇到卖烙饼卖煮粥的店铺。

    如果想吃得好一点,繁华些的镇上,也有买牛羊鸡鸭各种熟肉和美酒的店家,可以进去坐下,让店小二伺候着慢慢吃。

    李世民又发现老百姓太少,官员太多,百姓养的官员比例太高。

    于是又精减官员,减少地方官府设置。

    把全国只划分为十道,以精简地方官员。

    十道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只有北方还被梁师都占据,没有平定。

    628年二月,李世民派姐夫柴绍挂帅领兵,薛万彻薛万均为副将,前往平定梁师都,不知此去是否顺利,下一章接着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