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杨文干事件
624年,大唐王朝基本统一全国。
李渊决定暂停征讨,推进社会治理。
于是正官阶、定学制、修刑法。
中央设六省(相当于国家部委):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
官员分级:太尉、司徒、司空、御史、太常、光禄、卫尉、大理、太仆、司农等。文官武官各分九品。
从中央到地方设学堂。最高学府为国子学、太学。
制定实行租庸调法。
百姓男子16岁以上为丁,每丁国家分给田地十亩。
每丁每年上交国家粟米二百斤。交了租剩下的归自己。叫做“租”。
男丁每年交官府一定数量的绫绢布麻,叫做“庸”。
男丁每年为国家义务劳动20天。不想参加劳动的,每个义务劳动日,可用交三尺绢代替,叫做“调”。
遇小灾可以免租,遇中灾可以免庸。大灾租庸调全免。
唐朝种田发生的自然灾害有三种:
一、旱灾。持久干旱无雨,庄稼被烈日晒死。
二,涝灾。暴雨成灾,冲毁农田。农田内涝,庄稼淹死。
三,蝗灾。蝗虫是一种善飞的蚂蚱,它们繁殖扩群能力惊人,成万上亿只一起起飞迁移,飞起来遮天蔽日,场面恐怖。
它们吃光一处的庄稼和草叶,再去吃光另一处的庄稼和草叶,所到之处,庄稼和草叶全吃光。定灾情由官府实际调查确定。
唐朝正在推进社会全面治理的时候,天下安定中出一个特别轰动的奇闻:
庆州都督杨文干造反。杨文干原是李建成太子府侍卫,和李建成关系亲密。
李建成和李世民有矛盾,李建成常和杨文干秘密协商,如何加害李世民。
李元吉也参加商议,李元吉对李建成说:
“要弄死李世民、只需我一出手,就能够完事儿。何必这谋划那谋划那么费事?”
杨文干听了很是赞成。
有一天,李世民跟随李渊去了李元吉府上。
李元吉命令宇文宝埋伏在室内,然后偷偷告知李建成,他要把他说过弄死李世民这句话变成现实。
李建成听了忙摆手制止。
李元吉很生气地说:
“我只不过是为哥哥你想办法,这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你为什么还不让动手?”
李建成说:
“你你没听说投鼠忌器么?
老鼠钻进了瓷器店,不能为了砸老鼠砸烂了满店的瓷器对吧?
父皇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如果在他面前杀了李世民,还不把咱老爹吓出病来?”
李元吉只好放弃了行动。
李建成私下招募勇猛兵士2000人,作为他的东宫卫士。
又从幽州调来精锐骑兵300名,分别部署在太子东宫各个重要位置。
他对李渊推荐让杨文干当了庆州总管,暗中嘱咐杨文干招募挑选骁勇健壮的兵士,送到长安他这边来。
624年夏,李渊去陕西铜川仁智行宫避暑,命李建成留守长安。
李世民李元吉都跟着去。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
“李世民这次去,可以见到父皇的多位嫔妃,他如果带上很多金银财宝,把父皇的嫔妃都贿赂一遍,她们都替李世民说好话,我可是要被动了。
胜负成败安危,就在现在分出来。”
李元吉笑着说:
“哥哥你前些日子听我的,那个人早就去除了。”
李建成说:
“今天父皇出行,我们可以行动了。”
李元吉问:“怎么行动?”
李建成趴在李元吉耳朵上说了一阵。
李元吉说:“我看这个办法行。”
李建成密令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偷偷运送铠甲,送到杨文干处,命令他立即起兵造反,和李建成为内外呼应。
尔朱焕走到半路上,越想这事越害怕,起兵谋反这事成了还行,但是如果失败不是要招来灭门大祸?
思来想去,他还是直接去仁智行宫报告了李渊。
李渊知道了李建成要和杨文干里应外合一起行动造反弄死李世民的计划后,勃然大怒。
他立即派司农宇文颖,骑马通知杨文干到仁智行宫来见他。李建成有什么谋划,问杨文干便知。
李元吉得到消息,立刻吓出一头冷汗,赶忙去嘱咐宇文颖:
“你去告诉杨文干,让他千万不能来见皇上。”
宇文颖见到杨文干,既说了李渊要他立即去见他。又说了李元吉嘱咐千万不能去见皇上。
杨文干一听事情已经闹成这样了,说:
“一不做,二不休,我不如干脆造反了呢!”
杨文干于是领兵到前往攻打宁州。
李渊提笔亲自写诏书,让李建成到仁智行宫来见他。
李建成非常害怕,不敢直接去见父亲。
主簿赵弘智,劝李建成说:
“这事是躲着不见就行的么?
殿下少带车马随从,骑上快马赶紧去仁智行宫皇帝那边去认错谢罪啊。”
李建成左思右想,事情已经败露,除了认错求宽恕已经别无办法。
万不得已,他只领少数随从赶到铜川仁智行宫,去面见李渊。
一见到李渊,李建成就噗通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李渊把李建成狠狠训斥一顿:
“你是太子,你有太子的气度吗?
你弟李世民襟怀大度,他为创立大唐出谋划策,征战无数,立下盖世战功。
不少将领认为将来接替皇位的应该是他,但他一直相让不争,不和你争太子位。
你竟不能相容于他,要兄弟相残,毁他性命?
你做人良心全无!不配当太子拥有天下!
来人!把他拘押看管起来,找个屋子看住他,没我的命令,别再让他走出那个屋子!”
李建成被李渊近身侍卫押着监禁起来。
这时候,宁州传来的告急奏报,一个接一个。
第一份奏报说宁州已被被杨文干带兵包围,第二份奏报顺说宁州已被杨文干领兵攻陷。
李渊命人召李世民入见。
李渊说:
“杨文干起兵造反,已攻占宁州,你看怎么剿灭?”
李世民说:
“杨文干这么个跳梁小丑,没有什么可怕的。
他所在属地安抚使出兵剿灭他即可,如果属地官兵没有力量剿灭他,父皇只需派一个将领领兵征讨,立刻平定。”
李渊说:“这事没那么简单。起兵造反和你哥李建成有关。
派别的将领去,有可能是响应李建成的人,会制造更大的叛乱。
我觉得这事得你亲自去一趟。
待平定反贼,我打算立你为太子,废除你哥李建成太子名份,让他去当蜀王。
蜀地那边兵力很弱,没有能力造反,如果到时候他再领蜀兵叛乱,你也容易扫平他。”
李世民奉命出行。
李元吉急忙给李渊的宠妃送去金银珠宝,托她们劝李渊宽恕李建成。
众嫔妃纷纷到李渊处给李建成求情,求李渊释放免责李建成。
李元吉又托付能言善辩的封德彝劝李渊回心转意,不要责罚李建成。
封德彝有些学问,本是隋朝奸臣,归降唐朝受到李渊宠信。
他巧言令色,往往三言两句,就说得李渊满心喜悦。
封德彝对李渊说:
“太子李建成本性仁德善良,他只是一时犯糊涂,况且他已知错认错。
亲人之间不能过于计较是非罪错,李建成本无兄弟相残的主观故意。
都是李建成李世民他们的下属出于私心,希望自己跟随的皇子今后占有皇位,他们好享有一世荣华富贵。这才有了亲兄弟皇位之争。
兄弟本无意相互倾轧,渐渐兄弟反目,离心离德,都是他们那些下属催促逼迫的。
应该清查两位皇子的幕僚下属,看谁在兴风作浪,造成兄弟之争。
而不是去惩罚被幕僚裹挟成相互敌意、彼此不和两兄弟。
陛下可以责令太子李建成以此事为教训,痛改前非,促成自此兄弟和睦。
陛下可令李建成回去继续留守长安,反省他这次的过失。”
李渊就这样被封德彝说服了。
624年六月,经过调查,李渊下令以造成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和睦为罪名,把太子东宫幕僚王珪、韦挺,和李世民秦王府幕僚杜淹判罪流放。这三人成了李建成谋逆事件的替罪羊。
李世民领兵到西响,才到宁州附近,杨文干的部下兵将已是万分惊慌,他们相约刺杀了杨文干,一起向李世民投降。
宇文颖被李世民擒住,押送长安受审。李渊审问他说:
“我安排你去把杨文干叫来我询问他,你去不是把他叫来,而是去告诉他不要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你连回来跟我复命都不敢了,还和他一起造反?”
宇文颖不敢说出是李元吉嘱咐他千万别让杨文干来长安受讯问的,他只好什么也不回答地看着李渊。他被判处了死刑。
李世民平叛回师,返回长安。
李渊再也没有提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事。李世民知道李渊又改了主意,付之一笑。